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研究稱人類思維速度僅為每秒10比特,遠低于感官器官數據收集速度,歡迎閲讀。
IT 之家 12 月 30 日消息,加州理工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思維處理速度僅為每秒 10 比特,相比之下,人類的感覺器官以每秒 10 億比特的速度收集數據。
IT 之家注意到,這項名為《存在的難以承受之慢:我們為何以每秒 10 比特的速度生活?》的研究論文,探讨了限制人類思維速度的神經基質,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以深入研究這一已被量化的 " 瓶頸 "。
由加州理工學院教授馬庫斯・梅斯特和研究生鄭傑宇(Jieyu Zheng,音譯)撰寫的這篇論文,着重強調了外腦和内腦數據吞吐量之間的巨大差異。他們質疑,盡管内腦擁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大腦神經元(大腦總共有 850 億個神經元),但為何負責思考我們所經歷的大量數據的内腦,其工作速度卻如此之慢。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采用了一種以信息為中心的方法來測量人類的思維速度,應用了基于信息論的各種技術。除了進行自己的實驗外,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還測量了人類在閲讀、寫作、玩視頻遊戲和解魔術方塊等任務中的表現,從而得出了每秒 10 比特這一主要結論。
梅斯特承認這一速度 " 非常低 "," 每一刻,我們都只從感官接收到的萬億比特信息中提取 10 比特,并使用這 10 比特來感知周圍的世界并做出決定。這引發了一個悖論:大腦是如何過濾所有這些信息的?" 另一個未解之謎是,盡管我們的感官是高度并行的,但為什麼大多數人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情。
" 我們的祖先選擇了一個生态位,在這個生态位中,世界的節奏足夠緩慢,足以使生存成為可能," 鄭傑宇和梅斯特在研究論文中寫道," 事實上,每秒 10 比特僅在最壞的情況下才需要,而且大多數時候,我們環境的變化速度要慢得多。"
這項研究也對腦機接口(BCI)等技術產生了一些影響,研究人員思考神經接口是否也會受到每秒 10 比特的有效速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