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極簡過年後,我終于不焦慮了,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通義千問
文 | 定焦,作者 | 布魯斯、星星温故向園,編輯 | 星星
春節在即,不少人都會為這一年一度重要的傳統節日,提前精心準備一番。
有的忙着變美,開啓了美容美發美甲三件套;有的忙着存年貨,為年夜飯和走親戚送禮做準備;有的開始群發消息,挨個向不常聯系的親戚朋友送祝福。
但也有不少年輕人選擇極簡過年。
所謂極簡,可以理解為不為春節過度準備。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省錢,比如不做變美三件套,不買新衣服、不過多準備年味裝飾,不囤過多年貨或者是選擇預制菜。二是省掉一些不必要的習俗,比如不見很多不熟悉的親友,不做無用社交,不為了維持一些關系送禮。
「定焦」和五位選擇極簡過年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有的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工作的城市,簡簡單單過年;有的選擇了回老家,但放棄了走親戚、家族聚會等習俗;有的身居國外,只買了一袋速凍水餃自己煮着吃;還有的一家三口,直接選擇度假過年。
極簡過年後,有人發現,省去變美三件套、買年貨、拜年、走親戚之後,過年成本直接縮減,連精神狀态都放松了很多,但也有人感到不适,覺得一個人過年稍顯冷清和孤獨。不過,他們都覺得,極簡過年不等于不重視傳統,而是一種讓自己更加舒服的方式,這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接家人來京、和閨蜜組隊,花小錢過自在年 元妹 | 32 歲 北京廣告行業
以前,每年節前我都會給自己早早安排上 " 新年三件套 ",美甲染發接睫毛,選中等價位檔,加起來也要 1500 元起,加上來回車票 1200 元、給家裏買年貨 600 多元,還沒到家,我就得花去近 3500 元。
今年我決定換種方式過春節。因為車票非常難搶,我選擇反向春運,讓媽媽來北京過年。在她來之前,我給她花 1500 元買了兩件新衣服,我自己一件都沒買,也沒有安排三件套,成本就省下不少。
現在想想,以前即使年前漲價也要美發美甲,是因為回老家免不了要和親戚朋友聚會,平時在北京當社畜,回家過年還是得遮一遮自己的班味。今年和媽媽一起在北京過年,不用有社交壓力。
我還有個閨蜜也在北京過年,于是我倆組成了一對 " 過年搭子 "。我倆的計劃是,各自清空冰箱,将兩邊家裏寄來的特產、年貨、水果合并到一起,除夕當天由我媽媽炒兩個熱菜,大家再一起包頓餃子,就當是年夜飯了。我倆還互相給對方的貓買了罐頭,這樣貓也有自己的年夜飯,跨年夜也不會孤單。
為了讓家裏有點年味,我在媽媽來之前,用客户送來的春節禮盒裏的春聯、福字等将家裏裝扮一下,圖個喜慶熱鬧,這樣媽媽也不會覺得我一個人在外面租房,過得太慘。
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提前回老家過年了,一個東北的朋友怕搶不到回家的車票,1 月 20 多号就請假走了,這幾天每次跟她聊天,她都説自己在忙,走親訪友、上墳祭祖、采購年貨,因為親戚太多,一些距離遠的親戚年前就得上門把禮送掉。
相比起來,我今年不回老家也不用給親戚晚輩們帶禮物和準備紅包,不用被催婚、不用被和同輩比較 " 誰混得好 ",省了不少麻煩事、也省了不少錢,絕對屬于極簡過年。
我不排斥極簡過年,過去三年裏,有一年春節我是自己在出租屋過的,給自己點了些比較貴的外賣,自那以後也不太在意儀式感了。相比過度追求儀式感,和家人朋友團聚、對父母表達心意,才是過年的意義。極簡過年,不僅省錢省力,心态也更舒服自在。
能做到極簡過年,也感謝我家裏人的開明,他們也覺得過年沒必要那麼復雜。我媽小時候過年,從臘月開始每天都有事情要幹,跟打卡完成任務一樣,一直忙到年後、親戚全部走完,這年才算真正過完了。現在親戚之間人情味也變淡了,就是關系好的兄弟姐妹還會單獨聚一聚,他們那一輩過年也越來越簡單了。
這幾年真是 " 卷 " 累了,前些年跟朋友見面會互相調侃 " 苟富貴勿相忘 ",這兩年的招呼變成了 " 身體最近咋樣 ",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從一夜暴富變成了健康就好、開心就好。我覺得極簡過年将來肯定會成為一種趨勢,與其把時間精力花在讓親戚滿意上,不如花在自己和父母身上,怎麼輕松怎麼來。
去年遭遇親戚催婚 " 暴擊 ",今年我只在老家待三天 曉曉 | 30 歲 湖南 新媒體行業
春節對我來説沒啥特殊意義,所以我不太講究一些習俗,沒做美甲、美發、美容,也沒囤啥年貨,就買了點對聯、窗花,簡單給家裏裝飾了一下,不弄這些一是覺得貴,二是覺得麻煩。
不過相比這些,今年我最大的變化是,選擇情感極簡過年。
我在長沙工作,老家雖然也在湖南,但離得比較遠,高鐵要兩個小時,我不會經常回家,一般都是長假期才回去一趟。往年春節,我基本全程在老家待着,也會跟着爸媽去親戚家拜年。
但今年,我只在老家待三天,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完全不走親戚。一是覺得,走親戚沒有太大意義,二是為了躲避家族對我婚戀問題的過度關心。
我快 30 歲了,年齡問題讓我只要家族聚餐,就繞不開被催婚,這種狀态大概持續了三四年,而今年我反應這麼大,全是因為去年遭遇了 " 暴擊 "。
我有一個弟弟,前年生了娃,比我大兩歲的哥哥,在 2022 年也生了二胎,在親戚眼中,作為家族裏第二大的孩子,沒結婚的我成了被關注的焦點。去年參加家庭聚餐,吃完飯後所有人圍着我催,而且用詞我覺得挺狠的。
外婆説自己年紀大了,想看到我結婚;大姨説自己還沒去過長沙,如果我能結婚,她趁着這幾年身體好還能參加;家裏人還拿我作為姐姐的身份施壓,説我表弟現在不太安分,需要我先結婚給他帶個好頭。
這種被一家人圍着催的感覺,太窒息了,去年過年我一頓飯都沒能吃好。
針對這件事,我努力和家人溝通過 ,但效果微乎其微。
去年家族聚餐,我提前跟爸媽打了預防針,説親戚要是催我結婚,就讓他們説 " 還不着急 ",父母不着急,親戚也不太好催。我爸答應得好好的,親戚催時,他剛開始也説這事急不來,但説了幾分鍾後,我爸就叛變了。
我又不敢正面直接怼長輩,我就忍啊。去年相當于我是内憂外患。
今年我在長沙搬了新家,本來想着過年直接就不回老家了,找的理由是,長沙有個習俗,搬新家的第一年要在新家過。爸媽也同意并説好了要來長沙陪我,但臨近春節突然又説,年三十那天要祭祖,所以他們還是要求我回老家過。
經過一番周旋後,我説自己只待三天,并且和他們説,以後我想在長沙極簡過年。
我覺得極簡過年,省錢又省心。而且我對過年的理解就是休假,自己舒服就行,可以是和父母一起,也可以是朋友一起,大家開開心心吃飯聊趣事。那種恨不得一年只見一次面、見面就催婚的親戚,讓我很難受 。
今年除夕,我只買了一袋速凍餃子 七七 | 29 歲 山東 傳媒行業
今年過年,我只買了一袋速凍餃子,打算除夕當天自己煮着吃。
我出國留學三年了,過年很少回家。即便在他鄉,我之前還會走個形式,過年要買從内到外的新衣服、做個新發型,除夕當天和朋友吃頓火鍋,或者一起包餃子,甚至還會點個仙女棒,熱熱鬧鬧地迎接一年新的開始。
但這兩年,我和我身邊的人越來越喜歡極簡過年。
拿我來説,從原來的一大幫留學生除夕夜聚在一起,到後來兩三個人簡單吃頓飯看看春晚,再到今年,我啥也沒準備,甚至人也沒約,就打算白天去打打架子鼓,晚上自己煮餃子。
爸媽在家裏也是這樣,他們也不強求我一定要回家過年,覺得在外面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
爸媽不想讓我回家過年的最大理由是,走親戚朋友拜年的時候,他們老是同齡人之間各種攀比,比如誰家孩子給父母買了啥。我不回去爸媽反而樂得清淨。
而且我和我媽在一起超過兩周,就得吵架。我們觀念不一致,根本説服不了對方,我嫌棄她觀念陳舊,就待在一畝三分地裏,親戚們更是如此,所以她也願意我挑不是過年的時候回去,她自己應付親戚,也省心省力。
之所以在國外不想和朋友聚在一起過年,是因為覺得一頓飯吃下來好累,要一直輸出,處在一個情緒比較高的狀态下,而停下來後,整個人就會很累,所以不如自己安安靜靜看個電影、追個劇來得舒服。
之前我是一個喜歡過年儀式感的人,覺得買裝飾、囤年貨,走親戚這些習俗,即便累,也應該遵循。但現在,看到了身邊更多人的過年方式後,我覺得春節更多要追求自我舒适感。
我認識一個姐姐,沒結婚,30 多歲了,去年過年,她發了一條朋友圈説," 原本過年是為了家人好,團圓美滿,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很多人對你人生的指手畫腳,我看不慣。自己過得好才是最重要的,趁着長假期,送父母去旅遊,自己喝喝咖啡、逛逛古迹不香嗎?"
看到她發的内容,我很受觸動,給她點個贊後,也堅定了自己極簡過年的想法。
現在我過年的儀式感是,群發微信拜年消息,大年初四,姥爺家親戚聚餐的時候,打個電話給大家拜年,除此之外,就沒有别的了。
不過,突然扔掉儀式感,會有不适應,我收到了很多人的關心,他們問我是不是經歷了什麼事情,甚至有人覺得,沒有朋友一起過年,很可憐。
但事實是,我過得很好,就是感覺自己年紀大了,不太想過多地應付人情世故。
我覺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會選擇極簡過年,一方面是省錢,過年很多東西都會漲價,另一方面,一些習俗在年輕人看來也沒有必要,大家都更想為自己而活。
不走親不送禮不發紅包,甚至連拜年信息都不發 劉曉潔 | 北京 30 歲 + 傳媒行業
今年是我第三次去西雙版納過年,2 月 5 日從北京出發,在那邊待 12 天。
作為一個北方人,西雙版納的氣候和環境太有吸引力了。有一年我在那邊待了一段時間,感覺非常好,于是就在那買了房子。然後每年冬天,我和我爸媽都去那邊過年。
對于我而言,春節跟平時的假期沒太大區别。不走親戚,不送禮,不發紅包,不發拜年信息,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
我們會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去附近的酒店吃 " 年夜飯 ",這是整個假期最貴的一頓,400 多塊錢,我們會喝點小酒。晚上也沒啥安排,就看會兒電視聊聊天,然後睡覺迎接新年。
大年初一我們去附近的景點逛逛,要是人多就回家躺着。吃飯在家解決,我爸會從菜市場買菜,做點家常菜。
接下來的幾天,基本也都是這樣度過。我們不會專門做什麼特殊的飯菜,或者跟朋友攢一些飯局,更不會走親訪友,畢竟在這邊我們也沒有什麼親戚。所以整體上,除了從北京往返西雙版納的機票,春節期間我基本沒花費。
有些人會在春節前做頭發、指甲,買新衣服,在親戚面前展示自己這一年過的很好。我不會做這些,唯一能讓我專門做這些的只有一件事——見客户。
這的确沒什麼年味,但我感覺很好。省錢、省心、省事,還能全身心陪父母,三個人在一塊就是過年。
我的想法可能與我的家庭環境有關。我爸媽都是從農村考到城市的大學生,工作分配在城市裏,脱離了老家的氛圍。我記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我爸還在上班。我媽經常出差,而且時不時去國外,接觸各個國家的不同文化。所以我們家對節日不太在意。
對于我而言,過年的意義就是跟爸媽在一塊,幹點自己想幹的事。
至于親戚,我們平時想聯系就聯系,偶爾會有一些走動,不會等到過年再挨個送禮聚餐。我不喜歡熱鬧,跟親戚在一塊也沒有太多可聊的。
我認為極簡過年會成為一個趨勢。現在的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脱離了老家的熟人關系,傳統節日的氛圍不是那麼濃。
過年要有年味,是因為父母那一代有這個習慣。以前好吃的東西只有過年才有,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時説買就買,不需要等到過年。
以前美發美甲買金飾,現在串親送禮都省了 張小 | 26 歲 杭州 互聯網行業
馬上就到除夕,我和家屬兩人還沒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也不打算準備什麼。
春節假期,因為家屬得值班,我們兩個留在杭州過年,不回老家,串親戚、送禮物、發紅包都省了。
其實我們很享受這種狀态。我們結婚三年,還沒孩子,平時工作狀态 "996",心思都在工作上,即便放幾天假,也總覺得過年離我們很遠,不想為了追求所謂的年味兒和儀式感燒錢燒腦。我在互聯網行業工作,過年連拜年信息也不發。
這幾年春節,我都沒有給自己和家屬專門買新衣服、新鞋子。
小時候,我特别期待媽媽給買的新衣,除夕晚上把新衣放到床上,大年初一穿上它跟着大人去拜年。那時候,新衣服是稀缺的,不像現在,随時都可以買,不用等到過年。
我前兩天刷新聞的時候還在想,為什麼過年的新衣服都改叫 " 戰袍 " 了,這難道不是商家為了刺激消費創造的又一個新概念嗎?而且,過年這個時間點很尴尬,就算買了新衣服,最多只能穿一個多月,就得放到下個冬天了。
剛工作的那兩年,我過年前都會燙發、美甲、做臉、做美睫,還會再配套金首飾。現在想想,當時好像需要一些過年裝扮,表示自己混得不差。這幾年,收入在增加,這種攀比心理反而弱了。
雖然我們組成了小家庭,但年貨置辦是一年比一年簡單,今年幾乎沒買什麼。
家屬喜歡吃,他以前覺得過年的儀式感就是囤很多零食瓜果,頓頓吃大魚大肉。前兩年,他爸媽和親戚寄的各種臘腸臘肉,他會照單全收,家裏雙開門的冰箱總是塞得滿滿的,到了下半年也吃不完,再好的東西放久了也不好吃了。
我們兩個平時主要吃食堂,周末基本點外賣,自己做飯很少。清理過幾次冰箱後,他終于會婉拒特產了。我們自己更是不會辦什麼年貨,因為很多超市和商鋪春節假期不關門,需要年貨随時可以買,想吃新鮮的肉類海鮮下單半小時後就送到家,完全用不着提前囤貨。
我還記得結婚第一年,過年各種拜年年貨、請客吃飯花了不少錢,當時終于理解父母説的," 過年過的是錢,送禮送的是面子 "。這兩年,随着年齡增長,當自己開始掌管财務,越來越覺得,過年燒錢沒必要,随自己的心意就好。畢竟錢是自己掙的、時間是自己的,錢得花在刀刃上,時間更得花在最值得的人身上。
年前,我們回了兩邊的父母家,年後再抽空回去一趟。他們提醒了好幾次,除夕至少貼個對聯、貼個福字。我們倒是自在了,只是辛苦了父母在老家操勞,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不知道等父母老了,需要我們扛起更多家庭責任時,或是有了娃以後,還能過一個簡簡單單的年嗎?
文中為元妹、曉曉、七七、劉曉潔、張小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