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全面推動”,沿黃九省區誰“挑大梁”?,歡迎閲讀。
每經記者 肖純 每經編輯 陳柯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黃河,再次被委以重任。
日前,全面推動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甘肅蘭州召開,這距離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已過去五年。
這幾年,在區網域經濟的你追我趕中,有不少伴随黃河的追問:為什麼有長三角、珠三角,卻沒有 " 黃三角 "?為什麼黃河沒有像長江一樣帶動區網域經濟發展?為什麼黃河入海口沒有上海這樣的城市?
2019 年鄭州、2021 年濟南、2024 年蘭州 …… 從第一次座談會上提出,要 " 推動 " 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到第二次," 深入推動 " 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年則是," 全面推動 " 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此次座談會上提出七個方面的重要部署,關于區網域發展明确——
" 着力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
" 構建優勢互補的區網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發展之路,沿黃城市群要提升人口集聚和產業協作能力。"
重任之下,黃河流網域九省區誰能抓住機遇?誰能挑起發展大梁?合力突圍方向又在哪?
多重要?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它的象征意味早已突破了地理上的河流。
2019 年 9 月 18 日,第一次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鮮明提出:"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 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從此被明确為重大國家戰略,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并列。對比其他四大國家戰略,無不帶着濃重的 " 拼經濟 " 色彩。只有黃河流網域将生态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并列,并且生态優先。
這是由黃河自身特點決定的。裹泥卷沙、河道擺動、地上懸河等諸多問題,讓黃河成為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水害最嚴重、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
" 水安全是黃河流網域最大的‘灰犀牛’。"2019 年在鄭州舉行的第一次座談會上,直截了當指出了黃河流網域的 4 個問題:一是洪水風險依然是流網域的最大威脅;二是流網域生态環境脆弱;三是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四是發展質量有待提高。
前三個都與生态有關,這也是為什麼 " 生态 " 成為重要關鍵詞的原因。
黃河流網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保護,并不意味着不發展。不僅要發展,還要高質量發展。如《光明日報》評論: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二者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機統一、相互促進的。事實上,高質量發展的 " 生态性 " 和高水平保護的 " 經濟性 ",使得二者能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如 2023 年,我國部門國内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 0.5%,國内生產總值卻同比增加 5.2%, 達到 126 萬億元,即為明證。
從這個角度,黃河流網域任務更重、難度更高。
作為我國人口分布最為密集的區網域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河流網域為全國 GDP 貢獻了四分之一的份額,以其占全國五分之一的水資源量,支撐着全國 63% 的一次能源產量,同時保障了中國 35% 的糧食和 32% 的肉類產量。
此外," 一帶一路 " 幾乎貫穿黃河流網域腹地。
在 2015 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中明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内蒙古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視窗。
黃河流網域作為 " 一帶一路 " 的空間載體,發展得越好," 一帶一路 " 的落地才會越來越順暢。
誰帶頭?
此次座談會上提出 " 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集約緊湊布局,提升縣城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減輕生态脆弱區的承載壓力 "。
機遇面前,哪些城市能帶頭?從行動上看,最積極的城市集中在魯豫兩省。
早在 2017 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讓泉城擁抱黃河,實現兩岸互動、北跨攜河發展,推進濟南由 " 大明湖時代 " 邁向 " 黃河時代 "。
次年 2 月鄭州市政府公布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 ( 2017-2035 年 ) 》中,也明确提出鄭州要 " 北聯 ",探索向北 " 跨黃河 " 與新鄉毗鄰地區聯動發展,加快一體化進程。
就在不久前,《濟南市國土空間近期規劃 ( 2024-2030 年 ) 》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當中提出,濟南将推動區網域開放協同,強化沿黃 " 一字型 " 交通通道聯系,建設黃河流網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建成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青島雖非地理意義上的沿黃流網域城市,但也在這一重大布局中找準了自己的坐标—— " 經濟出海口 "。坐擁一個世界級大港,2023 年,青島港共完成海鐵聯運 220.8 萬标準箱,連續 9 年保持全國港口首位,其中沿黃九省區 204.8 萬标準箱,占比 92.7%。
今年印發的《青島市推動黃河流網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24 年工作要點》更是詳細繪制了青島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 " 路線圖 " ——立足發揮黃河流網域最佳經濟出海口的區位優勢,強化開放前沿、樞紐節點、門户聯通功能,全力打造黃河流網域對外開放門户。
今年 1 月,山東港口供應鏈綜合服務推介會先後走進西安和太原,青島港與西安自貿港、山西焦煤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定,進一步向黃河腹地導入青島作為門户樞紐城市的開放資源。
眼下,随着城市群化、都市圈化的深入,城市要素利用效率和綜合承載能力将進一步提升。去年,鄭州、濟南、青島均獲批建設國家級都市圈,将進一步放大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加深中心城市與周邊中小城市的各方面聯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座談會還特别點名 "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發展之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有 22 座超大特大城市,其中沿黃流網域包括西安、青島、濟南和鄭州。這也為四城推動城市發展模式從 " 增速 " 向 " 提質 " 轉變,提供了行動指南。
同時座談會還提出,黃河流網域要 "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加快重點行業清潔能源替代。"
整體上看,黃河流網域綠色清潔能源豐富,擁有内蒙古、甘肅、寧夏等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黃河流網域 " 新能源 + 算力 " 的優勢正在進一步凸顯,成為黃河流網域發展人工智能、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的潛力所在。
補短板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黃河流網域沒有一座城市 GDP 能進入全國前十。
反觀長江經濟帶,上遊的成都、重慶,中遊的武漢,下遊的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共有 7 座城市入圍全國 GDP 前十,長沙、合肥、常州、無錫也邁入 GDP 萬億俱樂部。
地理的分割,流網域内城市單打獨鬥等因素,一度影響了沿黃城市做大做強,也沒形成經濟走廊。這被認為是黃河流網域多停留在地理概念,而沒有形成類似長江流網域經濟帶的因素之一。
除了黃河本身不具備航運條件,内部陸路交通組織也不如長江流網域那般順暢。黃河流網域缺乏滬漢蓉鐵路、滬蓉高速、沿江高鐵這樣把流網域内各大城市一連到底的交通走廊。
此前舉行的 "2024 · 服務黃河流網域高質量發展研讨會 " 上,沿黃九省區代表齊聚濟南,推動共建沿黃陸海大通道。大會共同發起倡議,号召發揮現代物流 " 筋絡 " 作用,合力打造國家和區網域物流樞紐,暢通連接日韓、歐亞、東南亞的陸海聯動大通道。
設想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去年 12 月,作為國家 " 八縱八橫 " 高鐵網的重要連接線和沿黃陸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濟鄭高鐵開通運行,使黃河下遊地區從傳統的行政區網域單元轉變為以黃河生态系統為核心的流網域單元。
若将濟鄭高鐵放到更大的範圍,它也是黃河沿線城市抱團發展的開端。濟鄭高鐵開通後,濟南、鄭州、西安、西寧等黃河沿線省會連成一條線,形成東西向大通道。
今年 7 月,日蘭高鐵全線貫通運營,一條新的沿黃達海通道出現——
日蘭高鐵東端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便利的海港運輸條件,從東部沿海一路向西,在菏澤出省後到達蘭考接軌鄭徐高鐵,通過鄭州樞紐串聯洛陽、西安、蘭州等黃河中上遊城市,形成新的沿黃 " 一字型 " 高鐵通道。
更多軟聯通也在建立。
今年 4 月,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鄭州市 2024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今年 " 頭号任務 " 科技創新方面,鄭州提出,要強化與濟南、青島、洛陽聯動,提升創新策源能力,争創以鄭濟青洛為核心的魯豫國家區網域科創中心。
雖然山東、河南因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稀缺而被調侃列入 " 山河四省 ",但不可否認的是," 山河四省 " 僅有的 4 所 985/211 院校(不含河北工業大學)均分布在濟南、青島和鄭州。同時,鄭州、濟南和青島 3 市合計共有超過 30 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這種跨省的科技創新合作,有助于突破地網域限制,實現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提升整個區網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就在此次座談會上提出," 鼓勵區網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設技術轉移和產業化服務機制,提高產業鏈創新鏈協同水平 "。
記者 |肖純
編輯|陳柯名 杜恒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