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飯菜都涼了,電視廣告居然還沒結束?,歡迎閲讀。
文 | 太平洋科技
國慶前最後一天,着實是紅得晃眼,23 号還在考慮要不國慶不出門了,27 号想着能去趟三亞,30 号就開始查歐洲機票了。
言歸正傳,國慶有人忙着人擠人,也有人窩在家裏追起攢了許久的電視劇,以為能找到一片淨土,結果卻換來糟心。
興致勃勃打開電視,開機得看段廣告;打開視頻軟體,得看段廣告;打開電視劇,得看段廣告。
這飯都吃一半了,電視劇卻還沒開始!明明電視也是自己花錢買的,怎麼還得給品牌商創收?
01 告别有線電視開機廣告只是第一步
前兩天,國家廣電總局消息稱,有線電視和 IPTV 全面取消了開機廣告。
但可别誤以為 " 電視自由 " 的春天來了。
事實上,有線電視和 IPTV,以及現在家家户户普及的智能電視,完全是不同概念。
有線電視通常由當地的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包括傳統電視台節目、點播服務等,可能需要配合機頂盒使用來增加額外功能。IPTV 則是由電信運營商或專門的 IPTV 服務提供商提供,通常使用寬帶網絡傳輸,用户通過 IP 機頂盒接收和解碼信号。
而相比之下,如今更為盛行的智能電視是指具備互聯網連接功能,可以安裝應用程式、浏覽網頁、使用流媒體服務的電視,它們通常内置作業系統,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互動體驗。
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明明都是電視,如今的智能電視的廣告數量相比傳統電視是多得多的。
從廣告主角度來看,我們在傳統電視看到的開機廣告通常由運營商提供的,而不是電視廠商。
而現在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主頁彈窗廣告是電視廠商提供的;
打開視頻軟體,開屏廣告、彈窗廣告、甚至軟體内的 Banner 廣告位,以及電視劇的片頭廣告,是由視頻平台提供的;
而電視劇看了一半那些莫名其妙的中插廣告,則是劇方提供的。
從我們拿起遙控器那一刻,廣告就可能随時進入視野,有些時候就算電視休眠,螢幕也會以屏保的形式展示廣告。
怎麼買了電視,變成買了塊電子廣告牌?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選擇通過智能設備上的流媒體服務觀看視頻,再加上随着智能電視的普及,電視機的價格也一降再降,而作為家用耐用品,人們通常每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購買一台新電視,市場需求增長緩慢,利潤空間也被一再壓縮。
硬體生意不好做了,電視廠商們開始尋求除電視機銷售之外的盈利途徑,比如通過智能電視投放廣告和利用用户觀看數據變現。
決定電視廠商勝出的關鍵不再僅是出貨了多少台電視,而是消費了多少小時的内容。
而這背後的主要原因,不過就是太賺了。
《果殼》有文章寫道,著名流媒體公司 Netflix,曾多次表示不會加入廣告服務,結果在 2022 年年底,推出了廣告訂閲服務——能用更低的價格訂閲節目,代價是電視劇會被廣告打斷。
廣告收益的增長直接讓 Netflix 今年 Q2 的總收入同比增長 17%。廣告正在成為 Netflix 長期可持續發展且盈利的商業項目。
而回到國内,芒果超娛上半年廣告業務收入占總營收 25%、愛奇藝今年 Q2 的在線廣告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 20%,兩者的廣告收入均是除了會員之外,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行業已經持續規範,電視廣告仍 " 春風吹又生 "。即使早在 2020 年就發布了《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明确了一系列對開機廣告的限制,但僅就 " 廣告過程中具有關閉能力 " 這一點,大部分智能電視的廣告所謂的 " 關閉 " 引導字元都極小,操作上也各式各樣,有些點 "OK" 是關閉彈窗,有些則會直接跳到廣告目标頁面。
PConline 就發現,家裏長輩面對這些廣告時,經常因為難以找到關閉鍵,只能默默等廣告看完,而從打開電視到關閉,看來看去,螢幕上只明晃晃地寫着兩個大字 " 給錢 "。
02 廣告不會消失,只會形式轉移
消費者苦廣告久矣,但對位于消費鏈條上方的電視廠商和服務商來説,一塊數字廣告牌遠不能滿足它們的商業化目标。
有市場研究表示 *,電視行業現在的焦點是開發 " 可購物廣告 ",即讓用户在觀看電視的同時進行購買的廣告。目前,Amazon 和 Roku 電視已經在屏保上展示了可購物廣告。其他品牌如三星,也正在增強它們在電視上投放可購物廣告的能力。
可購物廣告是 " 智能電視廣告的下一波浪潮 "。但對消費者來説,那就意味着為廣告牌買單之後,又要為一個數字商店付一個 " 硬體 " 的費用。
将智能電視打造成一個購物終端的想法聽起來可能有些牽強,但事實上,智能手機不是已經在這樣做了嗎?
APP 開屏廣告,進入 APP 的彈窗廣告,上一秒還在淘寶看某個品牌的耳機,下一秒你在微信的某篇推文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近幾年一旦聊起什麼新興商業模式," 個性化 " 都是無可避免的差異化競争力,但放在消費者身上,個性化卻變成了一把雙刃劍,随着 OTT 服務興起,相比傳統電視,智能電視可以收集用户的觀看習慣和偏好,從而提供個性化廣告。
從這個角度來看," 智能 " 兩字似乎不再單純只是互聯網連接,而是指電視對其用户的理解程度。
其中," 搖一搖 " 跳轉的誕生可以稱得上廣告界 " 最偉大 " 的 " 創新 "。打開每一個 APP,都會先讓你去電商品牌逛會兒。
在此之前,消費者甚至無法想象,原本卡頓的手機怎麼在 " 搖一搖 " 上就能這麼絲滑,搖一搖跳轉的速度比自己點開軟體的速度都快。
有網友調侃 " 手機就像個地雷,你動都不敢動。"
而事實上," 搖一搖 " 的誕生便與整治開屏廣告有關。
早前,不少軟體會把開屏廣告設定成可全屏點擊,這也是為什麼用户明明點了關閉,還是會跳轉的原因,目的就是收獲大量用户的無意誤觸,從中獲得廣告收益。
針對這種亂象,有關部門重拳整治,對開屏廣告的點擊區網域進行限制。那不能全屏點擊對廣告商來説無疑就少了一大部分用户誤觸的機會,在此背景下,互動點擊 " 應運而生 ",取代了之前的全屏點擊。具體實現方式就是 " 搖一搖 "、" 滑一滑 " 等。
怎麼千方百計地從消費者兜裏掏錢,似乎成為這些智能設備服務商和廣告商最大的目标。
就連前幾年興起的智能屏冰箱,這麼大一塊螢幕放在冰箱有什麼用呢,原來是可以用來看廣告。
關閉的方法并非沒有,智能電視只要提供機器有線 MAC 地址,找到官方客服就能關閉關閉。曾經,消費者購買電視時只會關心畫質、音效等等,現在能不能跳過開機廣告,都能成為廠商們重點宣傳的亮點功能。
而一些手機 APP 的開屏廣告同理,要知道,當你購買了 APP 會員,你是有權關閉廣告的。早前網易雲音樂 APP 也曾表示,VIP 用户可以免除開屏廣告,但事實上,想要真正關閉,還得找客服進行一輪 battle 才能徹底關閉。
從智能電視到智能手機,再到智能冰箱,廣告似乎無處不在。我們理解廣告存在的重要性,但廣告的創新不會以犧牲用户體驗和隐私為代價,也是廠商們需要給予和保障消費者的基礎體驗。
消費者應該被賦予更多的選擇權,能夠控制自己看到的廣告内容和頻率。這個過程中,保持廣告的适度和相關性,将是關鍵。至少,買回來的智能電視和手機,都不該成為一塊移動的電子廣告牌。
參考資料:*《從硬體到生态 : 探讨智能電視時代下的商業模式轉型和背後的隐憂》探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