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追逐新能源紅利,股神巴菲特盯上了充電站生意,歡迎閲讀。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熱衷于能源投資的股神巴菲特又出手了。
1 月 17 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 · 哈撒韋公司宣布,從哈斯拉姆家族手中收購了 Pilot 剩餘的 20% 股權,實現了對 Pilot 公司的 100% 控股。此前,伯克希爾已經以近 11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Pilot 的 80% 股份。
據伯克希爾的年報描述,Pilot 是北美最大的旅行服務中心(Travel Centers)運營商(旗下主要品牌為 Pilot 或 Flying J),在美國 44 個州和加拿大 6 個省擁有 650 多個旅行中心。
這些旅行服務中心通常靠近州際公路,可以為消費者和卡車司機提供加油、零售商品、快餐等各種服務和便利設施。
伯克希爾的年報還披露,2022 年 Pilot 出售了超過 130 億加侖燃料(主要為柴油和汽油),在美國市場上處于領先位置;同時業績表現也非常可觀,為伯克希爾貢獻了 2.67 億美元的利潤。
Pilot 旅行服務中心
巴菲特為什麼會看上平平無奇的旅行服務中心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旅行服務中心是北美市場的剛需,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之外,Pilot 還有着向電動汽車充電站轉型的預期和想象空間。這與國内的加油站連鎖企業向充換電站的轉型趨勢一致。
當前美國市場上的充電樁、充電站設施建設滞後,有着很大的潛在增長空間。公開數據顯示,美國 2019 年到 2021 年三年的公共車樁比分别為 16.6/14.6/15.9;而中國 2019 年到 2021 年三年的公共車樁比分别為 7.4/6.1/6.8。
為解決這一瓶頸問題,美國近兩年還推出了充電樁補貼政策。2021 年 11 月,美國政府發布《兩黨基礎設施法案》,計劃提供 75 億美元,在美國高速公路和社區建立由 50 萬個充電樁組成的充電網絡。
機構東吳證券預測,預計 2025 年美國充電樁市場空間 112 億元,2022 至 2025 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 90%。對于 Pilot 而言,這意味着巨大的成長空間。
據悉,2022 年時,Pilot 曾與通用汽車達成合作,到 2026 年将在美國 500 個地點建立 2000 個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全國網絡(對所有電動汽車品牌開放)。Pilot 還曾與沃爾沃籤署過一封意向書,計劃開發一個全國性的公共充電網絡,以支持電動卡車的普及。
用一個國内流行的表達來形容,Pilot 不光是旅行服務中心,同時也是 " 綜合能源服務站 "。Pilot 遍布北美的服務中心網絡,未來都将會變成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巴菲特近幾年對石油股的投資引發較大關注,但實際上巴菲特一直熱衷于投資清潔能源。他曾表示,伯克希爾公司有四個主要的增長引擎,而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HE)就是其中之一。
BHE 如今是全美第五大公用事業控股公司,擁有八個業務部門:太平洋電力、中美洲能源、内華達州能源、英國北方電網、北方天然氣、BHE GT&S、克恩河天然氣、BHE 可再生能源等,涵蓋了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天然氣等多種能源類型。
此次 100% 控股 Pilot 公司,進軍電動車充電站,伯克希爾公司的能源版圖上或又将增添新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