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新能源大戰MPV,誰能成為“埃爾法”的平替?,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Tech 星球,作者 | 任雪芸
" 我打算轉定小鵬 X9,理想 MEGA 太慢了 ",有了二孩之後,馮宇就把買一輛 MPV(Multi-Purpose Vehicles,多用途汽車)提上了日程," 如果孩子和父母同時出遊,一輛車根本擠不下的。"
去年 11 月份,理想 MEGA 在 2023 廣州車展上首發亮相并開啓盲訂,據此前理想汽車官方數據顯示,理想 MEGA 在 1 小時 42 分鍾預訂量超過了 1 萬輛。但後續,理想 MEGA 的聲音歸于沉寂。" 原本聽説是 12 月發布,但最近推到了 3 月 1 日 ",馮宇説道。
理想 MEGA 一度引起了市場對 MPV 車型的讨論,在 2024 年開年,小鵬在熱度之下發布了旗下的 MPV 車型小鵬 X9,在上市發布會之前,小鵬對外公布的數據是 " 預訂量破 3 萬 ",在發布會結束後,則又公布了新的數據,稱新增了 5000 個 X9 的訂單。
讓馮宇轉定 X9 的核心原因在于價格,小鵬 X9 的售價區間在 35.98 萬元 -41.98 萬元之間,而此前理想 MEGA 所透露的價格是 60 萬元以内。
一位一線的小鵬汽車銷售告訴 Tech 星球,最近湧入門店的消費者,超過一半以上都會要求介紹小鵬 X9。" 除了問價格、問配置,還有一些下定的用户會特地跑來問我交付時間。"
除了小鵬和理想的對壘,從去年 10 月份開始,騰勢、極氪、岚圖等國產新能源車紛紛将自家的 MPV 推到了台前。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前 11 個月 MPV 批發銷量為 98.3 萬輛,同比增長 17.4%,銷量淨增 14.6 萬輛。而在 2022 年全年,中國 MPV 市場的銷量為 94.3 萬輛,同比下降 12.6%。MPV 市場在去年開始回暖。
而 MPV 掀起新熱潮的同時,自主品牌成為了這場產品革命中的主力軍。但僅僅一年的時間,在 " 群雄逐鹿 " 的格局下,自主品牌們從造型、配置、價格上全面開 " 卷 "。
攻占豐田 " 埃爾法 " 大本營
中國市場最著名的 MPV 車型,曾經是豐田埃爾法,從 2008 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就一車難求,消費者通常需要加價幾十萬元才能買到。一位車商告訴 Tech 星球,在埃爾法火爆的那幾年,加價最高能到 50 萬元。
埃爾法價格的堅挺持續到去年新款上市。去年 7 月份,一位購買了 2024 款埃爾法的車主表示,自己加價了 30 萬元,落地價格達到了 130 萬。根據公開資料,2024 款燃油版埃爾法共有兩款車型,國内官方渠道售價分别為 89.90 萬元、90.90 萬元。
但随着國產新能源品牌攻勢猛烈,上述車主表示," 在我提車兩個月之後,豐田埃爾法加價的錢就降到了十幾萬。"
一位豪華商務車銷售告訴 Tech 星球,埃爾法加價的行情是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的,而且根據不同的型号和内飾以及顏色,加價都不一樣。根據她發出的一份加價行情顯示,以埃爾法尊貴版為例,2023 年 12 月 28 日的加價範圍在 12.8 萬元至 16.9 萬元之間。
過去十幾年,埃爾法火爆的根本原因是其在亞洲市場上沒有直接競品。其為大眾所知的初始場景中,它被視為香港富豪和明星的座駕。" 在進入内地市場後,擁有這個車就成為了所謂高淨值人群的身份名片 ",上述銷售向 Tech 星球表示。
但當中國車企将智能化和電動化推向高峰時,從產品力出發,迭代後的 2024 款埃爾法也很難讓消費者給出 " 好開、智能 " 的評價。在轉定了小鵬 X9 的馮宇看來,埃爾法已經是落後于時代的一款產品了," 動力不足,也沒有什麼智能體驗。"
2022 年 10 月底,比亞迪旗下的騰勢旗艦車型騰勢 D9 開啓交付,2023 年 1 月,騰勢 D9 首登 "30 萬以上新能源豪華 MPV" 銷量冠軍的寶座,并開啓了一整年的蟬聯之路。
随着騰勢汽車 2023 年 12 月銷量的公布,騰勢 D9 以 1-12 月累計銷售 119182 輛的成績摘下了 2023 年中國全品類 MPV 市場的桂冠。
2017 年 -2021 年間,埃爾法的平均年銷量為 16960 輛,去年 1-10 月份其在國内的累計銷量大約為 1.5 萬輛。從價格來看,埃爾法和國產新能源 MPV 的目标客群重合度并不高,因此僅從數據來看,埃爾法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并不明顯。
但對于深谙奢侈品的 " 制造稀缺 " 本質的埃爾法而言,相比銷量下滑的危機,更危險的在于其塑造的 " 精神價值 " 正在褪色。
一位手握百萬購車預算,且目标為商務用途的消費者,在比較之後最終選擇了價格更低的騰勢 D9," 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圈子裏很多人都不再把埃爾法當作身份的象征。"
價值信仰的崩壞,導致上述豪華商務車銷售感受到了真切的寒意:" 作為百萬級别小眾車,本來咨詢的人就不多,但現在更少了,有時候一周都沒人來問一下價格。"
在 " 埃爾法 " 的陰影下,同質化内卷加劇
在汽車市場裏,MPV 曾是最近幾年不斷被邊緣化的車型。自 2017 年開始,MPV 車型年銷售量持續下降。到 2022 年,MPV 年銷量跌破百萬,相較 2016 年頂峰銷量,減少超過 50%。
但新能源車企的集體入局,攪動了這個一度陷入沉寂的市場,去年前三季度,MPV 銷量同比增長 18.2%,增長幅度達到了 SUV 的 2.8 倍。
延續車圈的老傳統,比銷量先行的是老板們的雄心壯志。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對外稱,自家的 MPV 車型 - 理想 MEGA 會是 "50 萬以上銷量第一的車 ",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則給小鵬 X9 定出了 " 大型純電 MPV 第一 " 的 KPI。
但事實上,在長達十餘年左右的時間,合資汽車品牌在高端 MPV 領網域具有絕對的話語權,通用汽車和本田一度壟斷了中國中大型 MPV 的市場。
盡管 2015 年前後,上汽大通的 G10,廣汽傳祺的 GM8 打破了合資的統治局面,但自主品牌的 MPV 依舊沒有出現一個标杆性的產品。
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一方面是因為 MPV 屬于小眾市場,自主品牌難以通過這一車型形成規模化效應;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 MPV 車型并未做出差異化的特點。
以 " 智能化和電動化 " 為契機,新能源車企的加入,縮小了與合資品牌在 MPV 市場的差距。但在新能源車企之間,内卷也開始加劇。
受限于 MPV 較大的體型,在設計層面的同質化日趨嚴重。" 過去,每個品牌都能形成自己的設計語言,除了理想的 MEGA,現在的 MPV 看上去都很像豐田埃爾法 ",馮宇表示。
而除了接近的造型外觀,過去一年,車企所發布的 MPV,還 " 卷 " 向了空間、舒适性配置以及安全。馮宇告訴 Tech 星球," 我看了去年所有發布 MPV 品牌的發布會,也去了他們的店,無外乎是從空間大,和座椅舒适上下功夫。"
與此同時,盡管自诩高端 MPV,但在發布會上,大多數新能源品牌依舊離不開與埃爾法進行比較。
在魏牌高山的發布會上,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喊出了 " 要正面硬剛百萬級 MPV,魏牌高山 MPV 就是要終結外資百萬級 MPV 亂象 " 的雄心壯志。騰勢 D9 也表示從外觀、内飾、空間、底盤和駕駛等方面對标百萬級 MPV。岚圖夢想家同樣打出了 " 不輸某百萬級豪華 MPV" 的宣傳點。
在真正從品牌層面打敗埃爾法之前,MPV 市場的價格戰已經拉開了序幕。
衝擊高端市場的價格戰
不到兩年的時間,國產 MPV 快速填充了市場。2024 年一開年,一場由小鵬汽車打響的低價之戰快速掀起。
1 月 1 日,預售近兩個月的小鵬 X9 正式上市,共推出 4 款配置車型,價格區間為 35.98 萬元至 41.98 萬元,較預售階段再降 3 萬元,本月開啓交付。
以小鵬 X9 的 610 長續航 Pro 版入門級來看,官方售價來到了 35.98 萬元,而岚圖夢想家和騰勢 D9 的入門級版本官方定價分别在 36.99 萬元和 39.58 萬元,極氪 009 則屬于 50 萬元的定位區間内。
多位預訂了小鵬 X9 的車主,在發布會之後立刻選擇轉了大定并鎖單,在促進他們鎖單的原因中,均提到了 " 價格低 "。
不同于埃爾法所針對的商務客群,當下國產新能源 MPV 卷向的是家用市場,一位商務車銷售告訴 Tech 星球,相比商用客群,家用 MPV 的消費者對于價格會更為敏感。
不過,上述行業分析師告訴 Tech 星球,以 30 萬元為分割界限,新能源車企的 MPV 是在高端市場中卷價格," 高端化是 MPV 市場不可逆的趨勢。"
體現在數據上,2022 年 30 萬元以下的 MPV 累計銷量下滑高達 22.2%,而 30 萬元以上 MPV 銷量增長超過了 200%。
一位理想汽車的銷售表示,MPV 的目标群體是具有 " 家庭第三輛車 " 需求的那部分消費者," 這只能屬于家庭的增購性需求,這些消費者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
于是,在高端和低價之間,30 萬元成為了新能源車企進軍 MPV 市場的一個分界線。
從車企的角度出發,MPV 這個細分領網域的車型曾被視為脱離價格戰的重要手段,但在全行業價格戰的促使下,為了銷量,一些車企開始盡可能地去接近這個底線。
上述行業分析師表示,随着 MPV 市場競争的加劇,價格戰的戰火必将燒到這個戰場," 未來維持在 30 萬元至 40 萬元的區間都可能是一種奢望。"
而這也意味着,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淘汰賽中,曾被視為增量的 MPV 車型也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紅海競争。
(備注:文中出現的人名,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