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卷學歷不如卷技能?越來越多大學生“回爐”讀職校,歡迎閲讀。
近年來," 本科學歷 + 技能證書 " 成為了不少大學畢業生求職時的配置。從高校畢業的大學生,為何不繼續 " 讀碩士上博士 ",反而 " 放下身段 " 到職業院校 " 回爐 " 求學?
近兩年來,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共有超過 150 名本科及以上畢業生選擇 " 回爐 " 考取技術技能證書。學院校長勞漢生指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委托學校對本科畢業生進行職前和職後培訓。這些企業表示,以前他們會為畢業生承擔培訓成本,但近年來,為了降低用工成本,一些企業不再提供帶薪實習,而是要求畢業生在入職前先學習相關技能,然後直接上崗工作。
專家認為造成這種大學生 " 回爐 " 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造成的。傳統的教育體系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這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缺乏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難以适應企業的用工需求。而像職業教育學校,則摒棄了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課程設定的模式,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貼近需求,面向市場。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到職業院校 " 回爐 " 求學,獲取技能證書,以提升自己的就業競争力。這也反映了社會對于實際操作技能的需求日益增長,傳統的教育體系需要進行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以适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與其同時,大學生考研趨向理性,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4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 438 萬。相比 2023 年的 474 萬,減少了 36 萬人。
——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長
随着中國人口數量增長、高等教育投入金額的增加以及大學不斷擴招等原因,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長。2018 年,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超過 800 萬人,到了 2021 年已經超過了 900 萬人,達到了 903.8 萬人,較 2020 年增加了 33.7 萬人。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2022 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了 1000 萬人,達到了約 1076 萬人。
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遞增,與此同時,曾經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各大互聯網公司也開始了大規模裁員。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擁有一技之長成為立身之本。因此,技能 + 學歷成為 2024 年的潮流。
——用人部門滿意度不高
大學生不斷選擇 " 回爐 ",背後凸顯大學生就業難與就業招工難的結構性矛盾。
根據人社部就業促進司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用人部門對畢業生的總體表現持 " 滿意 " 和 " 很滿意 " 态度的比例分别為 54.6% 和 3.5%,這兩者的占比為 58.1%。認為畢業生表現 " 一般 " 的占比為 39.2%,而表示 " 不滿意 " 和 " 很不滿意 " 的分别為 2.4% 和 0.4%。可以看出,用人部門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并不高。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據《" 十四五 " 規劃綱要和 2035 年遠景目标綱要》," 十四五 " 期間,我國将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和高等學校綜合改革,構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并着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主要從研究型大學的建設、本科教育、關鍵學科人才培養、研究所培養和區網域發展五個方面着手:
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江小華指出,一些職業學校在升格為本科院校後,傾向于向綜合類大學發展,可能通過模仿高等教育和學科漂移來美化學術指标和數據。部分學校自稱應用型,但卻采用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模式和考核标準,導致一些職業學校逐漸淡化職業屬性,減弱了應用性和實踐性。
大學生 " 回爐 " 讀職校折射社會對高質量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為了回應社會需求,一些地方調整優化普職院校協同培養模式,采取多種舉措滿足本科畢業生職前、職中、職後培訓需求,促進青年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前瞻經濟學人 APP 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