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全球狂賣 427 萬輛,比亞迪給友商上了一堂「成本課」,歡迎閲讀。
比亞迪交出了一份堪稱「炸裂」的成績單。
2025 年 3 月 24 日,比亞迪公布了其年度業績報告,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在營收、淨利潤和現金分紅三大核心指标上均創下歷史新高。
得益于銷量大幅增長,比亞迪全年營收達到 7771 億元,同比增長 29%,首次超越特斯拉(2024 年營收為 977 億美元,約合 7086 億元),也标志着中國車企首次登頂全球新能源營收榜首。
在淨利潤方面,比亞迪同樣表現亮眼。全年歸母淨利潤達到 402.54 億元,同比增長 34%。其中,第四季度淨利潤高達 150.2 億元,同比增長 73.1%,創下單季度最高紀錄。
比亞迪在回饋股東方面也毫不吝啬。比亞迪拟向全體股東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達 120.77 億元(含税),這也是比亞迪年度現金分紅總額首次超過 100 億元。
财報發布後,比亞迪股價小幅下跌 1.54%,最新總市值為 1.12 萬億元,但仍只不到特斯拉(8954.46 億美元,約合 6.5 萬億元)的 1/5。
全球營收首超特斯拉
在 2024 年财報發布前,業界對比亞迪的業績增長已有較高預期。
畢竟,2024 年,比亞迪全球銷量達 427.2 萬輛,同比增長 41%,市占率 33.2%(同比增長 1.3 個百分點)。
橫向對比來看,盡管 2023 年比亞迪的銷量基數已高達 302.4 萬輛,但其 2024 年的市場增速仍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銷量為 1286.6 萬輛,同比增長 35.5%,而比亞迪的增速超過了 40%。
比亞迪 2024 年主要财務指标 | 圖片來源:比亞迪财報截圖
然而,比亞迪的最終答卷,仍讓市場為之驚嘆。年報顯示,2024 年比亞迪營業收入達 7771 億元,同比增長 29.02%。其中,汽車業務收入達到 6173.82 億元,同比增長 27.7%,占總營收的 79.45%。
尤為亮眼的是比亞迪的國際化表現。2024 年,比亞迪汽車出口銷量達 41.72 萬輛,同比增長 67%,實現營收 1004 億元。這标志着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快速擴張。
盡管比亞迪在銷量和營收上取得了顯著增長,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2024 年比亞迪汽車相關收入增幅僅為 27.7%,遠低于銷量增速(41%)。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單車售價的下滑。2024 年,比亞迪單車的平均售價為 14.45 萬元,相比 2023 年減少了約 1.5 萬元。價格戰的加劇導致整個價格體系下行,這似乎對比亞迪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戰。
不過,比亞迪通過規模效應和運營效率的優化,反而實現了淨利潤率的提升。2024 年,比亞迪的淨利率達到了 5.35%,相比 2023 年的 4.99% 有所增長,這表明公司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時,憑借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增強了盈利能力。
這種「降本增效」的策略,直接推動了比亞迪利潤的大幅增長。比亞迪 2024 年歸母淨利潤達到 402.5 億元,同比增長 34%;扣非後淨利潤為 369.83 億元,同比增長 29.94%。反觀特斯拉,其 2024 年淨利潤為 71.5 億美元(約合 518.63 億元),同比下降 52.2%。
與外界普遍認知的「純粹車企」不同,比亞迪的起點并非汽車,而是手機部件和組裝業務。這項業務為比亞迪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和市場份額,客户包括蘋果、華為、小米、VIVO、榮耀和 OPPO 等頂尖品牌。
2024 年,比亞迪的電子業務表現尤為搶眼,收入達到了 1596 億元,同比增長 34.6%,增幅甚至超過了汽車業務的 27%。這一業務的占比也首次突破 20%,成為比亞迪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核心業務的優異表現,提升了比亞迪在财務管理方面的表現。截至 2024 年底,其現金儲備達 1549 億元,資產負債率小幅下降至 77.55%,有息負債占比降至 4.9%,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縮短至 127 天。這些數據表明,比亞迪在優化供應鏈、提高财務健康度和提升運營效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價格戰過後,毛利率不降反增
在分析車企的表現時,毛利率是一個關鍵指标,它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還能揭示其產品的定價策略、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市場競争力。
2024 年,比亞迪在毛利率上的表現令人矚目。盡管整個行業面臨着激烈的價格戰壓力,許多車企毛利率出現下滑,但比亞迪依舊逆勢上漲,汽車業務毛利率達到 22.3%,同比增長 1.29 個百分點。
與比亞迪相比,其他車企的毛利率普遍較低,尤其是在全球電動市場的标杆——特斯拉,2024 年的毛利率為 17.9%;掌握爆款法則的小米,汽車毛利率為 8.5%;理想、小鵬、蔚來的汽車毛利率分别為 19.4%、11.2%、12.3%。
搭載第五代 DM 技術的秦 L DM-i 和海豹 06 DM-i | 圖片來源:比亞迪
傳統觀點認為,單車售價越高,毛利率也越高。但比亞迪卻成功打破了這一常規,憑借不到 15 萬的單車售價,毛利率超過了許多售價超過 25 萬的車企,如小米、蔚來、理想等。
比亞迪的這一優勢,根源于其獨特的供應鏈模式和制造方式。不同于其他中外車企高比例外購零部件的做法,比亞迪反其道而行,自主生產至少 70% 的零部件,形成了獨特的垂直供應鏈體系。目前,比亞迪仍掌握着電池、電機、汽車電子、模具、功率半導體和内外飾等高成本零部件的制造。
比亞迪采用垂直整合模式,類似福特在早期的做法,成功掌握關鍵零部件的控制權。同時,比亞迪還通過半自動化設備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成本降低和效益提高。截至 2021 年,比亞迪員工總數僅有 28.82 萬人,到 2023 年 11 月,總員工數增至 60 萬,2024 年年底則達到了 96.9 萬人,甚至比年銷量超過 1000 萬輛的豐田還多出近 60 萬人。
不過,由于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毛利率只有 8.34%,下降 0.3 個百分點,這拉低了比亞迪的銷售毛利率。數據顯示,比亞迪 2024 年的銷售毛利率為 19.44%,較 2023 年的 20.21% 下降 0.77 個百分點。
未來的重點是高端化和全球化
深入剖析比亞迪的戰略布局,其成長路徑可以凝練為「規模化、高端化、國際化」三大核心支柱。通過規模化降低成本,通過高端化突破利潤天花板,通過國際化打開遠期增長空間,比亞迪正在構建一個全球化的科技與制造帝國。
在規模化方面,比亞迪已經取得很大進展。2024 年,比亞迪銷量超過 427 萬輛。2025 年前兩個月,比亞迪汽車同比增長 93%,達到 62.33 萬輛,取得了良好的開局。
高端化是比亞迪戰略的另一大重點。除了主品牌比亞迪(涵蓋王朝、海洋系列),比亞迪還推出了仰望、騰勢、方程豹等高端品牌,試圖在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盡管目前高端品牌的銷量占比仍不足 5%,但其技術底藴和品牌潛力不容小觑,未來有望成為比亞迪利潤增長的重要引擎。
為支撐這一戰略,比亞迪在研發投入上毫不吝啬。2024 年,比亞迪的研發支出達到 541.6 億元,比 2023 年增長了 35.68%。這是國内車企中是最高的。
2024 年 5 月,王傳福公布第五代 DM 的關鍵指标 | 圖片來源:比亞迪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國際市場的擴張步伐持續加快。2024 年,比亞迪境外收入突破 2219 億元,占總收入的 28.5%,成為其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截至 2024 年底,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 6 大洲,覆蓋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比亞迪的全球化布局不僅停留在產品出口層面,更在本地化生產上加速落地。比亞迪已在泰國、巴西、匈牙利等地建立了整車工廠,并計劃進一步擴大在歐洲和東南亞市場的投入。華泰證券研報表示,比亞迪的國際化戰略正在從單純的產品出口向本地化生產轉型,這将有助于降低貿易壁壘風險,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争力。
物流成本的控制也是比亞迪國際化戰略中的一個關鍵環節。為降低運輸成本,比亞迪成立了自建船隊,并已啓用了兩艘汽車運輸滾裝船,這将進一步支持了海外市場的拓展。
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比亞迪正以速度與技術的雙輪驅動,打破傳統汽車市場的固有格局。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和智能化下半場的開啓,比亞迪憑借規模效應,在燃油車市場中強勢攻城略地;另一方面,通過國際化擴張和高端化戰略,比亞迪正在開辟全新的增長曲線,邁向全球舞台的中心。
比亞迪的每一步,都在為全球汽車行業書寫新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