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小米要被擠出前五了?,歡迎閲讀。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華為回歸後,手機行業正在巨變。帶着 SU7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攪動風雲的小米,變成了 "Others"。
IDC 發布數據顯示,小米在今年一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繼續掉落到 " 其他 " 的行列,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榮耀、華為、OPPO、蘋果、vivo。這是小米連續兩個季度在國内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被擠出前五。
小米排名的滑落與華為強勢回歸直接相關。
去年四季度,靠着 " 未發先售 " 的 Mate 60 5G 系列,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36.2%,重回前五,排名第四;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迎來更大增長,同比上漲 110%,已經與榮耀并列中國市場第一。
這個開局對于小米來説十分不利。去年全年小米雖然保住了第五的位置,但華為正在加速趕追。
據 Counterpoint 統計,2023 年全年,華為手機銷量同比實現了 52.1% 的增長,雖然依然未能重新回到前五,以 12.1% 位居第六位,但市場份額已有了明顯的提升,與排名第五的小米之間的差距已經從 5 個百分點縮減到了 2.2 個百分點。
當然,在小米 14 系列的帶動下,小米本身銷量是跑赢了大盤。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 1.5%,小米雖然以 14.6% 的市場份額排第六,但銷量還是增長 8.6%,前五名中除了排名第二和第四的榮耀、華為,其餘廠商銷量均同比下滑。
只是面對來勢洶洶的華為,在市占率上并沒有太大領先優勢的小米,成為最先被替換下來的廠家。
在華為沉寂的那幾年,中國手機市場維持蘋果 +"OV 榮米 " 格局。以目前的發展态勢來看,華為手機今年全年大概率能重新奪回中國市場榜首位置。
接下來,小米手機若不能展現出更強的市場競争力,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今年全年或難守住國内市場第五的位置,繼續處于 "Others" 之列。
正如 IDC 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指出,頭部廠商競争加劇,各家戰略上的差異化使得今年市場格局充滿變數。
如今雖然在汽車戰場大殺四方,但雷軍也深知手機業務不能出現任何閃失。前不久的小米投資者大會上,雷軍就表示:" 在汽車業務上投入一半精力的同時,我還始終在關注手機業務,投入大概 1/3 的精力。因為手機業務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
據小米投資者會上釋放的信息,今年小米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目标是要增加 1500 萬 -2000 萬部,其中超過 600 美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50%。
據 Canalys 數據,2023 年,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到約 1.46 億台,雖然同比減少 4%,但以 13% 的市場份額繼續排名第三,僅次于蘋果和三星。
小米已經連續三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排名第三。未來小米有更大的野心,希望到 2028 年成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市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戰場,小米必須突破增長瓶頸,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高端化是小米手機當前尋求破局的重要策略。
在華為開始被 " 卡脖子 " 那一年,小米就開始了自己布局高端的道路。彼時雷軍曾在小米發布會放出豪言,要進攻國内高端市場," 幹翻華為 ";兩年前又正式提出了要 " 對标蘋果 ";去年,雷軍也直言做高端對小米的重要性,是生死之戰。
去年 10 月底發布小米 14 系列,驗證了小米在高端化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遠遠不夠。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去年小米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600 美元以上)中的市場份額約為 2%,同比增長加了 1 個百分點,蘋果、三星、華為則分别為 71%、17%、5%。
雖然小米在系統及生态上都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睐,但高端無短板,小米要真正在高端市場上站穩腳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原小米生态鏈專家邢子濤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小米要在高端手機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關鍵在于過去打造的高性價比品牌定位深入人心,高端品牌心智難以沉澱。小米要想在高端市場獲得成功的最好辦法是再推出一個新的高端品牌。
品牌形象之外,消費者也對高端智能手機的創新性有更高的期待。
一個普遍的共識是,折疊屏手機的普及和 AI 手機的推出,将持續刺激高端智能手機的需求,也給國產手機品牌帶來的衝擊高端市場的新機遇。
尤其是 AI,已然成為各大手機廠商下一個 " 必争之地 "。在這條賽道上,所有手機廠商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線,稍不注意就可能處于下風。
三星打響了 AI 手機第一槍,OPPO、榮耀、vivo、小米等品牌也開始發力 AI 終端,将 AI 大模型嵌入作業系統,但均尚未打造出具有颠覆性的 AI 手機。
帶着小米汽車,雷軍可能會重新改寫中國汽車市場行業格局。在智能手機這一老本行,雷軍也同樣不能掉隊,必須加速布局 AI 手機,在守住現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向更遠大的未來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