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小水管”大戰10噸級“重型坦克”:一份奇怪的戰鬥手冊,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戰史探索者 ,作者毛豆 123
1942 年 4 月 23 日,蘇軍在沃洛格達州的維索科耶(Vysokoye)村的一場戰鬥中,意外地繳獲了一份奇怪的手冊。經過技術人員翻譯後,得到如下信息:
日期:1939 年 11 月 11 日
抄送:A 集團軍群:2000 份
B 集團軍群 :2000 份
C 集團軍群:1000 份
預備指揮部:1000 份
對繳獲的法制重型坦克的測試表明,盡管有 40 毫米厚的堅固裝甲,但我們的反坦克炮很容易擊穿它。 這是因為其車體上部和炮塔由鑄造裝甲制成,只有車體側面采用軋制裝甲。
測試表明的穿深數據如下:
通過射擊該車車體正面裝甲及觀察窗:‘
1938 年型反坦克步槍:0-100 米
20 毫米穿甲彈:0-100 米
37 毫米穿甲彈:0-700 米
▲原文中所提及的 1938 型反坦克步槍,應是由德國古斯特洛夫(Gustloff Werke)公司槍械設計師布勞爾設計的 7.92 毫米口徑反坦克步槍,全長 1.61 米,空重達 16 千克,發射穿甲彈時可在 100 米距離上擊穿 30 毫米裝甲,因其結構復雜、成本高最終被簡化版的 Pz.B.39 型反坦克步槍取代,總產僅 1408 支。其中有 62 支被德軍用于入侵波蘭的戰鬥中
▲提到 " 法國重型坦克 ",筆者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 CharB1 系列。要不然就是 FCM-2C 這樣的 " 龐然大物 "。可法軍在西線戰場上使用的 B1bis 系列裝甲就有 65 毫米(正面),即使是側面也有 55 毫米,并不是文中提及的 "40 毫米 "
車體側面裝甲(40 毫米軋鋼)
1938 年型反坦克步槍:0-100 米
20 毫米 AP 彈:0-100 米
37 毫米 AP 彈:0-350 米
炮塔側面裝甲(45 毫米鑄鋼)
1938 年型反坦克步槍:0-100 米
20 毫米穿甲彈:0-100 米
37 毫米穿甲彈:0-350 米
射擊該車的觀察窗是最有效的。 37 毫米火炮能在 700 米處擊穿此處
▲根據外網博主分析,文中提及的這輛 " 重型坦克 ",最有可能是一輛法制 R-35 坦克。資料顯示,波蘭曾于 1939 年 4 月緊急購買過 100 輛該車以增強其裝甲部隊,按照兩個批次發貨。9 月德國入侵時,第一批次以 45(或 46)輛該車組成的第 21 輕型坦克營,成了波軍總參謀部手中的一支預備力量,随後在對抗蘇聯、德國的入侵中灰飛煙滅。至于第二批次則并未發貨,而是被法國人調往叙利亞執行占領任務
▲德軍第 89 步兵團下轄的一門 Pak.36 型反坦克炮的炮手留影,攝于 1941 年 10 月的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期間。該型反坦克炮是二戰初期德軍步兵部門最主要的火力支援,但早在法國戰役時就有些力不從心
附圖顯示了一個步兵團所使用反坦克炮的效能。并描述了固定式機槍發射重型尖頭彈藥攻擊裝甲時的效果。
由于炮彈對裝甲的穿透力會随着距離的增加而顯着降低,因此,正确選擇交戰距離在戰鬥中至關重要。 過早開火會導致火炮被敵方發現,從而難以有效發揮其戰鬥用途。
▲德軍第 336 步兵師繳獲後投入使用的法制 R-35 坦克【德軍編号:35R 731(f)】,攝于 1940 年 " 海獅行動 " 演習期間
▲筆者搜尋的外網上有關 R-35 坦克的防護數據,與此文中提及的 " 重型坦克 " 數據接近(來源:https://www.tbof.us/data/tanks/r35/renault_r35.htm)
此時,有趣的點來了:
1:此時已是 1942 年,德軍要面對的對手早已不是 CharB1 一類的 " 笨家夥 ",而是更可怕的 KV 系列,以及更靈活的 T-34 車系。而蘇聯境内又沒有法系車輛的身影,為何還要攜帶這樣一份 " 指導手冊 "
2:話説的倒挺容易。沒錯,坦克觀察窗确實是一個薄弱點,這一點在多國的戰鬥手冊中都有提及,但想在 700 米開外的距離上,擊中一塊不過幾厘米長的觀察窗,顯然是個 " 概率事件 "。德軍情報部門如此 " 高明 ",又為何會把一款僅有 14.5 噸重的輕型坦克标注成 " 重型車輛 "?那 28 噸的 CharB1 又是什麼?
▲我們的官方微信粉絲群 ~ 入群請遵守群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