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關于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歡迎閲讀。
盡管關税戰讓美國的衰退預期不斷加重,但是,十年美債利率卻快速飙升,從 3.90% 附近迅速飙升至 4.50% 附近。這是一個十分詭異的現象。
對于這一現象,著名投資人 Peter Schiff 在 X 上發了一段有些危言聳聽的話,大意是:如果明天早上不緊急降息并宣布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明天可能會出現 1987 年式的股市崩盤。
一時間很多投資人開始讨論美國長期債券的潛在風險,以及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總體上,我是認同 Peter Schiff 的邏輯的,但我有一個不同的表達框架,在這裏呈現給大家。
美聯儲是否該降息
目前,在美國内部,有一個看似簡單的深層次矛盾——美聯儲該不該立馬降息。一派是激進派,代表是特朗普,他認為美聯儲該立馬降息;另一派是保守派,代表是鮑威爾,他認為美聯儲不該立馬降息,即便降息也該放緩節奏。
那麼,為什麼降息不降息這麼簡單的問題會成為美國的深層矛盾呢?為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整個美國金融體系想象成一個巨大的龐氏資金池。
如上圖所示,這種資金池的背後有一個兩難:
1、如果付息成本過高,資金池早晚要破裂,爆發金融危機;
2、如果快速地降低付息利率,大量資金會出逃,資金池可能立馬破裂,爆發金融危機;
從這個視角看過去,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特朗普是激進派了,他認為,整個金融系統還有得救,快速地降低付息利率不會導致資金池出現破裂;但是,以鮑威爾為代表的保守派則不這麼看,他們認為,即便要降低付息成本也要緩慢地降,不要導致資本大量外流。
事實上,雙方都在為美國利益考慮,只不過一個圖快,認為不下猛藥反而耽誤了治療,另一個則圖穩,認為藥下太猛直接把病人弄死了。
顯而易見,保守派占據了上風,他們控制了美聯儲,不肯快速降息。于是,特朗普就用了一個險招,像瘋子一樣拉上全世界打關税戰,用衰退逼迫保守派就範。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目的在外,實際上,他是想對内搞休克療法,速戰速決。
當納指跌入熊市之後,美債也出了一些問題,于是,Peter Schiff 出來提示風險了。
美股如何跟美債關聯
一般來説,美股下跌會導致美國長期收益率下行,即股債跷跷板,這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常識。但是,Peter Schiff 卻説特朗普打錯了算盤,美股下跌會導致美國長期收益率大幅上行。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在美國資金池的内部有兩個子資金池:股票資金池和債券資金池。
如上圖所示,一些投資者會邊買入美股邊做多國債期貨對衝,他們希望持有一個波動率更低的組合;另一些投資者會邊買入美債邊做空國債期貨對衝,他們不想承受波動,只想吃高票息。
這兩波投資者在國債期貨市場匯合,互為對手盤,各取所需。
不難發現,這個組合的火車頭是美股,只有美股持續上漲,才有更多的人做多國債期貨,企圖熨平一些波動;只有更多的人做多國債期貨,升水幅度才夠大,買入美債 + 賣空國債期貨的票息才夠高,才能吸引足夠多的人買美債。
也就是説,美股的上漲會帶動美債需求。
近期,關税戰導致美股大幅下跌,于是,相反的鏈條起了作用,十年美債利率大幅反彈。
如果我們觀察十年美債和兩年美債的利差,該效應更加明顯。降息預期非但沒能帶來十年美債利率的下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十年美債利率的上行。
如上圖所示,十年美債和兩年美債的利差已經來到了 55bp。
總的來説,如果捆綁美債和美股的交易很少,那麼,美債和美股會表現為跷跷板;反之,如果捆綁美債和美股的交易很多,那麼,美債和美股會表現為同漲同跌。
顯而易見,近期美債的走勢告訴我們,捆綁交易的占比很高,已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捆綁交易的本質
那麼,捆綁交易的本質又是什麼呢?一個較為穩固的利益分配系統。
如上圖所示,站在能量輸入輸出的角度來看,對任意時間段,美國的資金池有兩個能量來源:1、基于聯邦基金利率 R 所分配的票息;2、基于外部資金流入所分配的資本利得。
債券資金池和股票資金池是一個合作的關系,債券資金池借助對方,濾掉波動,主要去獲得票息;股票資金池,借助對方,減少波動,主要去獲得資本利得。
盡管在資金池内部,金融機構設計了精巧的機制來分配利益,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整個系統需要外部資金輸入。
然而,這個外部資金輸入強烈依賴于聯邦基金利率 R。如果美聯儲降息,但是,其他國家跟随力度不夠,外部資金流入會減少,資金池有垮塌的風險。
想明白這個原理,就不難明白為什麼鮑威爾那麼不願意降息了,根本不是因為通脹,而是怕降息導致資金池垮塌,美股和美債一起暴跌。
鮑威爾的軟着陸實際上是資金池的軟着陸,降息的時候比加息的時候更兇險。
捆綁交易對傳統經驗的颠覆
在《關于國際資本流動對房價的影響》一文中,我們構建了一個 AB 銀行模型,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如上圖所示,假設美聯儲是商業銀行 A,對手盤加息(ps:相當于美聯儲降息)會導致資本外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資產都能跟着存款跑出去,那些跑不出去的資產就要承擔價格下行的壓力。
在傳統模式下,美國政府信譽良好,美債是高流動資產,所以,美債會受到外國投資者的追捧,于是,美股下跌,美債上漲。
但是,在捆綁模式下,一方面,美股和美債被套利交易捆綁,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信譽遭受質疑。所以,如果發生大規模資本外流,美股和美債會一起大跌。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就能明白特朗普在做一件多麼激進的事情了,以及為什麼那麼多美國人在拉他回頭。無論是美股的下跌,還是美聯儲被迫降息,均會導致美國資金池的系統性崩潰,它的必然結果就是美股美債美元一起下跌。
那麼,整個世界是否能夠承受這個後果呢?站在這個節點,我們難以估計。但是,Peter Schiff 説,會比 2008 年那次嚴重。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準備推出的那些政策并不僅僅是應對加關税本身。更深的考慮在于,萬一特朗普搞砸了,這是一波很猛的金融危機,我們該提前做好準備。
最後,希望美股能硬一點,挺過特朗普疾風驟雨般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