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國内外需求疲軟致韓國12月工廠活動萎縮 新出口訂單連續五月下降,歡迎閲讀。
财聯社 1 月 2 日訊(實習編輯 裴欣怡)由于國内外需求疲軟導致新訂單減少,韓國 12 月份制造業工廠活動出現萎縮。
标準普爾全球公司(S&P Global)編制的 12 月份韓國制造商采購經理指數(PMI)為 49.9,略低于 11 月份的 50.0,50 點是企業活動增長與萎縮的分水嶺。
标準普爾全球公司在月度報告中稱,主要因中國需求疲軟,12 月份韓國制造企業的新出口訂單已經連續第五個月下降。
在構成 PMI 指數的五個分項指标中,新訂單指數和庫存購買指數相對疲弱,產出指數表現中性,雇傭員工數據和供應商交付周期相對正面。
标普全球的報告顯示,影響 12 月份韓國制造業整體表現的主要因素是新訂單指數下降,主要原因有二:韓國國内經濟疲軟以及中國需求放緩帶來的出口下滑。
在企業產出方面,韓國企業正利用現有庫存進行銷售以滿足訂單需求,產成品庫存連續第六個月下降。雖然 12 月份新訂單顯示減少,但韓國制造商繼續增加就業人數,并擴大了采購活動,顯然是為 2024 年的更高產出做準備。
标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經濟總監 Trevor Balchin 認為,2024 年韓國的前景樂觀,但預計趨勢相當温和,其未來產出指數仍低于其長期趨勢。
注:藍線為 PMI 產出指數,若大于 50 就意味環比增長
報告指出,2024 年韓國的生產前景樂觀,因為預計在新產品推出的支持下,國内和出口需求将有所恢復。
報告指出,12 月份韓國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企業采購物價水平正從 10 月份的 10 個月峰值進一步放緩,并與開展調查以來的長期平均水平大致相符。盡管如此,企業仍報告其原材料價格在持續上漲,尤其是金屬。由于企業為提高自身競争力,無法将增加的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因此產成品價格僅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