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所有人都在安利他,我就放心了,歡迎閲讀。
從未有過一部院線片會如此的 " 出人意料 ",又 " 兵荒馬亂 "。
點映階段評分暴漲。
從豆瓣開分 8.1 漲到 8.3,一度又飙升到了 8.4,觀眾生怕這樣一部大尺度的犯罪片會随時下架。
與此同時争議不斷。
導演錢人豪直接發文控訴影片抄襲了自己的劇本,他貼出細節對比,并向法院投遞了 " 訴狀 ",讓人心生疑窦。
等到正式上映。
一方面 " 換盤風波 " 導致了許多影院排片混亂,另一方面,它又如影片的内容一樣,首映當日排行第三,第二日 " 幹掉 " 了榜二大哥,第三日 " 幹掉 " 了榜一,一騎絕塵 ……
一部事前沒多少人看好其票房的批片,如今卻成為了終結春節檔的一匹黑馬——
周處除三害
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場外的是是非非尚未塵埃落定,Sir 也不好貿貿然只靠一些碎片的信息便下一些笃定的判斷。
今天我們只能就電影論電影。
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在相當一部分影迷覺得影片瑕疵明顯的時候,他們依然願意無條件支持這樣的影片,并給予其極高的評分。
為什麼?
豆瓣上有這麼一句熱門評論:
" 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東西嗎?"
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正是存在于這樣的 " 驚訝 " 裏。
01
一部爽片
對于習慣了在電影院看 " 和諧版 " 的觀眾來説,《周處除三害》确實難得一見。
它也有 " 和諧 "。
比如第三幕的大屠殺中,個别全景鏡頭及暴力場景被替換為換彈鏡頭,減少了對觀眾視覺衝擊的力度。
但它依然達到了院線片尺度的極限。
影片的片名來自那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典出《世説新語》,説的是少年周處身形魁梧,武力高強,卻四處橫行鄉裏,為鄰人所厭,後有改過之心,正好聽到村裏長輩説有三害未除,便問哪裏有三害?
村人回答:南山白額虎,長橋下蛟龍。
周處説,那我就去除了這三害。
這個故事最讓人傷心的是,周處在除害後,沒能回鄉,鄉親們都以為他死了,便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當周處回來後,看到鄉親們的失落後,才開始痛改前非。
而電影的故事,也基本上是按照 " 周處除三害 " 的故事脈絡而走的。
阮經天飾演的陳桂林,本是黑道職業殺手。
一次犯案後,他隐姓埋名多年。
後來,得知自己肺癌晚期,奶奶又因病去世,本想自首,卻發現自己早就不再被人認識,就連自首都得排隊。
無牽無挂的陳桂林打算幹一票大的。
要讓世人都能記得住自己。
他想要把 " 三大罪犯(包括自己)通緝名單 " 上的前兩位逃犯都殺了。
一是,反正都是壞人,殺了也是替天行道;二是,自己作為 " 第三名 ",殺了前一二名,排名也能往前進一進。
老實説,即便對于華語片來説,這個故事也是偏 " 爽片 " 的那一類。
它沒有多少曲折離奇。
之所以讓影迷們詫異,靠的是它呈現出了我們在影院鮮少看見的 " 尺度 "。
比如視覺上的——
摁頭直接在牆上摩擦。
或是,将鏡頭直擊警察被香爐扎傷的眼睛,以及,打鬥時,放大插入身體的鋼筋等。
或者心理上的——
小美的媽媽替香港仔坐牢,自己便成了繼父手裏的性玩具。電影裏除了性暗示的動作以外,還有非常直接的捆綁、虐待。
還有,一場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靈修堂槍擊戲——
導演讓陳桂林直接地用槍擊的方式,處理掉了那些手無寸鐵的人。
不帶憐憫,沒有一點害怕的,直接對着那些信眾以一種處刑的方式射殺他們。
這種明目張膽地 " 倚強凌弱 " 的擊殺手段,在内地的國產片裏,可以説是非常少見,幾乎沒有。
以至于人們在電影院看到這樣的畫面,不但是驚掉了下巴,還引發出了無窮無盡的,關于古典俠義觀的讨論。
并大呼過瘾。
但是。
當我們一再為 " 尺度 " 兩個字歡呼的時候,是否會同時搞錯方向,掩蓋住了電影本身的表達?
甚至于,忽略了那些顯而易見的瑕疵?
如果光從評分來看,這樣的狀況,似乎已經發生了。
02
它能上 8.3 麼?
先説結論,就電影本身而言,《周處除三害》完全達不到 8.3 分華語片該有的質量,它的評分之所以虛高,全是靠同行的襯托。
它 " 偏科 " 很嚴重。
首先,和只盯着 " 尺度 " 不放的觀眾不同,Sir 覺得這是一部從細節到寓意都做得很足,相當 " 飽滿 " 的電影。
最直接的證據——
這部犯罪片裏引入了不少佛教的元素。
比如 " 貪嗔痴 ",它将其融入了影片的叙事之中。
香港仔,是化身為 " 蛇 " 的嗔念。
兇狠,易怒,心狠手辣。
林祿和,隐藏在深山老林裏,已經改名換姓成為靈修堂的 " 尊者 ",卻靠诓騙信眾斂财。
他化身為 " 鴿子 ",表面上是看似無争無求,但其實貪欲極重。
而陳桂林,手裏一直帶着小豬的卡通手表。
他則是,痴念的這一環。
為什麼強調這些?
其實是導演提出的疑問:具體的惡人可以鏟除,但如果這些惡是無法改變的人性,那麼還有可能鏟除嗎?
就像幾處 " 閒筆 " ——
電視新聞裏,有一輛運鈔車翻車,現場掉落幾百萬現金,民眾哄然上路奪錢。
這不也正是人的貪欲麼。
那些被 " 尊者 " 蠱惑,唱着《新造的人》的這群白衣信眾裏,至死也執迷不悟。
這不也正是人的痴念麼。
甚至于。
當我們在驚呼陳桂林在教堂殺戮如此大膽,如此血脈倴張時,是否又成為了享受 " 惡 " 帶來爽感的其中一員?
我們可以這麼説。
相比于黃精甫的前作《復仇者之死》,本片無論從人物到寓意都更加復雜,比如人性與神性的談論,愚昧與惡行的談論,野心十足。
可。
問題也恰恰出現在這些 " 野心 " 上面。
當黃精甫越想呈現它的寓意與思考,導致的結果就是,劇作本身越容易出現漏洞,以及臉譜化的設計。
像是在開頭追捕陳桂林的警察陳灰,在這個電影裏的用處是什麼?
他似乎是最能理解陳桂林的人,可,卻在劇情中,兩人的羁絆還是只在與你追我趕中。
而發廊的小美,也是一個等待被拯救的形象。
唯一一次,她所表現出對于長期虐待她的 " 毒蛇 " 香港仔的仇恨的。
只有短短一瞬間,陳桂林在問她是留還是走時。
她堅定地説,離開。
也就僅此而已。
在黃精甫的電影裏,時常就會有這樣一個毛病。
當故事過于復雜的時候,黃精甫卻又會在強調故事張力時,而丢掉一些該有的電影邏輯。
在《後九七香港電影》一書中,作者彭麗君對于黃精甫電影的解讀是——
黃精甫的作品顯然繼承了香港黑幫作為一種電影景觀的傳統,在陳套的劇情堆砌下努力發展電影中的視覺刺激。
只是,其視覺過度卻又無法引導觀眾的認知,黃精甫本來是要召喚出觀眾的另一種視覺敏感度,但其視覺過度卻最終脱離了觀眾。
黃精甫越是想在自己的電影裏,玩出些什麼花樣來。
越會讓人察覺到在這浮誇的故事情節下,他那岌岌可危的故事架構以及單薄的人物設定。
在他 " 善惡 " 第一部裏,《復仇者之死》裏,他就兩名男女主角的設定,并無太復雜之處。
二人均是一張白紙,也都是智商處于平均線之下的人。
而電影内容只有一個核心,就是復仇。
對于《周處除三害》來説,這部電影缺少了它該有的合理性與細致,反而致力于将故事變得格外扎眼。
導演有意讓陳桂林變成一個瘋子,卻又想讓他符合當下人性的規矩。
導演想要表現其他 " 二惡 " 的復雜性,卻又沒有給更多的故事情節與細節滿足人物的立體。
于是結果就是。
在故事内容明顯發生偏差時,觀眾只能自己腦補故事的合理性。
也正是如此。
雖然它在豆瓣上取得了 8.3 的高分,但在去年的金 | 馬獎上,它也只是拿到了最佳動作設計的獎杯。
不是評委不願肯定。
而是黃精甫的上限,确實有限。
03
久盼逢 " 大尺度 "
所以回到開頭那句話," 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東西嗎 ",這句話隐藏的信号是什麼?
Sir 覺得。
其實是我們對本該視作尋常的," 尺度 " 二字的詫異。
我們确實被保護得太久了,以至于看到哪怕一點點出格的畫面,便流言四起,生怕它消失。
舉例來説,換盤事件。
影片點映期間,各大影院接到通知,等到上映時将以新的拷貝上映,原拷貝作廢(不提供密鑰)。
本來這大概率是細節修改,近來也并不罕見。
比如《第二十條》上映了許多天之後,也曾換過拷貝,原因是字幕内容進行修改,原片把 " 尋釁滋事 " 中 " 釁 " 錯寫成了 " 畔 "。
但這一次。
因為《周處除三害》的尺度在内地院線确實難得,使得猜測四起,無數人趕去看最後一場的點映,使其在工作日的上座率達到了近 20%。
但問題是。
它的尺度真的很大嗎?
不見得。
一個比較:本片在台灣上映時的分級也僅僅是輔導級,15 以下不得觀看,而在香港是 2B 級(《無間道》為 2B 級),甚至沒到 3 級(《紅海行動》為 3 級),它本不是以 " 尺度 " 為賣點的。
甚至于我們再去比較導演黃精甫以往的作品。
譬如在《復仇者之死》裏,故事的 " 黑暗時刻 " 是幾名警察,在警局裏對女孩實施輪奸。
并且更為殘暴的是,他将鏡頭畫面做了一個拼接。
畫面上半部分是女孩被強奸的痛苦,下半部分是男孩在審訊室裏被警察毆打時的悲憤。
或是在《江湖》裏,他專門安排了一場 " 人獸配 " 的橋段。
這個畫面裏,角度的傾斜,表述着人物的世界觀正在被極大摧毀。
而他認為,是這個角色需要經歷一些事,然後才會產生某種變化,這樣的橋段對他來説 " 并不過分 "。
我們也可以發現,《周處除三害》的所謂 " 尺度 " 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所以問題出在哪裏?
或許是在長期壓抑之後,所帶來的必然反噬。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當一個人沒有接受過正常的性教育,同時又處于性壓抑的環境中時,他的性衝動必然是高于正常人的。
就像魯迅所説,"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不是説他們天生猥瑣。
而是因為在極端壓抑的反彈下,以至于見到什麼都是 18 禁了。
電影同樣如此。
在《周處》的官方微博上,有這樣的一副宣傳海報。
" 媽媽我再也不敢進電影院了。"
" 成人爽片,震碎感觀。"
這一行字兒,宛如我們還在青少年時期的那個想看也又不敢看的 "18 禁 " 标志。
再加上這些年我們面前的 " 小黑裙 " 确實越來越多了,從《奧本海默》到被删減 40 秒的《墜落》,到删減感情線索的《唐頓莊園》,再到删掉吻戲的《名偵探柯南:萬聖節的新娘》,再再到被打撈起來的未删減版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于是在 " 尺度 " 的傳聞中,我們看什麼都有了一層 " 禁 " 的濾鏡。
越是大膽,越是不讓看。
就越好看。
怎麼辦?
理性地指出,你所看到的大尺度,在世界範圍内來看其實并不算什麼尺度?或是對這樣的質量能取得 8.3 分這事持否定與貶斥态度?
抱歉。
Sir 今天要感性一回。
雖然 Sir 在前面説了不少《周處》的問題,批評其離佳作尚有一段距離,但無論從理性還是感性上,我們都願意看到它可以迎來更多的觀眾。
哪怕分數虛高也不要緊。
畢竟某一部作品是否可以成為佳作這件事不重要,而把本是 " 常态 " 的内容,真正落實到常态化才重要。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最終會變成那個被母親看護好的 " 小孩 "。
在一次又一次地被允許咽下漢堡與汽水時,才能感受到 " 自由 " 的愉悦。
我們早已成年了。
應該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