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當代淡人:攢出兩套房,我比父母還摳,歡迎閲讀。
也許," 平替生活 " 是不由價格、品牌和他人眼光所定義的生活。正因為懂得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才能對奢侈祛魅,回歸最本質的日常。
作者 / 陳茁
編輯 /Felicia
" 未來的某一天,我坐在婚禮專用椅上,牆上挂着一張漁網,上面是我的照片。我面前的培訓桌上擺着菜譜架,iPad 正在播放視頻。"
這段有點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描述,出自搜索引擎 " 最佳平替 " 的開發者 " 碎瓜 "。在他設想的場景中,藏着四件平替商品,其中最出人意料的當數代替照片牆的漁網。
" 不是 ×× 買不起,而是 ×× 更具性價比。" 類似的 " 平替宣言 " 走紅網絡。省錢,是當中的第一要義。然而,平替的關鍵不在于追求廉價,而恰恰在于無法統一度量衡的 " 性價比 "。
(圖 /《二十不惑》)
平替是一種價值觀。從消費到工作、婚育、愛好、人生選擇,越來越多人以自己的方式踐行 " 平替生活 " ——也許是為了某個具體目标、某些生活态度,抑或某個所笃信的理念。用某種 " 平 ",替代某種不必要的 " 貴 "。
也許,平替生活是不由價格、品牌和他人眼光所定義的生活。正因為懂得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才能對奢侈祛魅,回歸最本質的日常。
平替生活是一種處境,也可以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有時不為外人所理解,但 " 平替生活家 " 們用他們眼中的 " 平 " 替換高溢價的物品、高耗能的生活和無止境的欲望。以下是他們的 " 平替人生 "。
2018 年 3 月 3 日,福建泉州。37 歲的王雪卿離開都市,在閩南地區的山林深處,過着田園詩般的 " 童話生活 "。(圖 / 呂明 中新社)
為還房貸,
我選擇花最少的錢生活
不買 " 三金 "、不請司儀和攝像師、不在酒店辦儀式,晶瑩夫妻倆的新婚生活由一場 " 平替婚禮 " 開啓。首飾和敬酒服是租的,婚紗則是向兩周前一位剛結婚的朋友免費借的。一切從簡只為了一個目标——買婚房。
後浪研究所發布的《2023 年輕人理想婚禮報告》顯示,近八成受訪的年輕人希望 " 只領證不辦席 ",覺得辦婚禮既麻煩,又費錢。
哪怕要辦,也絕不多花一分冤枉錢。砍掉 " 四大金剛 "(司儀、化妝師、攝影師與攝像師),辦起 " 三無 " 婚禮(無接親、無車隊、無司儀),用旅行替代婚宴,在閒魚、1688 淘婚慶用品。相較于一場盛大的儀式,年輕情侶們偏愛小而美的婚禮,1 萬— 5 萬元是最多人能接受的預算區間,如果超過 10 萬元,實屬 " 大可不必 "。
山東日照的一對新人用電動三輪車做婚車,在老家舉辦一場節約又浪漫的婚禮。這場婚禮,他們不下飯店,不用汽車,省下了近萬元。(圖 /IC photo)
晶瑩和丈夫的婚禮前前後後只花了幾千元。兩人都在河南農村長大,因為小時候是留守兒童,晶瑩一直渴望能有自己的家。2018 年結婚前,兩人在杭州臨平看中一套首付 50 多萬元的二手房。當時剛剛畢業兩年的他們,手頭積蓄一共只有 12 萬元,只能向父母借了 17 萬元,又東拼西湊,還向村裏人和朋友借了十幾萬元,才共同買下了這個小家。
每個月近 5000 元的房貸和債務,讓兩人不得不盡可能地壓縮生活成本。為了省錢,晶瑩的護膚品從雅詩蘭黛變成大寶;而她的老公經常撿她弟弟不穿的衣服來穿,鞋子穿破了,就用膠水再粘一粘。
晶瑩夫妻兩人可以説是不少年輕夫妻的寫照。出于現實的目标,他們選擇過一種平替生活,或主動或被動,或暫時或長久地放棄眼前 " 昂貴的享受 ",以換取一份更具保障的安全感。
為了攢錢還房貸,晶瑩的護膚品全面 " 降級 " 。(圖 / 受訪者供圖)
然而,每當互聯網上出現諸如 " 北漂夫妻兩年摳出 100 萬元首付 "" 小夫妻在上海省出一套房 " 之類的話題,在引人豔羨的同時總難免伴随着幾分争議。
三年前,在豆瓣 " 摳門女性聯合會 " 小組有着 " 摳組一姐 " 之稱的王神愛接受《和陌生人説話》采訪,講述了自己畢業九年在南京 " 摳 " 出兩套房的經歷。節目播出後,許多網友對她的生活方式表示不解。然而王神愛的 " 摳 " 如今似乎正在獲得更多人的共情。
中國人民銀行《2024 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11.46 萬億元。" 報復性存錢 " 和 " 存款特種兵 " 成為網絡熱詞。
就在不久之前,晶瑩和丈夫終于還清了所有債務。六年來的生活習慣像水滴一樣滲入他們的日常,她已經想不起全家人上一次外食是什麼時候。無論金額多少,晶瑩每次花錢都會立刻記賬,将家庭儲蓄率保持在 70% 左右。在他倆的影響下,家裏 3 歲的孩子看到剛拆的快遞盒,也會跑去将它搬到陽台上留着賣錢。
(圖 /《小夫妻》)
" 過日子過的是裏子,不是面子。" 媽媽常説的話被晶瑩奉為至理名言。作為品牌策劃,她認為許多消費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父母在廣州打工的經歷也讓她有所感悟——錢不僅是賺出來的,更是省出來的。平替生活的意義不是為了更奢侈的将來,而是為了擁有抵御未知風險的底氣。
晶瑩説,她不想擁有一些不能長久守護的東西。對她而言,只有家、父母和孩子才是實實在在的。這不是平替生活,而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消費标準降了,
生活水平沒降
時至今日,一套房究竟還值不值得以 " 平替生活 " 去交換,人們有不同答案。和母親一起在成都生活的李麗開玩笑説,自己幸運的地方在于未婚未育,沒有房貸和養娃的壓力。
由于身體原因,李麗離開原本收入可觀的崗位,換成現在這份月收入只有 3500 元的工作。" 年輕時想奮鬥,現在只想躺平,收入低一點也無所謂,這也算一種平替生活吧。" 李麗説。
在《凡人歌》中,章若楠飾演的李曉悦為了有更多的休息時間,拒絕了升職加薪的機會。(圖 /《凡人歌》)
這樣物欲和性欲雙低的 " 佛系淡人 ",在社交平台上并不少見。田園牧歌是他們的詩和遠方,種地養花是他們的精神按摩。平替對他們來説,意味着以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對抗物欲橫流的消費社會。
夏天,李麗會用無患子、紅糖、水和 EM 菌制作清潔酵素。酵素發酵後成了天然的清潔劑,代替洗潔精、洗衣粉和洗手液。她還學着用五元一斤的茶麸自制洗發水,使用一段時間後,她意外發現掉發情況有改善。
做好的酵素放在起泡瓶裏就能充當洗手液。(圖 / 受訪者供圖)
" 不光是節約幾十元、幾百元,我是真心覺得很有趣。" 從去年起,為了減少衝動消費,李麗嘗試用現金存錢來替代電子賬户。
她按照不同的小目标,分門别類地存現金。舉例來説,她想買一輛 2000 元的電動車,就每個月取 200 元現金存起來。等 10 個月後存到 2000 元,如果她還想要電動車就買,不想要了就存入定期。存錢,變得像一場更新打怪的遊戲,而非漫長痛苦的修行。
李麗的 " 分類現金小金庫 " 。(圖 / 受訪者供圖)
" 質疑父母、成為父母、超越父母 ",李麗如此總結自己消費觀的變化。二十幾歲剛工作時,她也曾有過特别揮霍的時期,幾千元的包包毫不猶豫,説買就買。
如今李麗到了奔四的年紀,好的、壞的,高級的、便宜的,都見識過、擁有過。她逐漸改變了消費觀,認為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東西。欲望弱了,自然而然花錢就少了,内心也更加平靜了。
但李麗也堅決反對老一輩 " 掃興父母 " 中常見的 " 沒苦硬吃 " 行為," 平替不等于整天苦哈哈地省錢 "。恰恰相反,李麗變得更加關注自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愛。
正如三浦展所描述的 " 第四消費時代 " 一樣,發現僅憑消費無法買到幸福的人們不再一味地崇尚奢侈品,開始關注質量和舒适度,進而追求一種簡樸的生活,回歸内心的滿足感、平和的心态、地方的傳統特色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中去。
節儉,不光只為省錢
提出 " 第四消費時代 " 的概念之後,三浦展又在新出版的《孤獨社會》一書中預言了 " 第五消費時代 " 的提前來臨。這一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人們更加青睐一種 " 慢速的 ( slow ) 、小規模的 ( small ) 、軟性的 ( soft ) 、社交的 ( sociable ) 、可持續的 ( sustainable ) " 生活方式。
2017 年 12 月 6 日,上海。在上海地鐵陝西南路站換乘通道裏,名為 " 一個很閒魚的展覽 " 的藝術裝置吸引乘客觀看。(圖 /IC photo)
與許多人為了省錢選擇平替生活不同,環保博主 " 壹個袋子 "(下文稱 " 袋子 ")的目标是追求一種可持續的生活。2020 年,踐行 " 無痕生活 " 三年的袋子創立了同名豆瓣小組,在社交網絡上介紹、分享自己在加拿大留學時接觸到的環保生活方式,目前組裏已有 4 萬多名成員。
袋子喜歡在線下淘二手衣服,她認為網購產生了太多包裝垃圾;她用能 " 無限循環使用 " 的復合菌發酵而成的康普茶來替代夏天的冰可樂,用涼席和 " 竹夫人 " 消暑,從而減少使用空調,是出于對全球變暖的擔憂;她經常自己動手修補舊物,是希望在踐行環保生活的同時,保持個性審美;而她開始吃素,則是考慮到動物福利。
袋子自制的康普茶和紅豆冰棒。(圖 /@一個袋子)
從整體消費水平來看,袋子過的肯定不屬于普遍認知裏的 " 平替生活 "。她每月花費 15000 元左右,除了需要支付在上海的房租,每周兩節普拉提課和一節瑜伽課的費用也是她的固定開銷。
她幾乎不買新衣服和化妝品,就連口紅都買二手的,卻願意去購買對健康和環境都更有利的,比普通蔬菜更貴的有機蔬菜。
準确來説,袋子應該是在過一種有選擇的平替生活—— " 平替 " 更高耗能的消費,把錢用在對自己、對世界更好的地方。
(圖 /pexels)
袋子最早的環保啓蒙,來源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在老兩口的眼裏,一樣東西沒用壞就換是 " 很離譜的事 ",家裏的許多老物件,年紀甚至比袋子還大。不過,袋子的父母并不會為了貪小便宜而囤積物品。他們不會把無用的或過度包裝的贈品拿回家,去飯店吃飯也會帶上餐具打包剩菜。
在袋子看來,勤儉節約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環保理念。經濟水平提高後,不少發達國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升高,人們會消耗更多能源,比如私家車、空調的使用。
" 就個人來説,主動降低生活水平來攢錢,短時間内肯定是比之前更環保了。" 但是攢錢成功之後呢?如果還是從平替生活恢復到原本的生活面貌,那也只是将碳排放暫時 " 按下不排 "。
在電影《21 克拉》中,迪麗熱巴飾演的角色劉佳因因與富豪男友分手而破產,被迫過上了 " 平替 " 生活。(圖 /《21 克拉》)
讓袋子感到欣喜的是,做環保博主這四年,她看到越來越多人加入可持續生活的行列中。四年前,她只能通過英文渠道了解相關信息;而今,原本小眾的環保話題漸漸成了 " 時髦 " 的新風潮。
但正如許多打着 " 極簡主義 " 标籤的博主,一邊 " 斷舍離 " 一邊 " 買買買 ",許多品牌在 " 做環保 " 時卻產生了更多垃圾。袋子説," 可持續 "" 環保 " 和 " 平替 " 都可能成為消費主義的偽裝,這就像在一句句 " 只要一杯奶茶錢 " 的廣告語裏,又有多少人買了一堆無用的平替品,才突然想起 " 不買立省百分百 " 的樸素道理。
平替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省錢,為了安全感,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全人類?也許平替的終極目标,正是為了有朝一日不再平替,讓平替不再只是一種替代品。
(文中受訪者晶瑩、李麗皆為化名)
運營:小野;排版: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