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4萬億!央行回應擴表,歡迎閲讀。
作 者丨楊志錦
編 輯丨包芳鳴
圖 源丨圖蟲
" 降準會減少準備金需求,釋放長期流動性,對央行資金有替代作用;央行對存款類金融機構增加債權,會主動投放流動性。降準多一點,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擴張小一些;降準少一點,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擴張大一些。"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 3 月 21 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中國央行擴表較快的問題時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末中國央行總資產 45.7 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相比 2022 年擴表約四萬億元,主要因為 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中期借貸便利)及 PSL(PledgedSupplemental Lending,抵押補充貸款)等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餘額上升。MLF、PSL 等計入央行資產負債表 "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 科目(下稱廣義再貸款),2023 年 "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 科目餘額增長了 4.24 萬億元。
拉長時間看,在 2018 年 ~2021 年間,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總體穩定在 38 萬億元左右,而 2022 年後資產負債表擴張有所加快。展望來看,由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調降的空間收窄,央行預計将更多采用廣義再貸款的方式提供流動性,央行資產負債表仍将可能擴張。
降準的 " 縮表 " 效應
本世紀初到 2014 年間,由于外匯的大幅流入帶動外匯占款激增,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持續擴張,由 2002 年的 4.5 萬億元擴張到 2014 年末的 33.8 萬億元。其間中國央行通過發行央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 鎖住 " 過多的流動性。
不過 2014 年後形勢反轉。随着經常項目順差占 GDP 比重下降,外匯占款也開始逐步回落。中國央行前瞻性地創設了 MLF、PSL 等貨币政策工具,彌補了外匯占款下降引起的流動性不足,同時資產負債表也在穩步上升。其間,外匯占款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大幅下降,降準、廣義再貸款成為主要影響因素。
宣昌能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穩健貨币政策的要求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實現社會融資規模、貨币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标相匹配,并以此實現法定目标。央行實現目标時,會綜合運用多種貨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等。
降準、廣義再貸款對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不一樣。具體而言,廣義再貸款投放之後将形成央行對銀行的債權,直接推動央行擴表,具有擴表效應。降準則将部分法定存款準備金 " 解凍 " 轉為超額存款準備金,這可以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支持貨币創造,但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和基礎貨币保持不變。不過降準後,一方面銀行可能将釋放的資金歸還央行的借款,另一方面央行同時會減少逆回購、MLF 操作,因此降準一定程度上具有縮表效應。
如 2018 年 ~2019 年間,央行多次降準置換 MLF,央行資產端 "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 下降,負債端 " 基礎貨币 " 餘額下降,2019 年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一度負增長 1361.58 億元。
《2019 年三季度貨币政策執行報告》解釋稱,降準是政策效應較強的操作工具,央行同時會減少逆回購、MLF 等操作以保證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銀行也可能根據經營需要減少對中央銀行的負債,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會出現增速下降或收縮的情況,因此近期央行資產負債表環比收縮主要出現在降準的當月或次月。
2020 年 ~2021 年間,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略有增長,但整體穩定在 38 萬億元左右。央行《2020 年三季度貨币政策報告》表示,2020 年以來央行主要運用降準和再貸款工具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反映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縮表的降準和擴表的再貸款兩者相互抵消,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廣義再貸款擴張
而從 2022 年起,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速度有所加快,當年新增 2.1 萬億元至 41.7 萬億元,2023 年新增 4 萬億元至 45.7 萬億元。
宣昌能在此次會上表示,降準會減少準備金需求,釋放長期流動性,對央行資金有替代作用;央行對存款類金融機構增加債權,會主動投放流動性。降準多一點,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擴張小一些;降準少一點,央行資產負債表就會擴張大一些。具體使用哪種工具,需要結合不同形勢需要,量上也會有多有少,總體是為了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
如果進一步分析看,近兩年擴表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方面 2022 年、2023 年每年降準兩次,每年合計降準 50BP,降幅相比以前年份明顯減少(此前年份單次降準至少 50BP,平均每年降準 2 次左右),縮表效應減弱;另一方面,兩年間中國央行還陸續創設了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一系列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和原有的逆回購、MLF 等一道支持央行擴表。
央行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 2023 年末中國央行總資產 45.7 萬億元,相比 2022 年擴表約 4 萬億元,其中 "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 是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增長最快的科目:2023 年末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餘額為 18.6 萬億元,增長 4.24 萬億元,主要由于 MLF、PSL 以及其他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餘額增長。
其中 MLF 餘額增長 2.5 萬億元,貢獻了最大的增量。MLF 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币的貨币政策工具,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于每月月中操作。據記者統計,2023 年每月 MLF 都超額續做,保證了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其中 11 月、12 月淨投放規模分别為 6000 億元、8000 億元,淨投放規模分别居歷史第二位、第一位。
究其原因,2023 年 10 月以來特殊再融資債密集發行,萬億國債于 11 月中下旬啓動發行,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量較大,信貸投放也有較大資金需求,中長期流動性仍面臨較大壓力。MLF 大幅超額續做有助于強化貨币與财政政策的協同,為寬财政、寬信用營造良好的環境。
此外,17 項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餘額增長了約 1 萬億元,其中 PSL 增長了 1000 多億元,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放 " 三大工程 " 建設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此外,碳減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貸款、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工具餘額增幅也超過千億。
從占比看,2023 年末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餘額為 18.6 萬億元,相比 2014 年末增長六倍多,占央行總資產的比重達到四成,創出新高。" 過去由于外匯大量流入,基礎貨币投放主要通過外匯占款擴張。2014 年以後外匯占款下降,央行基礎貨币投放轉向再貸款、MLF 等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通過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币比較被動,但通過廣義再貸款投放基礎貨币相對主動些。"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表示。
資產負債表還可能擴張
在業内,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經常和其他主要經濟體央行比較,但二者的結構存在明顯不同。比如美聯儲資產端以持有的國債和 MBS 為主,中國資產端以外匯儲備(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為外匯占款形式)和對銀行的債權為主,因此擴表、縮表的路徑不同。
比如 2020 年末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為 7.41 萬億美元,相比 2019 年末擴張 3.2 萬億美元,其中資產端美聯儲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了 2.36 萬億美元。相應地,美聯儲縮表表現為停止部分到期債券再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中,其資產端的國債和 MBS、負債端的存款準備金減少,直接減少了銀行體系流動性。
" 國外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動也很受關注,特别是國外主要央行的 QE、QT 等,也是因為他們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幾乎為零,調節餘地很小,更多是通過主動擴表和縮表來調節流動性。" 宣昌能表示。
宣昌能還表示,我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水平還有 7%,仍然是投放流動性的重要手段。另外,我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約 45 萬億元,貸款餘額是 244 萬億元,兩者的比例接近 1:5,與國外央行相比,我國貨币政策傳導是有效的,目前信貸增速也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助于實現央行法定目标和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宣昌能還稱,我國貨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工具儲備,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空間,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經濟體貨币政策轉向有利于拓寬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記者根據央行信息梳理,存款準備金率空間主要和歷史上比、和國際對比,對比時還考慮到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因素。而最近幾次降準,法定存準率 5% 的機構不再納入,因此某種程度上 5% 可以視為目前法定存準率的心理底線。
當前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準率離 5% 相差 200BP,空間相比以前已明顯收窄,這客觀上要求央行更多通過逆回購、MLF 提供流動性,再加上結構性貨币政策繼續加大對特定領網域的支持,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或仍将呈增長态勢。
宣昌能表示,央行還将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不斷提升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更新、新舊動能轉換的效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将成為第 18 項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其投放後将計入 "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 科目,推動央行擴表。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趙鳳鈴
21 君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