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這個復刻N号房的遊戲,被罵慘了,歡迎閲讀。
遊戲需要平衡創作者的自由表達、玩家的體驗和社會公共利益,它應該以互動叙事揭示社會問題,而不是重現犯罪。
" 你,有想偷窺的人嗎?"
近日,以偷窺女性為題材的國產遊戲《監寓》引發熱議。該遊戲由 KARMAGAME HK LIMITED 開發,EpicDream Games 發行,遊戲著作權為華南騰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 " 華南騰達 ")所有。
在短時間内,這款處于輿論風暴的遊戲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它先是登頂 TapTap 預約榜榜首,随後在 Steam 等平台上架。但同時它被許多網友投訴和舉報,以至于現在已經在一些遊戲平台上悄然下架。
《監寓》曾登頂 TapTap 預約榜的榜首。(圖 /TapTap)
從《監寓》釋出的宣傳片和遊戲截圖來看,它是近年流行的真人互動影視遊戲。被觀看對象無一例外都是身處室内的年輕女性,甚至包括女童,觀看的角度也很冒犯。從遊戲介紹中可以得知,這些女性并不知道她們的生活正在被偷窺。而正因為這種基于遊戲和現實的雙重刺激,令這款遊戲激起了輿論場上的巨大讨論。
不少相關視頻的評論區中,各種各樣的反對和舉報此起彼伏。與之相對的,是部分遊戲社區玩家對這款遊戲的力挺,一些玩家表示坐等遊戲上架,屆時一定大力支持。
人們對這個遊戲的态度,由此演變為了基于性别立場和道德層面的表态。
所有的争論指向一個問題:把 "N号房 " 事件變成遊戲,可以被接受嗎?
一個遊戲的投訴與被投訴
在這場風波中,遊戲公司、反對者、支持者和公權力的膠着對抗,盡數體現在遊戲宣傳文案的變化中。
2025 年 2 月初上架時,《監寓》的遊戲簡介是:" 每個人都有想偷窺的東西吧。不過,這些想法都只會停留在你的腦海裏吧。是因為偷窺是不對的嗎?是因為道德的束縛嗎?真正的理由,只是害怕被抓吧。加入組織吧,可以滿足你的偷窺欲,可以出賣住户的情報還債,最重要的是不用怕被抓。"
《監寓》最初的遊戲介紹。該視頻已被删除。(圖 / 哔哩哔哩 EpicDream 真人互動官方)
而在 3 月 10 日更新的 TapTap 平台介紹上,它變成 "《監寓》是一款結合了監視偷窺題材的探案劇情遊戲,你将每日巡視公寓,并對整棟公寓内發生的一切事務負責,一個神秘的組織要求你回報住户的情報信息,而這公寓似乎也并非如表面一樣和平無害 " 。
第三個最新版本則是現在 Steam 上對外展示的介紹,在第二個版本上加上了 " 你來到這裏是為了還債,但當凝視深淵成為職責,你又該如何抉擇?在這棟平凡的公寓裏,每一次點擊放大都是對正義定義的重新拷問,每個鏡頭背後都藏着颠覆認知的都市羅生門。記住别被他們的表象蠱惑 " 的内容,并把删去的 " 監視偷窺題材 ",改為 " 探案劇情作品 "。
(圖 /《監寓》遊戲截圖)
在幾次更新的遊戲簡介中," 監視偷窺 " 的表述逐漸淡化。同樣是偷窺,人物的任務動力從 " 偷窺不怕被抓 " 變成了 " 被神秘組織要求 ",再到 " 為了還債、凝視深淵 "。遊戲宣傳片中,也透露了神秘組織用 " 老母親的藥錢 " 來威脅主角、查詢未知的兇殺案等劇情。
通過制造困境,用非主觀的、迫不得已的理由,解釋主角的偷窺行為,使人物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接受。如果主角最後做出了所謂的正義之舉,似乎也就能讓此前基于感官刺激上的偷窺行為一筆勾銷。
站在道德高地上,不義之舉自然也有了洗白的餘地。
但即便更改了文案,對《監寓》的投訴和舉報仍在繼續。
王璐就是舉報者之一。她最開始打 12345 熱線投訴,後轉接到北京市東城區文旅局。過了一段時間,她收到了回復,但發現收到的實際上是北京市東城區文旅局的模板回復,因為其他投訴人也收到了相同的内容。
王璐收到的投訴回復。(圖 / 受訪者提供)
與此同時,有媒體記者聯系該遊戲負責人,面對公眾的質疑和投訴舉報,對方回應稱他們被網暴," 許多質疑是虛構的、不真實的 ",并表示作品目前處于宣傳期,會在一到兩個月後上線。
遊戲工作人員的硬氣不止于此。不少社交平台上的博主紛紛表示,自己在發布了抵制《監寓》遊戲的内容後,被遊戲公司投訴。
微博用户 @豆豆醬是一個粉絲數量近 46 萬的博主,她在微博發帖質疑這款以偷窺為題材的遊戲為何能上架。沒過多久,她就通過平台通知收到了華南騰達的投訴。對方稱《監寓》是一個探案懸疑作品,并非 @豆豆醬帖子中所説偷窺犯罪的内容,并表示 " 将會在近期對數據傳播量級較高的賬号進行起訴立案 "。
包括博主 @豆豆醬在内,已有多人收到華南騰達公司的投訴。(圖 / 受訪者提供)
根據遊戲平台顯示,華南騰達還擁有着遊戲《都要!小孩子才做選擇!》以及《命運》系列的軟體著作權。
其中《都要!小孩子才做選擇!》是一款全動态真人互動影像的戀愛模拟作品。該遊戲發行日期為 2024 年 3 月 29 日,在 Steam 平台上的簡介為:" 小寶一睜眼就被 6 位美女包圍,以第一視角與她們展開了一段沉浸式的戀愛之旅。電玩宅女,火辣舞姬,初戀女神,性感醫生,純真學妹,多金富婆,誰才是他的最愛。又或者不需糾結,用你十分真心赢得左擁右抱。"
(圖 /《都要!小孩子才做選擇!》遊戲截圖)
為什麼 "N号房 " 不該成為遊戲?
除了性别議題外,關于這款遊戲的輿論讨論還上升到了創作自由的高度。
支持這款遊戲的用户表示,為什麼像《罪惡都市》《蘇丹的遊戲》等遊戲内人物行為更為惡劣的遊戲可以存在,而一款偷窺監視女性的遊戲便要遭遇聲量浩大的抵制和聲讨?
因為暴力犯罪尚且有嚴厲的法律明文規定所約束,而對處在法律灰色地帶的行為的描摹,遠比虛拟世界裏的槍戰火拼更易誘使不明事理的人去模仿。在《監寓》的預告片中,就有在煙霧報警器中安放攝像頭的橋段。
(圖 /《不要喂食猴子》遊戲截圖)
即便同樣都是監視主題的遊戲,《監寓》和《不要喂食猴子》《旁觀者》等遊戲也存在着本質區别。
盡管都是坐在監視器後面窺視着人們的隐私生活,通過獲取住户的信息來完成任務,但不同的是,《不要喂食猴子》《旁觀者》的主旨是反烏托邦,是希望通過遊戲讓玩家意識到威權如何踐踏人的生活邊界,侵蝕人的生活和心靈,它們的監視對象并不集中在年輕女性群體。
而《監寓》的問題在于,它在窺探具體人群的同時縮小了聚焦點,同時擴大了傷害的細節,比如通過軟色情的擦邊元素留住玩家,在遊戲的預約抽獎活動中,獎品是女性主演的未公開寫真照。
簡而言之,《監寓》的偷窺行為更像是為了滿足玩家個人私欲,而非表達深刻觀點的手段。
而這款遊戲掀起的憤怒,很大程度上來自對現實的悲憤。
2019 年韓國的 "N 号房 " 事件至今令人震驚,針對女性的性暴力和隐私侵犯在許多加密聊天群聊中上演,女性隐私被降格成被圍觀的商品,供人消遣,身心飽受欺凌。
(圖 /《網絡煉獄:揭發 N 号房》)
六年過去,一起網絡性剝削大案再度曝光在公眾視野。據新華社和韓國《中央日報》消息,2 月 12 日,韓國首爾中央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對 33 歲的嫌疑人金錄元(音譯)提起逮捕訴訟,指控其涉嫌強奸以及強奸未成年人、組織制作和傳播色情視頻等多項罪名。
從 2020 年 5 月到 2025 年 1 月,金錄元在社交媒體平台 Telegram 運營加密聊天室組織犯罪團夥,對 234 人實施性犯罪并制作、傳播相關視頻。這次的受害者人數,大概是 "N 号房 " 事件的三倍。
過去受害者的創傷尚未愈合(可能永遠無法愈合),而如今現實中針對女性的性别暴力和壓迫仍在上演,不法偷拍以及相關犯罪層出不窮——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款偷窺遊戲試圖通過遊戲化的叙事框架,以創作自由為名為偷窺行為披上合理化的外衣,即便它的初衷可能是通過遊戲化設定揭示社會議題,讓人更多關注女性受創的細節,但代入第一人稱的視角重現這些指向性極強的罪惡,依然是沉重不堪的事情。
為什麼 "N 号房 " 不應該成為一款遊戲?這個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
(圖 /《外婆的新世界》)
[ 1 ] 九派新聞,遊戲《監寓》因偷窺主題被舉報,官方:未計劃在國内發行,已下架所有宣傳視頻
[ 2 ] 受害者為 "N 号房 " 案 3 倍,韓國再現網絡性剝削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