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螞蟻集團跨界入場!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降成本、輕量化乃商用大勢所趨?,歡迎閲讀。
導讀:
1. 螞蟻集團開始自研人形機器人,近日在招聘平台高薪開放多個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方向崗位。其已在 2024 年注冊成立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術和產品研發。
2. 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預計,到 2025 年年底之前,AI 人形機器人将達到一個新的量級;明年或後年可以在一些基礎的服務業或工業應用推廣起來。2 月 12 日,宇樹科技的 Unitree H1/G1 雙機型登陸京東平台,開啓消費級人形機器人預售。
3. 當前,國内巨頭正加速跨界入場人形機器人賽道,不僅有華為、小米、vivo 等手機廠商蓄勢待發,比亞迪、小鵬、上汽等一眾車企也紛紛切入。特斯拉 Optimus 進展不斷,國產機器人不甘落後也不能落後,未來華為機器人和 Optimus 将是 " 鏡像關系 "。
4. 車企在自動駕駛、芯片、傳感器、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等領網域的技術,與人形機器人開發存在諸多共通之處,在供應鏈上亦存在大量重疊。技術可以復用,供應鏈亦可協同。
5.2025 年或将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到 2026 年迎來商業化應用爆發,商用領網域包括餐飲快消、旅遊 / 展館、教育科研、醫療服務等。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将随着規模效應逐漸降低,輕量化也成為大勢所趨。
6.2023 年人形機器人單價約 80 萬元,随後每年以 15% 的幅度遞減。人形機器人成本結構中三大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成本合計占比超 70%。
全文共 2756 字,以下為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