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比亞迪泰國賣爆了,奇瑞、長安、上汽和合眾都要去!,歡迎閲讀。
比亞迪風靡泰國之際,其他中國電動車制造商紛紛積極進入泰國市場。
7 月 4 日周二,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奇瑞計劃在 2024 年初進入泰國市場,公司認為該國是設立生產基地的一個戰略投資地點,奇瑞計劃向泰國市場引進 Omoda 5 電動 SUV。
BOI 秘書長 Narit Therdsteerasukdi 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奇瑞汽車正在與潛在夥伴進行磋商,考慮适當的泰國投資模式。BOI 與奇瑞和長安汽車于 6 月 28-30 日在一個投資路演上進行了對話。
Narit 還稱,長安汽車在泰國設立電動汽車工廠的計劃正在等待中方批準,第一階段投資為 2.6 億美元。
在中國汽車出口的海外版圖中,泰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今年以來,不止是奇瑞和長安,包括比亞迪、上汽、合眾等在内的多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泰國擴大投資或者新建工廠,将汽車生產進行本地化:
3 月份,比亞迪在泰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出口基地羅勇府的生產工廠正式奠基,預計 2024 年開始投產;緊接着 4 月,長安汽車公布投資 2.85 億美元在泰國建立一家工廠,用來生產其在中國以外的第一輛右舵車;4 月 30 日,上汽集團宣布在泰國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5 月份,泰國政府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合眾已與一家泰國汽車裝配公司籤署協定,将從明年開始在當地生產哪吒 V 車型。
底特律咨詢公司 Sino Auto Insights 分析師認為,随着國内市場的成熟以及競争加劇等因素,中國汽車制造商們想要獲得新客户的成本變得非常高,此外年初各汽車品牌之間爆發的價格戰,也使得許多汽車制造商将國外擴張視為更可靠的增長途徑。
為什麼中國電動車廠商選擇泰國?
選擇泰國,不僅僅因為中國汽車品牌深受當地人認可,跟為關鍵的是,泰國擁有成熟的汽車產業,并且泰國目前需要電動汽車。
比亞迪在泰國 " 賣爆 " 就是一個泰國人認可中國電動車的典型例子。去年 10 月,比亞迪首次面向泰國市場發布電動汽車 ATTO 3,同年 11 月開始銷售,截至 2023 年 3 月底,ATTO 3 在泰國已注冊上牌 3000 輛,占泰國純電動汽車注冊量的近 10%。據人民網報道,比亞迪羅勇府工廠開工時,比亞迪已在泰國交付了超過 1 萬輛 ATTO 3 車型。在泰國,消費者排隊訂購比亞迪汽車的場景已經不再是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之所以能夠獲得泰國消費者的認同,和該公司在泰國深耕多年密不可分。比亞迪早在 2018 年就向泰國投放了第一批純電動出租車,經過多年的耕耘,其在泰業務已涵蓋電動叉車、電動大巴等多個領網域。随着在 B 端市場建立起認知後,比亞迪乘用車也登陸泰國。
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從 2008 年起,泰國便制定了打造 " 東方底特律 " 的汽車產業發展目标,通過對進口汽車征收高關税及對本土生產汽車減税的措施,吸引廠商進行產業鏈投資,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支持。雖然擁有全球大部分領先汽車制造商在此建立的生產線,但是泰國的汽車產業長期受日本汽車制造商主導,迄今,泰國的汽車生產主要還是集中在燃油車領網域。
而近些年,泰國汽車產業開始在電動化改革上發力。2021 年,泰國政府出台政策目标,2030 年國内生產的汽車将有 30% 為零排放車,2035 年零排放車将達到 135 萬輛。
除電動汽車制造商之外,泰國政府也在拉動電池制造商在當地建廠,借此成為全球電動車及零部件的主要生產和供應基地。5 月 3 日,泰國表示正在與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及其他電池制造商洽談。
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泰國建廠不僅是服務當地市場,也是以此為據點,輻射整個東南亞地區。去年,該地區的汽車銷量增長了 23%,達到 340 萬輛。
有分析認為,無論中國汽車公司在泰國的計劃最終是否成功,這些投資都加強了中國在亞洲供應鏈中已經占據的主導地位。去年,泰國從中國的公司獲得了 34 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比它從美國或日本獲得的投資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