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殲敵總計9000餘人,俘虜就抓了8000多,這是出啥狀況了?,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在解放戰争東北戰場上,國民黨軍最開始投入的均為美械部隊,比如前身是駐印軍的新 1 軍、新 6 軍等主力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其随後投入的一個美械軍其實是原東北軍的番号,即第 53 軍;不過該軍早在抗戰中後期其實就逐漸中央軍化了,否則也不至于被升格為美械部隊。
因此第 53 軍回到東北戰場時,其實已經沒幾個東北人了;而随着最初到東北的美械部隊不斷損失,國民黨軍也得想辦法彌補損失,并且擴充建制。
其擴軍方案之一,就是将東北的地方軍和收編的部隊改為暫編師,并入到正規軍中;而另外的方案就是從關内調兵增援了,這時候又有一支原東北軍番号的部隊被調了過來,這就是第 49 軍。
跟第 53 軍的情況一樣,第 49 軍雖然有着東北軍的歷史淵源,但它的軍官兵員體系中也沒有多少東北人,大部分都是南方兵。
甚至在該軍下轄的 3 個師中,第 26 師最早是川軍,後續中央軍化;第 79 師是浙軍出身的中央軍部隊;只有第 105 師原來是東北軍,不過這個師其實也中央軍化了。
所以,此時的第 49 軍其實算中央軍的雜牌部隊,其裝備以國械為主,加強有一部分美械;在東北戰場上,其武器配置顯然是比不上那一票美械部隊的,不過比暫編師那波部隊要強。
但是第 49 軍的具體戰力情況,還得打個折扣。
因為在 1946 年 7 月的蘇中戰役中,當時還是整編第 49 師的該部遭受了很大損失,師部和三個整編旅不是被殲滅,就是被重創;該部是後來重建後,才恢復了基本建制的。
雖然此時第 49 軍恢復建制已經一年左右,但傷筋動骨後的戰力恢復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在該軍剛抵達東北戰場的楊家杖子之戰中就可看出來,當時第 49 軍指揮第 79 師和第 105 師的各兩個團參戰,不到兩天時間所部就被全殲,然後再次就地整補。
所以,到東北我軍組織冬季攻勢的時候,第 49 軍只有第 26 師的戰鬥力還能看看,畢竟這個師在楊家杖子之戰的時候,還沒有抵達,算是相對完整的部門。
恰恰如此,這個第 26 師就被扔到了新立屯據守;為了守備這個據點,沈陽方面給第 26 師屯了大量彈藥。
但在東北我軍的冬季攻勢中,新立屯在最開始就被包圍了,然後就是長達一個多月的圍困戰。
因為是雜牌出身,又是新來乍到,沈陽方面對于救援第 26 師毫不上心,僅憑該師的力量又不足以突圍,所以就只能蹲守。
可是蹲守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 1947 年 12 月— 1948 年 1 月,正好趕上東北當時的極寒時期。
當時冷到了什麼程度?就是在東北長期作戰的部隊,都免不了出現凍傷,更别説第 26 師了。
因為第 26 師前身是川軍,後來補充的也都是南方士兵,突然遭遇極寒環境,大量凍傷是難以避免的。凍傷不僅直接削弱了戰鬥力,也對士氣造成了很大打擊。
在這種背景下,到 1948 年 1 月下旬東北我軍開始強攻新立屯之際,第 26 師的狀況是:
求援,沒人來,沈陽方面對這個師并不太看重;堅守,守不住,凍得不行,非戰鬥減員太多。
那怎麼辦?那就突圍吧!
當然,説是突圍,實際上就是跑路;而且最好的突圍資源都在師長這邊,因此除了該師師長帶着三四百号人跑路之外,全師其餘 9026 人被殲。
這可以説是整建制的損失了,畢竟師長帶出去那點兵湊一個營都費勁,而正常一個建制師除了三個步兵團外,光是師直屬營就有好幾個。
在殲敵數據中,斃傷數為 867 人、俘虜數則達到了 8159 人,斃傷數占殲敵數的比例為 9.6%。
而在 1947 年 7 月到 1948 年 6 月的時間段内,我軍殲敵數據中,斃傷占比的總體數據為 35.5%。
這説明該師當時的抵抗組織力是比較弱的,基本上除了第一天在外圍陣地還打了打,到了跑路時期除了個别部隊外,基本就是崩潰狀态了。
所以此次戰鬥除了殲敵數外,還繳獲到了大量的武器彈藥,而且武器的狀态很好,畢竟基本沒怎麼經過戰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