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品牌出海先做對三件事,千萬别"先幹了再説",歡迎閲讀。
作者丨楊怡
編輯丨姚單
從 1.0 時代的簡單外貿,到 2.0 時代的跨境電商,再到如今的 3.0 品牌時代,流量成本不斷攀升、產品同質化嚴重,僅僅依靠價格優勢和營銷技巧已經難以突圍。如何構建真正的品牌護城河?出海的企業需要做對哪幾件事?如何講好中國品牌的故事?
在亞馬遜還只是一家書店時,Honey 的創始人曾輔佐過比爾蓋茨和傑夫貝索斯搭建品牌,其創立的科文 100 是科技領網域市值最大的營銷集團。2010 年他在英國成立了 The Honey Partnership。此次嘉賓張宇冰是 Honey 中國區負責人,她指出中國品牌出海常走彎路,不少決策者仍停留在 " 先幹了再説 " 的思維定式中,将品牌等同于簡單的 Logo 設計或廣告投放。而在西方語境中,"Branding" 是一個持續的動态過程—— " 要不斷地 'Go to market',不斷地去落地,不斷地去講故事,不斷地跟消費者形成一個很強的鏈接。"
這種認知差異,恰恰是中國企業出海進程中的關鍵痛點。
一個負面評測就能導致產品權限被撤銷,一次危機公關可能需要整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來修復,但在張宇冰看來,90% 的品牌危機其實都可以提前預防,甚至危機本身也不一定意味着危機,它甚至可能成為品牌樹立負責任形象、建立更深用户鏈接的契機。
從 "stop talking about products, talk about experience" 的營銷理念,到可持續發展願景,中國品牌或許需要學習如何講述一個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品牌故事。
以下是雷峰網鲸犀與 Honey 中國區負責人張宇冰的訪談實錄,作者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與整理:
鲸犀: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創業的?
張宇冰:我一直從事品牌出海相關工作,擁有近 10 年的經驗。過去,我曾主導過歐美及東南亞市場的多個項目,對國際市場有較深入的了解。
我與 Honey 的合作始于一家創業公司,當時我們因為項目需求而結緣。2021 年,我正式加入 Honey,現任中國區總負責人,為有意拓展海外市場的品牌提供全方位的營銷支持,助力它們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大成功。
鲸犀:從營銷的角度,品牌出海有哪些最核心的需求?
張宇冰:之前我跟出海企業做分享的時候,我講的一個主題是:出海的企業需要做對哪幾件事?
正确認識品牌的核心内涵
品牌不僅僅是一個 Logo 或名字,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市場行動(Branding)。真正的品牌建設包括講述品牌故事、不斷與消費者建立深度聯系,這樣才能在市場中建立穩固的地位。然而,許多國内企業将品牌營銷與品牌推廣僅視為廣告投放和銷售工具,忽視了品牌内涵的持續建設。品牌的核心在于 " 品牌化 ",即通過不斷的市場動作和故事講述,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深刻印象。
從 " 產品 " 到 " 品牌 " 的轉變
品牌出海的過程經歷了多個階段。1.0 時代,企業主要依賴外貿模式進行產品銷售,品牌建設較為簡單,更多的是通過低成本廣告投放來吸引客户。2.0 時代,随着跨境電商平台的興起,企業需要有品牌名稱和 Logo 來做廣告投放和擴大銷售,但品牌依然以功能性和性價比為主。到了 3.0 時代,競争加劇,流量成本上升,品牌需要通過更深的文化和情感價值來脱穎而出。品牌不再僅僅依靠價格和性價比,而是通過情感價值和品牌溢價來吸引消費者。
品牌的故事性(Storytelling)
品牌的故事性對于品牌建設至關重要。通過講述品牌故事,企業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情感連接。尤其是在品牌出海過程中,很多中國企業常常忽視了品牌故事的構建。一個有吸引力和情感深度的品牌故事,不僅能夠增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還能夠提升品牌認同感,使品牌在激烈的競争中脱穎而出。
構建品牌護城河
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和平台門檻的降低,品牌已經成為企業的 " 護城河 "。技術和產品本身固然重要,但品牌的獨特價值才是建立長期競争優勢的關鍵。產品趨同,競争加劇,企業需要通過差異化的品牌價值來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真正強大的品牌能夠帶來情感價值,不僅僅依賴于價格競争,而是通過情感鏈接和品牌溢價為企業創造長期價值。因此,品牌建設應當作為長期戰略,在國際市場上不斷深化與消費者的連接,建立強大的品牌認知。
鲸犀:現在的流量越來越貴,這應該是很多品牌出海的一大痛點。
張宇冰:确實如此,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要做好三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構建完整的品牌體系。這不僅僅是一個 Logo 或名字,而是一個能夠指導企業未來 5 到 10 年長期戰略的框架,決定如何落地推廣以及有效運營。
像阿裏和亞馬遜之所以邀請我們分享經驗,是因為它們發現很多品牌在初期 ROI 表現不錯,但一旦達到某個階段便陷入瓶頸,即使投入更多預算也難以突破。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無論是 ToB 還是 ToC ——都在尋求品牌更新,以賦予品牌更多的内涵和指引方向。
我們通過幫助客户挖掘品牌的核心基因,打造獨特的品牌定位,并制定清晰的戰略,讓品牌成為 " 活 " 的個體。這包括明确品牌的身份、目标和溝通方式,同時根據品牌特點選擇适合的平台和推廣方式。品牌建設不僅僅是完成一個視覺設計,而是一個涵蓋戰略和執行的全面系統工程。
鲸犀:有具體的案例介紹嗎?
張宇冰:一個典型案例是我們為亞馬遜賣家 Savior Heat 進行的品牌更新。這家主營加熱服飾的企業,起初的品牌定位和傳播方式較為傳統,聚焦極限運動市場,但随着競争加劇和用户增長的瓶頸逐漸顯現,他們主動尋求改變。
我們從品牌核心入手,重新挖掘 "Savior" 的内涵,為其注入西方哲學和自然科技的元素,讓品牌名稱與產品定位形成呼應。在深入市場調研後,我們發現,與其局限于極限運動人群,不如拓展到家居和健康領網域,更貼合主流消費市場的需求。
Savior heat 更新後的官網頁面
基于新的定位,我們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品牌體系,明确了品牌價值、視覺風格和傳播策略。同時,這一更新不僅影響了外部傳播,也對其内部運營起到了指引作用。公司在完成品牌更新後,統一了員工與代理商的品牌認知,并開發了新的產品線,以适應更廣泛的市場需求。
這一更新不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成功打開了利潤增長的空間,指引了未來幾年的發展路徑。整個過程從品牌基因挖掘到策略落地,用了約三到四個月時間,是一個系統化且充滿創造力的品牌再造旅程。
鲸犀:通常處于什麼發展階段的賣家或品牌會有合作需求?
張宇冰:我們的客户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已成熟布局海外市場的大型企業或上市公司,通常由我們提供全案支持;二是以亞馬遜為主的跨境電商賣家,他們已有成熟的銷售路徑,但體量較小,亟需通過品牌更新和站外推廣擴大市場;三是技術獨特但盈利模式尚未穩定的初創公司,早期的獨角獸項目,通過借助我們的資源完善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這些客户的需求會随着發展階段的不同,從全案支持逐步過渡到創意對接。
鲸犀:品牌成功的衡量标準是什麼?在不同的行業周期中,Honey 如何幫助品牌在市場中持續提升表現?
張宇冰:我們衡量品牌成功的标準通常以客户反饋為主,尤其是品牌曝光量和對銷售的間接推動。例如,我們曾為一家電動自行車品牌提供 PR 和品牌推廣支持,從最初 200 萬的曝光量增長到半年内突破兩個億,這直接助力他們當年成為行業銷售冠軍。此外,還有一些亞馬遜賣家,通過三到四個月的品牌更新,官網有機流量增加了 20%,且無需額外廣告費。
盡管某些品類會有淡旺季之分,但品牌營銷是長期的工作,全年都需要持續進行推廣以占據消費者心智,而非僅在銷售旺季前短期突擊。比如户外行業雖夏季為銷售高峰,但冬季仍需保持品牌的市場聲音,否則次年旺季時會失去競争力。同時,我們也協助品牌參與國際展會,如 CES、MWC、IFA 等,這不僅是獲取客户的重要渠道,更是擴大品牌曝光的絕佳機會。
在張宇冰的闡述中,社交媒體在品牌推廣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将社交媒體作為品牌營銷的核心,以此為起點推動品牌建設。我們不僅關注流量的獲取,更注重社交平台上的互動,致力于在品牌與用户之間建立情感連接。這種方式幫助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塑造更加生動、真實的形象。
鲸犀:在品牌推廣中,你們是如何通過不同渠道實現快速引流和曝光的?能否舉個具體案例,分享如何通過這些渠道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聲量?
張宇冰:在品牌推廣中,我們通過多種渠道來實現快速引流和曝光,媒體是其中一種直接的站外引流方式。與國内不同,海外媒體更側重發布測評類報道,通過第三方權威背書引導流量。我們更傾向于使用整合營銷,結合線上線下、多渠道策略,以及 KOL/ 網紅配合,利用社交媒體、KOC 等平台。
比如,去年我們為一家泳池機器人品牌在歐洲舉辦了一場新品發布會,采用了整合性推廣方式。通過租用法國城堡、設計巴士宣傳、準備禮品袋,邀請 DJ 及 90 多位 KOL 舉辦泳池派對等,全面提升品牌曝光度。活動通過線上社交媒體和線下雜志廣泛傳播,也吸引了大量媒體報道,最終幫助品牌在歐洲迅速提升知名度和品牌聲量,并成功拓展了線下代理商渠道。
鲸犀:在品牌推廣中,不同類目的品牌如何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适的社交媒體平台?比如在 3C、服裝、家居等領網域,社交媒體渠道的選擇有哪些差異?能否舉例説明如何根據品牌定位與目标閱聽人來決定在 Meta、TikTok 等平台上的推廣策略?
張宇冰:社交媒體的選擇在品牌推廣中起着決定性作用,尤其在 3C、服裝、家居等不同類目的品牌中,渠道的選擇應當緊密結合品牌的内核和定位。 首先,社交媒體的渠道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品牌的基因來量身定制。例如,一個酷炫的手機品牌可能更适合選擇 TikTok 而非 Meta(Facebook),因為 TikTok 的年輕閱聽人與該品牌形象更加契合。
而對于某些傳統 3C 品牌來説,Facebook 仍然是不可忽視的渠道。關鍵在于明确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定位,再選擇合适的社交平台。不同平台的閱聽人群體差異較大,像 Meta 的用户偏向年長,TikTok 則更多吸引年輕用户。選擇的渠道應該與品牌的調性、目标閱聽人相匹配。
在品牌的社媒推廣中,投入比例也需要根據平台的關聯度來靈活調整。對于與品牌高度契合的平台,可以集中大部分資源,而對一些關系較弱的平台,投入可以适當減少,從而提高投入產出的效益。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品牌曝光,還能确保更精準的營銷效果。
随着社交媒體的發展,TikTok 也逐漸從單純的品宣平台,轉變為具有強大銷售閉環的渠道,尤其是在年輕一代(GMZ)的帶動下。雖然早期很多品牌認為 TikTok 僅适合做品宣,但随着平台功能的不斷完善以及用户購買力的提升,TikTok 正逐步成為具有銷售功能的重要平台。 總的來説,社交媒體平台的選擇應該緊密圍繞品牌特性和目标閱聽人進行,并且随着平台的逐步成熟和用户習慣的變化,品牌需要靈活調整策略,以确保最大化的營銷效果。
鲸犀:近期有一個國内小眾品牌在北美市場因社交媒體網紅評測不佳,導致產品下架。面對這種情況,你們通常如何應對?在品牌推廣過程中,如何預防類似的危機并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張宇冰:這類問題非常典型,許多中國商家習慣 " 先做後説 ",而這種問題在前期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很多商家忽視了品牌溝通的關鍵環節,以為簡單地與網紅或 KOL 合作就能完成推廣。然而,這樣做可能忽略了兩個重要方面。
首先,品牌應該建立清晰的體系和規範,明确網紅和 KOL 應當輸出的内容。提供明确的 Guideline 和 Brief,告訴他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管理細節。
其次,品牌方需要與影響者建立積極的溝通渠道。通過與外部機構合作,幫助管理與網紅的關系,能夠更有效地預防負面反饋的發生。如果出現負面評論,外部機構可以幫助品牌及時調整并進行輿論引導,而不僅僅是發帖。這種危機前管理能夠避免許多問題,幫助品牌把控溝通。
在西方市場,由于言論自由且評論的功利性強,确實有時候會出現難以控制的負面評論。但并不是所有的負面評論都會對品牌造成重大影響,輕微的負面反饋有時反而能增強評論的客觀性。所以,企業不應簡單地要求删除負面評論,而應修復與評論者的關系,了解問題的根源,看看是否是誤解。如果問題确實存在,應該勇于承認并采取改進措施。這不僅能幫助品牌提升負責任的形象,還可能增強與用户的情感連接。
如果發生了極端的危機公關,品牌需要評估處理危機的成本和長期影響,做好充分的準備來進行品牌關系的長期修復。重要的是,不能采取激烈要求删除評論的做法,因為這可能适得其反,影響品牌形象。
預防性的溝通管理、處理負面評論的智慧和與 KOL 的有效合作,都是品牌在社媒推廣中成功應對危機的關鍵
" 我們的目标是抓住社交電商的趨勢,同時專注于為客户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在這一趨勢下,Honey 專注于幫助品牌應對社交電商時代的變化,将其潛力轉化為品牌長期發展的動力。與此同時,将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戰略之一,通過與聯合國的合作,支持客户在運營的各個環節找到與可持續發展目标(UN SDGs)結合的切入點。
Honey 相信,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也是提升品牌價值和商業競争力的關鍵。通過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我們致力于助力品牌在實現商業增長的同時,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積極影響。
鲸犀:北美市場競争激烈,如果客户想要拓展海外業務,會找你們幫助嗎?近年來更側重哪個市場?
張宇冰:是的,歐美市場依然是我們的主戰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潛力巨大,盡管競争激烈。很多品牌客户确實希望拓展北美市場,特别是在營銷和品牌建設上,我們幫助他們進入更具潛力的市場。近兩年,雖然東南亞也有增長潛力,但在利潤上相對不如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的新興特點使得競争更具挑戰性,且部分客户仍然需要在此市場進行宣傳推廣,但從盈利角度看,歐美市場更具吸引力。
對于 AI 領網域的客户來説,目前技術較新,產品發布推廣是主流,像 AI 眼鏡、AI 教育等產品的出海也是近年來較為熱門的趨勢,尤其是大公司在這個領網域的引領作用。我們的一些客户在 CES 等展會上推出新品并迅速售罄,顯示了產品需求的爆發性。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