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能預判美國大選結果的義烏,是如何成為“世界超市”的?,歡迎閲讀。
導語:
近期美國大選,義烏又 " 火 " 了一把。有網友調侃道,只要看哪個候選人的支持物料在義烏賣出更多,就可以預判誰是總統。雖然不甚嚴謹,但也反映了義烏在人們心目中的小商品統治地位。
曾經的義烏,因為沒有資源,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村民靠着 " 雞毛換糖 " 自謀生路,誕生了中國最初的小商品經濟。從 " 雞毛換糖 " 到 " 世界超市 ",如今的義烏已成為聞名世界的商貿城市,進出口額突破 5000 億元,與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常住外商達 1.5 萬人。
義烏是怎麼從一個小縣城轉變為國際知名商貿城市的?有何經驗可循?IPP 助理研究員李明令認為,"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良性互動關系成為了這個城市發展的底層架構 " ——義烏至少存在兩種有利于特色發展的社會底藴。其一是義烏人的商貿智慧和勇于開拓的精神,與經濟層面的現代化具有親和性。其二是有為政府對市場的前瞻性治理。
坊間曾流傳一個故事:
某個外國領導要來杭州開會,但不知道杭州在哪兒。浙江省領導靈機一動,跟他説杭州就在義烏和上海的中間。外國領導一聽,馬上心領神會。
且不論這個流傳是真是假,但至少反映了一個事實:義烏超高的國際知名度。
改革開放之前,義烏只是一個貧困的農業縣,交通也不方便。如今已經是全球知名的 " 世界超市 "。那麼,義烏是怎麼從一個小縣城,一步步轉變為國際知名城市的?這裏面的關竅在哪?
一、" 雞毛換糖 " 中的精神特質
義烏地處浙江省金華市,是個三面環山且不靠海的内陸城市。由于耕地面積少,且以酸性土壤為主,土地較為貧瘠,自古以來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為了讓土壤變得更加肥沃,義烏人想到了 " 雞毛肥田 " 的辦法。将雞毛混進泥灰裏制成肥料,以 " 塞秧根 " 的方式将肥料塞到莊稼的根部,以此提升土壤肥力。雞毛于是成了稀缺的肥料成分。
幸而當地的酸性土壤十分适合種甘蔗,所以蔗糖產量高,且能轉化為多種糖制品。為了獲得更多的雞毛,義烏人便拿着糖制品去交換。這就是 " 雞毛換糖 " 的最初形式。
1977 年,從事 " 雞毛換糖 " 的義烏農民。圖源:資料圖 金福根攝
在實踐中," 雞毛換糖 " 又演化出了非常豐富的運作内容。
第一,在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中,物什的範圍越來越廣。從最初的以 " 糖 " 換 " 雞毛 ",到以紅糖、麥芽糖、小手工制品、氣球、針線、哨子等小商品去交換雞毛、鴨毛、長頭發、牙膏皮、廢銅廢鐵等東西。
從一開始專事農業生產,到後來則用交換來的貨品換取微薄收益。即便是雞毛,也只是把劣等的碎雞毛用來肥田,稍好的則用來制作雞毛撣子再賣出。
第二,當地人需要離開義烏去外地,但只流動而不遷移。義烏人化身為小商小販,将自己的糖制品放到籮筐中,挑着貨擔,搖着撥浪鼓走街串巷,從周邊縣市去到周邊省份,越走越遠。
這不僅需要勇氣、耐性和毅力,而且利潤稀薄。在義烏人的講述中,這是一段十分艱苦的經歷。不過,這些人無論去到多遠,都會回來義烏。在眾多義烏人的不停往返中,義烏逐漸成為商貿的中心結點。
第三,形成了十分專業化的分工。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作 " 敲糖幫 "。" 敲糖幫 " 内部有着嚴密的分工,崗位大致分為 " 擔頭 " 和 " 坐坊 " 兩種,其中 " 擔頭 " 是挑着貨擔走街串巷的," 坐坊 " 則是為擔頭提供後勤服務的,具體還有進一步的分工。
坐坊,分為 " 糖坊 "、" 站頭 "、" 行家 "、" 老土地 " 四種。
(1)糖坊:制作糖品,用貨物及現金貸給糖擔,也會收購或代銷糖擔換來的貨物。(2)站頭:便于敲糖人旅居的小客棧,兼營糖擔的托運業務。(3)行家:專門采購小商品供應給糖擔。(4)老土地:專門收購糖擔換回的貨物。
擔頭:分為 " 老路頭 "、" 攏擔 "、" 年伯 "、" 糖擔 " 四種。
(1)老路頭:精于敲糖業務,要在敲糖幫裏面推舉產生,統率一路的糖擔。(2)攏擔:由各村推舉,負責帶領本村的糖擔。業務能力稍遜于老路頭。(3)年伯:由攏擔指定,輔助攏擔的工作。(4)糖擔:也叫 " 擔頭 "。主要是新手,是初次出門經營敲糖的人,歸年伯帶領指導。
這種分工結構不僅覆蓋了 " 制糖—貸糖—收貨—代銷 " 這一粗略但是完整的商貿鏈條,具有極強的可拓展性;而且,讓 " 雞毛換糖 " 這種商貿活動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性、生產性、組織性、村莊性和網絡性。
展開來説,專業性體現在它根據商貿的各個前台與後台環節進行了人員分工;
生產性體現在它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制糖業和商貿行業的存續與發展;
組織性體現在分工的前提下出現了非正規的管理關系和人事責任;
村莊性則體現在它對于本村人的組織和帶動上;
網絡性則表現在這群人所形成的義烏 " 敲糖幫 "。
在這種分工結構下,這種商貿行為超越了簡單的經濟屬性,成為一種具備再生產能力且有着高度社會聯結的商業活動。
因此這種商貿慣習逐漸變得牢固而穩定,而且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不僅成為義烏人普遍認可的正常生計方式,而且得以代代傳承,沉澱為刻在骨子裏的商貿基因。
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背景下,這種商貿形式被視為 " 資本主義的尾巴 " 而遭到限制,但一直都有零星的活動。因為這樣的商業形式、貿易基因、吃苦耐勞和敢于走出去的精神已經在義烏人當中保留了下來。
二、從邊緣到中心:政府激活與商貿行業的復興
改革開放之前,這種靠走街串巷做小生意的商業形式一直屬于邊緣化的經濟行為。但是在義烏東部的廿三裏鎮,依然孕育出了民眾自發組織的集市,人們暗地裏在市場上擺攤和交易。這種流淌在義烏人骨子裏的商貿基因,始終若隐若現地跳動着。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一切終于發生了變化。1979 年 3 月 24 日,義烏縣委秘書楊守春在《浙江日報》上發表文章《" 雞毛換糖 " 的撥浪鼓又響了》,标志着這種商貿活動重新被 " 看見 " 并獲得了合法性。
楊守春在文中指出," 雞毛換糖 " 不僅有利于國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也直接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眼見着這種商貿活動日漸興盛,彼時的幹部説 " 義烏小商品市場是群眾自發的,趕不走,也堵不住 "(税務幹部何金潮語)。小商品市場逐漸受到官方的認可。
1982 年 9 月開業的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圖源:新華社
1982 年,義烏誕生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稠城鎮的湖清門小百貨市場。
1984 年,義烏提出了 " 興商建縣 " 的發展戰略,建成了第二代義烏小商品市場。
1986 年,第三代小商品市場正式開業。
1992 年,建成了第四代小商品市場,同年更名為 " 中國小商品城 "。
2002 年,第五代小商品市場正式運營,且更名為 " 義烏國際商貿城 ",并在後期逐漸從一區商城擴建到五區商城,成為 " 全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商品批發市場 ",從 " 本土產、本土銷 " 發展為 " 買全球、賣全球 " 的生意模式。
如今的經營主體已達 7 萬多個,商品達 200 多萬種。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商貿城的小商品質量已經實現了标準化管理,不少展區的定位已經轉向中高端化。
根據小商品市場的變遷歷程,其發展軌迹大致是從馬路市場、攤位市場、棚架市場、室内市場,轉變為現在的 " 世界超市 "。
其中具體的代際差異表現在選址、建築設施、占地面積、商場管理制度、市場輻射範圍等多個方面。但不變的是義烏政府對于商貿市場的長期堅持,商業一直被視作義烏發展戰略的中心着力點。
每一次的放開、更迭和擴張,都需要政府及時應對外部市場和制度環境的變化。也正是在這種審慎的開放過程中,形成了政府對于小商品市場的管理慣性,确立了政府對于小商品市場的管理權威。
40 多年來,義烏縣(市)政府一直在小商品市場的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主體作用。政府的介入有效避免了自發性市場的潛在不足,能夠約束小商品市場的零散性和無序性,讓分散的理性個體在規範經營中實現共赢。
而政府對于義烏人商貿基因的順應和激活,只是其中一步,更可貴的還要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義烏,這種關系是全鏈條、全方位、多層次的,具體涉及如何處理與企業、抽象市場、具體從業人員之間的關系。
其一,對于企業,有着适度但周到的服務體系。
除了商貿企業,義烏還有許多圍繞小商品制造而生的輕工企業。只要企業不從事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政府都會盡可能地放手甚至為其擔保,積極響應企業的訴求。根據調研,義烏如今已在全市設立了 21 個企業服務驿站,遍布各個開發區、產業園和商會,提供涉及 13 個服務板塊的兩百多種服務事項。
1993 年拍攝的義烏市大陳鎮一家制衣廠的資料照片。圖源:新華社
其二,把自己視作市場的開拓者,是協助市場擴大的深度參與者。
除了實體的市場,他們對于無形的摸不着的抽象 " 市場 ",同樣抱有非常具體的認知。
比如在 90 年代就牽頭搭建了大型展銷平台。1995 年,當地政府決定舉辦義烏小商品博覽會(簡稱 " 義博會 ",于 2002 年更名為 " 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 ")。
筆者今年 9 月在義烏調研,一個政府幹部提到義博會時説到,把舉辦的日子設在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之後(廣交會在 10 月 15 日,義博會在 10 月 21 日),就是為了等廣交會開完之後,把那些沒有在廣交會成交的采購商 " 拉 " 到義博會,讓他們順便過來義烏。
當地政府對義博會的定位非常清晰,直截了當地表示當初就是想跟在廣交會的後面,才成立義博會并有意設定了開幕時間。就好像他們從不認為并不起眼的 " 小商品市場 " 是不屑一做的,而是甘于承認并一直深耕自己的發展定位,有着非常務實的經濟 " 發展觀 "。
到 2014 年 " 中歐班列 " 的發車,以及 2020 年義烏小商品市場 APP"Chinagoods" 的啓用,也是義烏政府及上級政府為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進入全球電商市場所做的努力。既是為了降低各類經營主體對接市場的成本,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國内外市場。
其三,為每一個在義烏經商的人提供歸屬感,盡力營造宜商宜業的氛圍。
在義烏調研時,一位市領導就跟我們説到,如果發生什麼糾紛,一般都不會偏向本地人,反而是偏向來義烏做生意的人,尤其是外國人,絕對不會讓他們受到本地人欺負。
僅這一句話就反映出了政府的眼界和營商環境意識。政府一直在盡力為在義烏的外地商人制造 " 歸屬感 ",給他們營造一種不在家鄉、卻比在家鄉還受重視的感覺,尤其對于外國人要做到 " 老外不見外 "。
外國客商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選購服裝(攝于 1993 年) 圖源:新華社
據了解,當前在義烏商貿城的商家,有大概三分之一是義烏本地人,三分之一是義烏市外的浙江人,另外三分之一則來自浙江省外乃至國外。其中,常駐義烏的外商已達 1.5 萬多人,外資主體 8000 多家,境外企業在義烏設立辦事處近 600 家。
在這樣的政商關系中,在義烏的市場從業人員能把心思精力專門放在生意上,而不用操心生意以外的事,因為這些事将會由政府協助辦好。
三、義烏發展的 " 社會底藴 "
" 義烏自古是窮地,人多地少缺糧米,為了解決温飽大問題,雞毛換糖做生意。改革開放春風起,義烏人趕上了好時期。經商做生意,撥浪鼓搖出了新天地。" 這是民間説唱藝術 " 義烏道情 " 裏的一段唱詞。
而如今,義烏成為了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 15 年位居全國縣網域第一。
總書記曾用 12 個字概括義烏的發展之路:" 無中生有,莫名奇妙,點石成金 "。
只有來過義烏的人才能體會到,所謂 " 從無到有 " 以及每一次 " 點石成金 " 的背後,都是政府、社會與市場相互交融的結果。
2008 年 10 月 25 日拍攝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局部。圖源:新華社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楊善華和孫飛宇曾提出 " 社會底藴 " 的概念,以表示在歷史變遷中慢慢沉澱在社會的恒常特征,包括觀念結構、風俗習慣、道德倫理等等。
而對于地方來説,每個地方也有屬于自己的社會底藴,這些特征構成了理解一個地方的起點。甚至于説,任何地方的特色發展道路,都是從社會底藴中孕育出來的,離不開業已形成的社會文化結構。
義烏至少存在兩種有利于特色發展的社會底藴。
其一,義烏人的商貿智慧和勇于開拓的精神,與經濟層面的現代化具有親和性。
我們也許可以把 " 雞毛換糖 " 的誕生歸因于地理環境。然而,雖然交通不便,但也沒有到遠離城市的地步。面對這種适度的地理限制,只要再走出去一段距離,就能向外拓寬出更大的市場。而義烏人真的走出去了。在本無優勢的地理環境下硬是找到了發展機會。
這種開拓最初可被理解成是為了滿足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需要,但當這種商貿活動逐漸從分散個體擴大到一個地方的社會群體,社會内部便會自發地形成相應的維系機制。
鳥瞰義烏國際商貿城 圖源:新華社
一個重要的維系機制就是使 " 商貿 "" 創業 " 變成民眾的認知觀念,甚至演化為地方性的文化精神特質。1989 年當地提煉出了 " 勤耕好學、剛正勇為 " 的義烏精神,2006 年進一步擴增為 " 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 " 的十二字義烏精神,就是對義烏人務實本分、積極創業的真實寫照。
其二,政府對市場的積極治理,也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社會共識。
雖然義烏人積極擁抱創業,孕育出了市場的雛形;但真正使市場集聚和壯大的,是當地政府的 " 有形之手 "。
一方面,政府 " 看到 " 了義烏人的商貿基因,從改革開放起,就堅定地把商貿服務業作為核心戰略,将地方文化精神轉化為契合現代商貿發展的活力動力。
另一方面,通過平台建設、交通改良、税收優惠和規範化管理等舉措,不斷地塑造和強化義烏的商貿中心地位。
更重要的是,義烏政府的積極角色獲得了廣大市場主體的承認。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良性互動關系成為了這個城市發展的底層架構。
底層架構的本質就是穩定性。也就是説,無論未來幾何,朝向何方,義烏都會在政府、來義市場主體(企業或個體户)、義烏人的惺惺相惜中實現長期發展。
而且這一底層架構同時具有 " 韌性 " 和可擴展性。正因此,義烏所展示的并不是一種地方性的商業活動,而是以地方性為基礎、但又面向外界的具有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特質的商貿行業。
原題為《義烏發展觀察:小商品,大格局——基于發展社會學的視角》,作者李明令,題目為編者所加。
參考資料:
《義烏傳奇:從 " 馬路市場 " 到 " 世界超市 "》,中國税務報,2024 年 10 月 8 日。
《義烏換 " 衣 " 記—— " 世界小商品之都 "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觀察》,人民日報客户端,2024 年 7 月 17 日。
《從馬路市場到世界超市的義烏奇迹》,義烏市人民政府網,2022 年 11 月 26 日。
《義烏:從 " 雞毛換糖 " 到世界 " 小商品之都 "》,浙江新聞客户端,2018 年 5 月 30 日。
甄志宏、高柏、馮秋石:《政府建構還是市場建構 : 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興起》,《社會科學研究》,2016 年第 3 期。
白小虎:《交換專業化與組織化的理論與歷史考證——以義烏的 " 雞毛換糖 "、" 敲糖幫 " 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 年第 1 期。
胡琦 :《義烏的 " 敲糖幫 "》,《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 21 輯,1982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