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尚界入列,買華為車的門檻又低了?,歡迎閲讀。
2021 年年中,時任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對投資者稱:" 上汽很難接受單一一家供應商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這樣它就會成為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就是陳虹著名的 " 靈魂論 ",在當時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2021 年," 驕傲 " 的上汽不想輕易交出 " 靈魂 "。但随着近些年市場發生的巨大變化,上汽新領導層求變之心,異常迫切。
近日,有多家媒體爆料,上汽與華為合作模式将采用 " 智選車 " 模式,也就是加入 " 四界 ",成為 " 第五界 "。
而根據近期上汽的商标注冊來看,該品牌很有可能将命名為 " 尚界 "。
那麼,在尚界加入後,想買華系車,該怎麼選呢?
上汽擠進了關上的大門
去年,餘承東曾公開表示:很多車企找我們合作,但資源有限,只能承擔做四家。
言外之意,加入鴻蒙智行的視窗已經關閉。
但現在的種種迹象表明,上汽硬生生地擠進了這扇已經關上的大門。
36 氪報道稱,上汽的目标非常明确,在這場合作中,上汽也接洽過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華為車 BU 團隊,交流智能方案 Hi 模式的合作,但上汽很早就明确了智選車的合作意圖。
對于華為來説,與上汽的合作也未嘗不是一個新機會、新可能。
上汽集團曾連續 18 年保持國内整車銷量冠軍,不管是年銷規模,還是品牌影響力,在國内都是首屈一指般的存在。
另外,上汽大眾是中國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之一,可以説,上汽大眾的發展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進步。
并且,上汽大眾帶動了國内零部件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推動了中國汽車零部件體系的更新。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上汽集團的出口業務也是自主品牌的佼佼者。
雖然近些年銷量有所下滑,但是上汽仍然是中國汽車工業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產品矩陣更加豐富了
" 尚界面向更年輕化市場,車型售價會從 17 萬元、18 萬元起,做到 25 萬元左右。"
這就意味着,尚界能夠與現有產品形成互補,從而豐富鴻蒙智行的產品矩陣。
現如今 " 四界 " 車型中,從最便宜的問界 M5 到最貴的尊界 S800,產品價格覆蓋 25-150 萬區間,但恰好沒有涵蓋國内銷量規模最大的 25 萬以下市場。
如果 " 尚界 " 首款車型能做到 1 開頭的價格,那麼這其中的意義有兩點:
鴻蒙智行的銷量規模将很有希望進入到另一個級别;
鴻蒙智行将從 30 萬市場向下探,與比亞迪、長安、吉利等品牌形成競争,市場規模極大,對于提升品牌影響力也有很大幫助。
但擁抱華為,就能成為爆款?
首先,尚界的產品得足夠的具備 " 華為味兒 "。
目前," 四界 " 車型的產品定義,華為都有深度參與。可以説,一輛 " 界 " 字輩的車,從外飾件的設計到軟體的研發和 OTA,都由華為 " 操刀主辦 "。
但根據 " 遠川汽車評論 " 報道稱,上汽一度看上了一款飛凡尚未上市的車型 RC7(内部代号為 ES37)作為合作車型的雛形。
但華為認為,ES37 的外形和定位不适用于雙方的合作模式,最終雙方決定用另一款代号為 ES39 的車型作為原型車。
但是不管是已經登陸工信部的 ES37,還是仍未露面的 ES39," 尚界 " 的首款車型,都不會是雙方從 0 開始打造的,這款是否采用華為統一的設計語言,将很大程度上決定它的命運。
第二,甘願做 " 小弟 " 的尚界,還能拿到多少資源?
了解鴻蒙智行的朋友可能明白,從尊界到問界,從 "9 系 " 車到 "5 系 ",不同定位的車型,所獲得的資源傾斜是不一樣的。
例如,由于車型硬體等原因,華為的 eAES 功能只能出現在問界 M9 與享界 S9 上,定位相對低一些的車,暫時沒有這樣的功能。
1 字打頭的尚界,除了有親民的價格,還得有足夠吸引人的華為技術。
鴻蒙智行產品大年
此前,我們曾做了一輪新車型盤點。
鴻蒙智行今年還會有不少重磅車型上新的,其中包括了對标理想 L8、L9 的全新車型 M8,同時也會有全新旗艦尊界 S800。
另外,問界 M7、M9 等車型都有可能煥新,智界品牌也有可能推出新車型。
再加上 " 尚界 " 的問世,今年将會是鴻蒙智行產品大年,從十幾萬到一百多萬,我們的可選擇性會非常豐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