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從欲女變玉女,我被吓哭了,歡迎閲讀。
拿最會拍女人的王晶舉例," 晶女郎 " 們,同樣都美,卻各自有各自的風情——
張敏,英氣。
翁虹,妖媚。
李麗珍,純欲。
......
并且,王晶身為一個能寫會拍的怪才,也能讓同一位演員,散發出截然不同的魅力。
不信?
且看他與邱淑貞合作的——
《人皮燈籠》
無疑,邱淑貞是所有 " 晶女郎 " 之中最常被提及,也最為人痴迷的一位。
對此,河馬哥個人覺得,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王晶早期賦予她身上的 " 反差 "。
單看邱淑貞,小小的腦袋,有料的身材,相比純粹的性感,她身上夾雜着小女生的可愛、靈動。
但,就是這樣一位女子,在《賭神》裏的亮相是穿着一身紅色風衣、散着波浪卷。
沒有故作少女,有的是酷酷的用嘴叼着撲克牌。
哪怕本該讓人流鼻血的脱衣服鏡頭,也沒有一絲的谄媚之意,而是有一股子江湖氣。
看到這一幕,觀眾大多驚呼的,不是好美,而是好帥!!!
當你接受了這個設定,王晶便在下一部影片裏,立刻打破你的認知。
相信,誰看了本片的開場,都會被吓到。
畫面中,只見邱淑貞,一動不動地趴在冰冷的地面上。
她的衣服被扒光,蹲在其身旁的男人一邊嘟囔着要讓她永世不得超生,一邊從工具包中取出一把刀。
接着,他用刀劃開她的背部,割下來一塊皮。
原來,男人是要用她的皮做一盞燈籠,目的是對燈籠施法,把她的魂魄永遠困在燈籠裏面。
之後,她每次出現,便是身後環繞着白光。
同樣扮演鬼,她比《倩女幽魂》裏的王祖賢要接地氣,是小家碧玉的類型。
尤其她臉頰有嬰兒肥,梳着麻花辮,眼神羞澀,惹人憐愛。
此時此刻,便也不難理解,她能讓梁家輝跨越陰陽兩世,舍身相救了。
這一人一鬼,苦命鴛鴦的設定,頗有《人鬼情未了》的味兒 ~~
然而,看了非但沒覺得老套,還很驚豔。
真心覺得它被嚴重低估!
故事發生于 1963 年——
阿輝。
他是個小律師,一直跟在黑幫老大身邊做事。
他向來兢兢業業,安分守己,哪怕被老大的紅顏知己糾纏,也從不逾越一絲一毫。
直到他遇到芙蓉。
老大的紅顏知己是唱戲的名角,芙蓉正是追随她學戲的丫頭。
不過,芙蓉苦學,并非是出于愛好,而是因為她出身低賤,再加上在城裏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只有學戲一條出路。
奈何,師父又是個瘋婆子。
平日裏對她随意打罵,當畜生一樣使喚。
可憐的是,老大每次來找師父尋歡,便對芙蓉舉止輕浮,眼神像是獵豹看到了食物,恨不得一口吞了她。
對于處在險境的芙蓉來説,阿輝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兩個人在一來一往中,相識、相知、相愛。
心懷正義的阿輝向芙蓉承諾,一旦他收集完老大的犯罪證據,便帶着她遠走高飛。
誰知,老大陰險狡詐,早已察覺到芙蓉和阿輝的異樣。
一天夜裏,他帶着一夥人闖進阿輝家中,捉拿兩人。
阿輝被打死;
芙蓉則被凌辱到遍體鱗傷,在阿輝身邊自殺身亡。
從前文能看到,老大對二人的殺戮,沒有停下。
他先是把阿輝的屍骨埋在特定的位置,做法使得其世世倒黴;
接着把芙蓉制成人皮燈籠,讓她永世不得超生。
就這樣,30 年後,芙蓉的魂魄和 " 年輕 " 的阿輝又相遇了。
他們再次攜手對抗老大,想要找回屍骨,好打破這詛咒 ......
單看大致劇情,其實中規中矩。
但編劇是王晶,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首先,對應恐怖的标籤,片中上演了很多熟悉的港式鬼片操作。
看墓穴風水:
擺陣做法:
風扇割頭:
神出鬼沒的神婆:
在此,不得不重申,中式恐怖 yyds!
除了驚吓,還有港片特有的幽默。
随手舉例的名場面就有——
阿輝的好基友被芙蓉上身,瞬間剽悍大漢扭着肩膀,還衝阿輝抛媚眼,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
以及阿輝夢裏和芙蓉親熱,結果天亮了,夢醒了,依偎在他懷中的竟是好基友。
再瞅一眼兩人衣衫不整的樣子,啊啊啊啊啊啊,不敢想象呐。
最絕的是,王晶故意刁難男女主,把男主的屍骨埋在了糞坑底下。
于是乎,便有了著名的 " 抛糞坑 " 戲碼。
從驚吓,到反胃,這片的觀感簡直不要太豐富多彩。
然而 ......
一旦稍有差池,無厘頭便會成了惡搞。
是的,本片之所以沒翻車,一來是演員們很給力。
除了邱淑貞颠覆形象,梁家輝更是一人分飾兩角,演出了三種狀态。
阿輝的前世,一襲西裝,舉止紳士,頗有涵養。
阿輝的後世,穿着破洞牛仔,鬼話連篇,流氓氣質盡顯。
後來芙蓉出現,他則又露出了深情的一面。
此外,還有冷面的老大,壞到了骨子裏。
芙蓉的師父是個人精兒,她對阿輝是勾引,對芙蓉是欺侮,對老大是騷氣。
二來是精巧、緊湊的布局,彌補了老套的設定。
是的,看到後半部你會發現,命運是那樣的有趣。
前世的阿輝幫過的小孩,今世成了他的好基友,不遺餘力的幫他找回屍骨。
好基友念叨天天拜關二爺沒用,結果最後大反派正是被關二爺雕像的刀給刺死的。
諸如此類的伏筆,片中處處皆是。
當你捕捉到蛛絲馬迹,便會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 ......
或許,這正是以前的港片能讓人不斷重刷的原因吧。
人物鮮活,情節豐富,故事充滿了真情實感,一切的一切到最後匯成四個字 " 足夠真誠 "。
可惜,就像一位豆瓣網友所感嘆的——
一個真誠的年代,在不知不覺間終結。
而我們只能沉溺在過去的回憶裏,及聲音和影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