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懷舊經濟”升温,先火了這8個細分市場,歡迎閲讀。
人們常説潮流是個輪回,而懷舊則是每一輪潮流更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兩年的消費市場上,各種充滿懷舊元素的新產品、新業态不斷湧現出來。"懷舊消費"再度成為一種特殊的消費趨勢,并且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所挖掘。
對于消費者而言,懷舊商品在消費市場中化身紐帶連接着過去與現在,更延伸向未來,串聯起一種既源于懷舊情懷又充滿創新活力的消費現象。"老"元素與"新"趨勢之間的動能轉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商業創新與消費需求的雙向奔赴。
懷舊零食小賣部——童年的"快樂星球"
"放學别走,校門口小賣部見!"
在不少80、90後的記憶裏,都有這麼一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零食小店——位置就在校園附近,店面裝修得并不精致,但這裏就像是"哆啦A夢口袋"般的存在,小小的店鋪内陳列着許多熟悉的老品牌零食。
如今,時代雖然在進步,曾經的味道卻被部分保留。随着懷舊情懷的興起,老式零食再度乘上東風,在社媒平台上的傳播及影響力持續擴大。根據魔鏡洞察發布的《2024休閒零食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老式零食話題的聲量增速達到74.1%,零食話題下童年回憶的聲量增速達到107.9%。此外有94.7%的消費者會因為懷舊心情購買小時候的零食,如幹脆面、辣條等,53.1%的消費者會因為懷舊零食能滿足心情、味道原汁原味而購買。
這種懷舊消費需求也被商家以全新的業态精準捕捉,特别是懷舊零食小賣部在全國各地迅速崛起,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商業潮流。
不過與多年前校門口的小賣部不同,如今的懷舊零食小賣部通常選擇在人流量較大的商業街區或購物中心内開設,同時更注重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式消費,店鋪的裝修風格極具年代感,牆壁上貼滿了老式海報和宣傳畫,甚至還有復古的收銀台和貨架。一些小賣部還會提供拍照打卡區網域,鼓勵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從而擴大店鋪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潛在消費者。
懷舊零食小賣部的商品選擇非常講究,主要集中在80後、90後熟悉的經典品牌上,如北冰洋汽水、大大泡泡糖、小浣熊幹脆面等。懷舊零食小賣部的價格策略通常也比較靈活,一方面,由于懷舊零食具有情感附加值,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低,小賣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價格以獲取更高的利潤。
不只是在線下商業成功出圈,由于潛在消費群體規模龐大,電商平台上也開始出現一些"懷舊零食小賣部"店鋪。甚至在直播電商平台,還出現了原版復刻"小賣部"的直播間,在線帶貨懷舊零食。
由于加上了懷舊濾鏡,一些零食因為售價過高也引起了部分消費者的反感,所以許多小賣部會采取差異化定價,對于一些常見的懷舊零食,價格會略高于普通超市,但仍在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内;而對于一些稀缺或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零食,則會定出較高的價格。總體而言,懷舊零食小賣部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大,通過合理的定價,在滿足消費者懷舊需求的同時實現盈利。
懷舊零食小賣部是懷舊經濟在零食零售領網域的生動體現,在這裏,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零食本身,更是一種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對自我童年身份的認同。未來,懷舊經濟極有可能繼續發展壯大,懷舊零食小賣部有望繼續承載着消費者的童年記憶,同時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懷舊商業街區——一秒"穿越"到過去
腳下是石板路,身旁是紅磚牆,斑駁破舊的牆壁上還寫滿各種具有年代感的大紅标語……随着社會發展,城市化與現代化不斷重塑着城市面貌,曾經充滿煙火氣的傳統街巷,在高樓大廈的崛起中逐漸湮沒不見。
然而,當"懷舊"之風席卷而來,"老北京""老上海""老長沙"等一批以懷舊城市生活場景為主題的街區便如雨後春筍般迅速蹿紅,成為了大眾熱衷的打卡地。
區别于傳統的購物中心和商業街,懷舊商業街區以一種全新的商業形态脱穎而出,懷舊商業街區的核心競争力在于其逼真的場景營造。從街道的布局、建築的風格到店鋪的招牌、裝飾細節,都嚴格遵循特定城市或年代的特色進行設計。
比如"老北京"風格的街區可能會重現四合院、胡同、老字号店鋪等元素,配以傳統的國劇臉譜、紅燈籠等裝飾;"老上海"風格的街區則會打造石庫門建築、復古街燈、老式面包車等場景。
例如上海北外灘的來福士復古集市,復刻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弄堂場景。從現代商場進入地下,消費者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了90年代的上海弄堂。老式大頭電視、腳踩縫紉機、石台子乒乓球桌,還有牆上挂着的老物件如二八自行車、光明牛奶配送箱、眼保健操宣傳标語等,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懷舊氛圍。
在商業内容上,懷舊商業街區通常會匯聚多種類型的商家,一方面,積極引入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品牌,這些品牌憑借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入人心的口碑,可以成為街區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另一方面,街區也會扶持一些具有懷舊特色的小眾店鋪和創意工作室,如復古唱片店、手工皮具店、傳統手工藝品店等。
為了保持街區的熱度和吸引力,懷舊集市通常還會定期舉辦各類懷舊主題活動,包括復古文化展覽、傳統民俗表演、老電影放映等,同時,還會運用"NPC"和年代遊戲增強顧客體驗,将懷舊老街區打造成一個集特色美食、文化展覽、沉浸式打卡于一體的商業場景。
懷舊商業街區的主體是消費與文化的共同承載體,自身憑借其濃郁的懷舊氛圍、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獨特的消費體驗,掀起了一股獨特的熱潮。它的興起既滿足了消費者對過去時光的情感追憶,也為商家帶來了新的商業機遇和利潤增長點。但在商業運營過程中,如何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與保護的同時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将是懷舊商業街區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
懷舊服裝設計——經典永不過時
在時尚領網域,懷舊亦是永恒的話題。而最近幾年,"復古"一詞也頻頻出現在時尚圈裏,掀起了新的創意風潮。值得一提的是,時下擁有更加開放、自信心态和追求标新立異的當代年輕人,成為了推動時尚與"復古"深度融合的主力軍,将時尚與"復古"進行了完美融合,催生了一個充滿潛力的商業市場。
時尚的發展歷程猶如一部循環播放的史書,不同年代的風格元素在時間的長河中交替沉浮,懷舊服裝設計往往會選取這些不同年代的典型元素和經典圖案面料,并根據現代審美和穿着需求進行巧妙的融合與創新,創造出獨具個性的服裝作品。
比如,1995年到2004年間流行起來的Y2K美學,用高飽和色彩、反光、未來感十足的視覺感受造就了強烈而獨特的時尚風格。20年後的今年,在Y2K的基礎之上,又誕生了"辣妹女團風"和"多巴胺穿搭"等風格,将20年前的單一審美與更多設計風格相融合,衍生出了新的審美趣味。
懷舊服裝的設計還體現在對細節的處理和傳統工藝的傳承上。在細節方面,服裝的領口、袖口、拉鏈等部位都可能成為展現復古創意的重點。例如,領口可能會采用彼得潘領、翼領搭配蕾絲邊或刺繡裝飾;袖口可能會設計成收口或喇叭形,加上紐扣或褶皺等裝飾元素;紐扣則可能選用具有年代特色的材質和款式,如珍珠紐扣、木質紐扣、金屬雕花紐扣等。
在工藝方面,傳統的手工縫制、刺繡、編織、印染等工藝在懷舊服裝設計中得到了傳承和發揚。手工刺繡可以在服裝上繡出精美的花卉、動物、人物等圖案,展現出細膩的藝術表現力;編織工藝則可以用于制作毛衣、圍巾、帽子等配飾,營造出温暖而復古的氛圍;印染工藝如扎染、蠟染等則可以創造出獨特的色彩和圖案效果。
懷舊服裝設計以其獨特的風格特點、豐富的元素運用吸引了眾多當代年輕人的關注,成為了一個充滿潛力的商業市場。而每個時期的時代美學是成為過氣的眼淚,還是生長出新的生命力,值得拭目以待。
懷舊老物件——拒絕"退休"
年輕人向來不走尋常路,他們的選擇具有雙重性,既生活在當下,又在懷念與致敬往昔。他們會淘最新的科技產品,也迷戀曾經的收音機、磁帶等舊物。一些商家抓住這一趨勢,開設以懷舊為主題的店鋪,這種老式電器、舊書、雜件,甚至是生日當天的報紙都是搶手貨。
比如,帶有"復古"标籤的CCD相機,被淘汰十幾年之後還能"鹹魚翻身"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在藍牙耳機橫行的時代,随身聽已經是發燒友的市場了,市面上售價萬元左右甚至幾萬元的比比皆是;在各種時尚床品層出不窮的時代,由純棉粗布制成的國民老床單卻意外地迎來了它的"第二春"......
與此同時,線上二手交易平台也成為了老舊產品交易的熱門戰場,根據閒魚數據顯示,1996年舊日歷的搜索量飙升600%,交易量也創下歷史新高,不少賣家還備注"售出不退""包老"的字樣。
除了舊日歷,各類老舊產品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都呈現出活躍的交易态勢。例如,具有收藏價值的舊郵票、舊錢币,曾經風靡一時的舊玩具如鐵皮青蛙、四驅車,經典的舊書籍、舊唱片等,都在平台上實現了從閒置物品到有價值商品的轉身。
事實上,老舊產品不僅僅是簡單的物品,更是特定歷史時期與文化傳統的物質載體。它們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審美觀念、生產工藝以及生活方式,就像老式大頭電視機的發展歷程見證了電視技術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拟信号到數字信号的巨大變革,同時也反映了不同年代人們的娛樂需求與文化消費習慣。
而年輕人對老舊產品的好奇,也是對歷史文化的一種認同與傳承,透過這些產品能夠深入了解過去的文化傳統,感受歷史的厚重,從而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與精神世界。這種文化認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年齡、地網域與社會階層的限制,成為了老舊產品在消費市場中廣泛受歡迎的重要基礎。
老舊產品在當代财經消費領網域的崛起并非偶然,它是年輕人情感需求與文化追求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懷舊經濟浪潮興起的必然結果。在懷舊與創新的交織中,老舊產品市場正書寫着屬于自己的獨特商業篇章。
經典遊戲復刻——昔日經典,今朝璀璨
無論是在簡陋的遊戲廳中為了在《街頭霸王》中打出連招而反復練習,還是在昏暗的燈光下熬夜突破瓶頸《超級馬裏奧》,拯救被庫巴綁架的公主,亦或是在《俄羅斯方塊》簡單卻極具節奏感的方塊堆疊中感受時間的飛逝,每一款經典遊戲都如同一個情感的容器,裝滿了玩家們無數難忘的瞬間。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如今的遊戲行業就像一艘不斷破浪前行的巨輪,新的遊戲作品層出不窮,以其精致的畫面、復雜的玩法和前沿的技術吸引着廣大玩家的目光。那些曾經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玩家的經典遊戲因為時間久遠而顯得過時,但許多玩家的懷舊情懷卻依然存在,這為經典遊戲復刻提供了廣泛的市場需求。
現代遊戲技術的日新月異無疑為經典遊戲復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撐與實現可能。在過去,由于硬體設備的性能限制以及軟體開發技術的相對滞後,許多經典遊戲在畫面表現、音效質量、操作體驗等方面都存在着諸多不足之處。而如今的遊戲開發引擎、圖形渲染技術、物理模拟算法以及音頻處理技術等都取得了質的飛躍,開發者們能夠在保留經典遊戲核心玩法與精髓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優化與更新。
在盈利模式方面,經典遊戲復刻則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首先,最為直接的盈利方式便是遊戲的銷售,復刻版通常會在各大主流遊戲平台,如Steam、EpicGamesStore、PlayStationStore、XboxStore等上架銷售,玩家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買斷遊戲。其定價策略一般會綜合考慮遊戲的原版知名度、復刻版的新增内容與優化程度、市場競争狀況以及目标閱聽人群體的消費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除了遊戲銷售之外,内購付費也成為了經典遊戲復刻版盈利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復刻版遊戲中,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喜好選擇購買虛拟道具、角色皮膚、遊戲關卡解鎖、遊戲貨币充值等内購項目。例如,在《植物大戰僵屍》的復刻版遊戲中,玩家可以通過内購購買特殊的植物品種或強力的道具,幫助自己在遊戲中更輕松地應對僵屍的進攻;或者購買不同風格的遊戲場景皮膚,為遊戲增添更多的趣味性與新鮮感。
不過,如何在滿足玩家對原版遊戲高度還原期望的同時,實現适度的創新與突破,是經典遊戲復刻面臨的問題。對于老玩家來説,他們對復刻版遊戲的還原度要求極高,希望能夠在遊戲中重新找回當年的那份純粹與感動。任何對原版遊戲核心玩法、角色形象、遊戲場景等方面的過度改動都可能引發老玩家的不滿與抵制。但如果僅僅是簡單地對原版遊戲進行復制粘貼,缺乏創新元素的注入,復刻版遊戲又難以吸引新玩家的加入,也無法在競争激烈的現代遊戲市場中脱穎而出。
經典遊戲復刻作為遊戲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既有着巨大的商業潛力和文化價值,也面臨着諸多挑戰和風險。在未來的發展中,當遊戲廠商在玩家期望管理與創新平衡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時,經典遊戲復刻将成為遊戲產業不斷演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劇"翻紅"——年輕人的電子榨菜
如今,打開社交和短視頻平台,網友們對老劇的熱情正在變得愈發高漲。各大視頻網站上,《西遊記》《紅樓夢》《還珠格格》《甄嬛傳》這些播出時間短則10幾年,長則30年以上的經典影視劇,成為不少網友的"下飯劇",年輕觀眾們不僅熱衷于追看這些老劇,還積極地在網絡上相互求推薦,促使社交網絡上出現各種"追老劇"和"老劇翻紅"的奇特現象。
例如《甄嬛傳》盡管首播已過去十多年,但在主流視頻平台上其播放量仍持續增長,根據《優酷經典劇觀看報告》的數據顯示,《甄嬛傳》《知否》《琉璃》排名N刷指數位列前三。
和以往經典劇觀眾以80後、90後為主的印象不同,00後對老劇的興趣也在顯著上升。《優酷經典劇觀看報告》顯示,在重刷經典劇的觀眾年齡分布上,00後達到28.32%,占比近三成,成為新一代重刷經典老劇的主力軍,并且對于讓自己"上頭"的作品也會充分發揮動手能力進行"二創輸出"。
比如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劇情剪輯視頻以及劇評分析,還熱衷于模仿老劇中的經典台詞、角色神态和服裝造型,通過短視頻平台進行二次創作與傳播,形成了一股獨特的文化潮流。
經典老劇之所以能夠深深吸引年輕觀眾,關鍵在于其能夠喚起他們内心深處的情感共鳴。對于年輕一代而言,這些老劇往往與他們的童年或青少年時期的記憶緊密相連。例如,《西遊記》作為一部伴随幾代人成長的神話巨作,其奇幻的劇情、鮮明的人物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觀眾的心中。
同時,經典老劇無一例外都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藴,這也是其魅力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紅樓夢》以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中國古代貴族社會的生活畫卷,展現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如詩詞歌賦、禮儀服飾、建築園林等,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視頻平台在經典老劇的"翻紅"過程中也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各大視頻平台紛紛斥巨資購買經典老劇的版權,将分散在不同渠道的優質影視資源集中整合到自己的平台上,方便觀眾一站式觀看。
經典老劇通過情感共鳴與文化底藴的雙重驅動,成功地吸引了年輕觀眾的目光,這也無疑為影視娛樂行業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也在視頻平台、品牌營銷、周邊消費、廣告投資等多個領網域引發了一系列商業連鎖反應,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而經典老劇打卡熱潮的商業價值如何進一步拓展與升華,也值得所有人拭目以待。
經典電影"重映潮"——不是簡單的"炒冷飯"
當"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重映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掀起熱潮時,一個有趣的現象浮出水面:首日排片率僅6.4%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卻貢獻了驚人的22.4%票房占比。與此同時,《這個殺手不太冷》《海上鋼琴師》等一批經典老片也蓄勢待發,準備在年末掀起一波重映熱潮。放眼全球,老片重映已是行業常态。
但其實,"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2020年8月就曾重映,當時市場剛經歷困境,其1天3小時破億、7天破兩億的票房成績,彰顯出經典作品的強大号召力。這不僅反映出"哈利波特"這一IP的龐大粉絲群體,也表明即使觀眾對影片情節較為熟悉,仍願意為在大銀幕上重温經典魔法世界而買單,同時,這也説明經典影片重映并非簡單的炒冷飯,而是有着堅實的市場需求基礎。
再往前回溯,2012年《泰坦尼克号》通過技術修復轉制出3D版,在中國内地重映後創造了9.46億元的票房紀錄,這一票房數量側面證明了從普通2D到3D轉制,從畫面修復到音效增強,經典影片借助技術更新能夠重新挖掘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除院線外,短視頻平台在經典電影的"重映"中也貢獻了一部分力量。2023年8月,抖音集團官方微信發布公告,宣布将聯合中國電影資料館一同啓動"經典香港電影修復計劃",以4K規格修復100部經典老片。目前,首批修復的 22 部電影已在抖音、西瓜視頻上線,越來越多的短視頻用户開始在抖音平台,回味《武狀元蘇乞兒》《A 計劃》《蜀山:新蜀山劍俠》《飛鷹計劃》等經典港片。
事實上,經典影片重映也對電影市場格局產生了一定的重塑作用。一方面,它豐富了電影市場的產品供給,在新片主導的市場中,經典影片重映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的觀影需求,使電影市場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經典影片重映也對新片的競争格局產生了影響。其強大的票房口碑和觀眾基礎,能夠無形中要求新片在制作和營銷上更加注重品質和差異化,以提高自身的競争力。
經典影片重映作為電影行業的一種典型現象,憑借情感懷舊、技術更新和市場機遇等驅動因素,對電影文化傳承、市場格局重塑產生了積極影響,也極大地拓展了經典影片重映的商業想象空間。同時也讓行業看到,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技術條件下,經典影片依然能夠成為電影市場中持續創造價值的重要力量。
非遺技藝——在現代消費浪潮中煥發新活力
在現代化進程加速的今天,傳統工藝曾面臨着嚴峻的挑戰。長期被貼上"古老、稀缺"标籤的傳統工藝,似乎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漸行漸遠,尤其是在青年一代的視野中逐漸邊緣化。然而,近年來形勢發生了轉變,随着新一代年輕人對東方美學的深入探索與熱愛,傳統工藝以"非遺技藝"的新面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傳統工藝往往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每一項傳統工藝都凝聚着時代的智慧與創造力,不過,在過去,這些文化價值可能僅被少數專業人士所研究。如今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與文化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年輕一代開始主動挖掘傳統工藝背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傳統工藝的審美價值與現代設計理念中的簡約主義、復古風潮有着奇妙的契合點。
例如,漢服文化的興起帶動了年輕人對傳統紡織、印染與刺繡工藝的深入了解,進而探究其制作工藝中的文化元素;再比如,不少家居產品在保留傳統題材的同時,結合現代設計美學,創作出具有現代簡約風格的產品。
此外,各地文旅部門舉辦的非遺市集也成為傳統工藝展示與銷售的重要平台。在這些活動中,傳統工藝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在一些大型非遺市集活動期間,除了傳統市集和民樂演奏外,還會增加類似非遺市集、工藝制作等環節,将傳統工藝元素融入到更多消費場景中。
現如今,互聯網電商平台的興起也為傳統工藝的銷售開辟了新的渠道。眾多傳統工藝品牌與手工藝人紛紛入駐淘寶、京東、抖音小店等電商平台。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商消費報告(2023)》的數據顯示,2023年,非遺商品成交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73.2億元,同比增長37.7%,是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5倍多,非遺電商消費總體呈現快速增長态勢。
傳統工藝在新一代年輕人對東方美學的重新認知與熱愛以及各地文旅活動的推動下,正經歷着一場深刻的變革與復興。其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創新诠釋,在旅遊市場與線上銷售平台的助力下,市場表現也日益活躍,正在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總結
在當今消費市場的舞台上,年輕人正以一種獨特而引人矚目的姿态登場。他們的消費偏好呈現出鮮明的雙重性,既熱情地擁抱當下,又深情地回望過去。這種看似矛盾的消費行為,卻催生出了一股強勁的懷舊經濟浪潮。
懷舊經濟由情感與商業交織而成,于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場回溯之旅,那些承載着兒時歡笑、青春夢想的物件與場景,被重新賦予了價值與意義。從商業視角審視,懷舊經濟無疑是一片藴含無限潛力的藍海,傳統事物正在借助現代設計與營銷手段再度流行。
不過,懷舊經濟的持續發展仍需要在情感與商業之間找到精準的平衡。過度商業化可能會侵蝕懷舊的純粹性,引發消費者的反感;而缺乏創新則會使懷舊產品與服務陷入同質化的困境。只有尊重歷史文化、注重消費者體驗、持續創新求變,才能讓懷舊經濟更加堅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驚蟄研究所",作者:驚蟄研究所消費組,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