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新學期,北京市屬公辦高校5萬名新生将同上人工智能通識課,歡迎閲讀。
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此前報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于 7 月明确,從 2024 年 9 月面向北京市屬公辦高校全覆蓋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
兩個月過去,新學期已經開始,人工智能通識課開設的進度如何?
據《現代教育報》和 " 微言教育 " 報道,從 2024 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市屬公辦高校近 5 萬名大一新生将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人工智能通識課的系統學習。北京市教委積極引導高校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形成人工智能通識課 " 一校一品 " 的 "AI+ 專業 " 特色品牌。
人工智能通識課如何產生?
北京市屬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課程建設工作在北京市教委統籌領導下,由北京郵電大學牽頭,相關市屬高校共同參與完成。
課程由 " 通識基礎 "" 算法原理 "" 前沿拓展 "" 實踐實訓 "4 個模塊組成。第一、二模塊課程由北郵人工智能課程團隊制作,建設數字課程平台供市屬高校分類選用;第三模塊由清華、北大等在京各高校,根據自身優勢特色學科分專題制作 " 人工智能 +" 交叉應用專題課程,供各校自主選用;第四模塊由各市屬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具體實際," 一校一品 " 組織構建實踐實訓課程。
" 課程團隊在北郵校内多輪開課的基礎上,面向市屬高校開課,舉全校之力會聚最優師資,歷時 3 個月精心打磨課程,分層分類設計,希望能為市屬高校廣大師生提供滿意的課程。"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通識課負責人、教授馬占宇説。
如何确保教學内容對接各校特色?
針對北京市屬高校數量眾多,學生群體在專業背景、學習興趣、知識儲備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課程慕課部分精心設計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藝體版 3 個通用版本,同時也賦予學校高度自主權,學校可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特點個性化 " 組裝 " 課程。
比如,中國戲曲學院和北京舞蹈學院等藝術類院校均選擇了藝體版通用課程,設計為 1 學分,16 學時;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綜合類院校專業涵蓋範圍廣,分别開設了理工版、管文版、藝體版課程,一般為 1-2 學分、16-32 個學時。
北京建築大學結合學校專業需求,在通用版本基礎上進行了個性化設計,把校内相關課程中關于數制轉換、邏輯思維等内容列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計算基礎。
在中國音樂學院的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使用 AI 作曲,并對 AI 作曲和人類作曲家思維方式進行分析講解,對音樂版權等衍生問題開展教育。
在首都體育學院的 " 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虛拟教研室 " 裏,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肌肉骨骼 3D 模型,模拟專項運動中肌群參與情況。
如何輔助教師打造生動鮮活的課堂?
課程開發團隊運用大模型、AI 數字人、知識圖譜等核心技術,為市屬高校統一構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實訓環境。
進入教學平台,男女兩位形象逼真、表達生動的數字教師映入眼簾。數字教師可以随時解答相關疑難問題,并在課程視頻學習中與學習者實時互動、自動出題、答題輔導,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沉浸式學習氛圍。
AI 數字人形象
課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建設理念,精心設計了演示驗證型、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等不同實驗内容,将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操作,以生動的實驗内容激發學習興趣。
同時,課程還配套提供了智能體開發工具輔助開展大模型相關的實訓教學,具備 AI 繪圖、文本生成、數據分析、智能體等多項功能,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完成復雜的大模型實訓任務,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依托智能化的教學功能,課程可以靈活适配高校不同培養方案,并提供闖關式、自适應式兩種學習模式。
不同高校如何保證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
北京物資學院打造了協同共創的 " 共享數智庫教研 " 模式,通過雲端協作的方式,教研室成員共享優秀的教學方法、教學案例及資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采用了 " 翻轉課堂 + 啓發互動式教學 " 模式,要求學生課前通過慕課資源、數字化輔學資料等進行自主學習,課上教師重難點精講、解答、案例分析和讨論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組織支撐是課程順利上線的重要基石
課程組建了由鄂維南、戴瓊海和鄭志明 3 位院士領銜的 " 課程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 "。
同時,北京市教委成立了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識課虛拟教研室,為教師提供一個跨校交流的平台,提升他們在人工智能領網域的專業成長和教學能力。
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識課虛拟教研室平台
北京市教委還面向課程負責人、教學管理人員組織了多場專題培訓,讓各位教師深入理解課程的設計理念、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
下一步做什麼?
除了繼續對人工智能通識課持續進行迭代更新與智能化改造,以及進一步發揮虛拟教研室的作用,北京市教委将持續強化人工智能與學科的交叉融合,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案例的範圍和數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 AI 技術的應用。
北京市教委還将組織北京市人工智能類學科競賽,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和實踐能力的舞台。
來源 | 綜合自《中國教育報》、現代教育報微信号、微言教育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