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最新披露!上市車企銷量完成率公布,歡迎閲讀。
進入 7 月,多家車企陸續對外公布上半年銷量,《汽車行業關注》總結已公布銷量的 10 家上市車企年度目标完成情況。從完成率來看,已公布銷量的 10 家上市公司年度目标完成率均在 50% 以下,其中理想汽車、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均在 40% 以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小鵬汽車銷量完成率僅超過 20%。
比亞迪年度銷量目标尤為激進,因此其目标完成率也備受市場關注。在業績發布會上,2023 年比亞迪銷量目标保底 300 萬輛,争取翻倍增長至 360 萬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 目标是 2023 年底前成為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商 "。
對于比亞迪而言,300 萬輛年銷量目标還是可期的,截至 6 月底比亞迪累計銷量 125.56 萬輛,目标完成率為 41.85%。如果比亞迪想要完成年銷目标,需要在剩下的 6 個月達成 175 萬輛,相當于月銷 29 萬輛以上,這對于下半年陸續布局新品牌新車型的銷量,或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想要成為中國最大汽車制造商,卻是十分困難。目前,上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2022 年累計批發銷量 530.3 萬輛,雖然同比下滑 3.2%,但已經連續十七年排在國内汽車集團銷量第一。
上汽集團仍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上半年累計銷量 207.16 萬輛,同比下滑 7.28%, 600 萬輛年銷目标完成率為 34.53%。上汽集團銷量貢獻主要來自合資板塊,其中上汽大眾上半年銷量為 50.33 萬輛,上汽通用為 45.10 萬輛,而上汽通用五菱為 52.01 萬輛,但三家合資公司的銷量跌幅均在兩位數以上。未來,上汽集團的增長來源将來自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車上半年累計銷量 41.08 萬輛,同比增長 12.30%。
廣汽集團的情況與上汽集團類似,上半年累計銷量 116.30 萬輛,銷量完成率為 44.05%,其銷量主要來自合資板塊,其中廣汽豐田為 45.28 萬輛,廣汽本田為 28.99 萬輛,但兩家公司均出現下滑,特别是廣汽本田,跌幅達 18.89%。未來,廣汽集團的增長同樣來自自主品牌,特别是廣汽埃安,上半年累計銷量 20.93 萬輛,同比增長 108.81%。
長安汽車的情況截然相反,自主品牌的表現要遠好合資品牌。上半年,長安汽車集團累計銷量 121.57 萬輛,同比增長 7.99%,目标完成率為 43.42%,其中自主品牌為 102.05 萬輛,同比增加 13.39%。在 2023 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長安汽車總裁王俊曾給出非常具體的全年目标,即長安汽車集團銷量目标 280 萬輛,其中長安汽車 100 萬輛,長安歐尚 31 萬輛,深藍汽車 40 萬輛,阿維塔汽車 10 萬輛,長安凱程 27 萬輛,海外銷量目标 22 萬輛。
作為自主品牌,長城汽車上半年交出 32.45% 完成率的同時,給下半年制造了比較大的銷售壓力。自 4 月開始,長城汽車銷量開始實現增長,魏牌、哈弗品牌新車型的布局,為長城汽車增加了新活力,也成為長城汽車銷量增長新源頭。
再來看看蔚小理,目前三家車企的市場表現極具分化。理想汽車是新勢力品牌中銷量最高的,也是榜單中年度目标完成率最高的,為 46.37%,其在 6 月銷量首次突破 3 萬輛。李想表示,理想汽車的目标是做到中國市場所有豪華品牌銷量的第一 ( 即 20 萬元以上所有乘用車的銷量第一),交付量達到 160 萬輛 / 年。據了解,理想汽車将于 11 月發布首款純電車型。
相比于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則顯得格外艱難,年度目标完成率均未超過 30%,分别為 22.27%、20.72%。不過,這兩家車企有望在下半年實現反彈,蔚來新一代車型的陸續交付,小鵬 G6 的上市,都有可能再次帶領企業實現增長。不過,全年過半時銷量目标僅在 20% 以上,意味着想要在年末完成全年 KPI 将變得十分困難。
其實,上半年銷量目标完成低于 50% 也是正常的,畢竟春節、清明、五一、端午等長假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對終端市場的影響還是相對較大的。7 月作為下半年的開端,将對車企的下半年表現至關重要,但如今中國汽車市場的競争變得格外激烈,特别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如今蔚小理分道揚镳,愛馳、威馬、雷丁等造車企業陸續被曝生存危機。
在 2022 年業績溝通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洗牌,機遇與挑戰并存。他指出,過去 3 年,已關停并轉的汽車品牌達 75 個,未來 2 到 3 年,保守預計有 60% 至 70% 的品牌将面臨關停并轉。他認為,只有產品好、技術強、規模大、產出快的頭部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生存和發展。進入下半年,市場存量競争将進一步加劇,誰能走到最後,拭目以待!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