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凡事只靠自己,是一個人受過傷的表現,歡迎閲讀。
從小到大,這些話相信很多人都不少聽:
" 凡事只能靠自己,不要依靠任何人。"
"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不能指望任何人。"
" 遇到困難只能自己解決,不要去尋求幫助,以免給人添麻煩。"
……
于是,不少人在小小年紀時就學會了不麻煩别人,不成為負擔,不欠人人情。我們懂得了隐藏自己的需求和脆弱,讓自己保持最大限度的 " 獨立 "" 自強 "。我們害怕讓别人覺得麻煩,害怕自己被視為軟弱,甚至害怕被拒絕。每當内心渴望支持和幫助時,總有一個聲音警告自己:" 不能麻煩别人,這都是你的事。"
我們表面上看似 " 自強自立 ",内心卻常常被無助、孤獨和疲憊籠罩。多麼希望在脆弱、無助的時候,有人能搭把手;多麼渴望一句 " 我來幫你 " 的輕聲安慰。可 " 幫幫我 " 這麼簡單的三個字,卻像堵在嗓子眼那般,説不出來,又咽不下去。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凡事只靠自己
可能是一個人受過傷的表現
俗話説:"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喊媽的孩子有人疼 "。孩子天生就懂得尋求幫助,知道用哭聲表達需求,用 " 喊媽 " 來傳遞依賴。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不哭不鬧、不喊不求,把一切藏在心裏的呢?是從第一次哭泣被訓斥 " 這麼點事也哭 " 的時候,還是聽到 " 長大就要懂事 " 這句話開始,或是在發現依賴别人只會換來 " 你真麻煩 " 的評價後?
漸漸地,我們學會了凡事只靠自己,變得過分懂事、過度獨立,卻沒意識到,過度沉默和隐忍只會讓我們變得 " 透明 "。這種 " 受傷了——沒人疼——自己扛——更受傷 " 的消極漩渦,讓我們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同時,把自己困在孤立無援的深淵裏。
只靠自己,可能是角色颠倒後的副作用
怎樣才算懂事?在多數大人們的眼中,不制造麻煩,不帶來負擔,不讓人操心,懂得自理,遇到問題自己解決。本來是撒潑打滾的年紀,卻學會了委屈忍耐;本應該被呵護嬌寵的時光,卻反過來要為大人提供情緒價值,成為大人的情緒 " 容器 ",裝下他們的疲憊、壓力和不安。
這種孩子與父母的角色發生了颠倒,父母将自己未滿足的情感、身體或心理需求強加到孩子身上的現象,被稱為 " 親職化 "(Parentification)。簡言之,就是孩子承擔了父母的責任,扮演了父母的角色,孩子被父母化了。
如果説因貧困早當家的孩子,通過承擔家務、照顧兄弟姐妹等任務經歷了工具性的父母化,那麼在情感上過早成熟、承擔起安撫大人情緒、調解家庭衝突責任的孩子,則是情感性的父母化。他們犧牲了應有的童真與依賴,用超越年齡的方式支撐家庭的情感平衡。
根據韌性理論(Resilience Theory),适度的工具性父母化,即承擔一些沒有超出孩子發展能力的家庭照顧責任,且得到父母的認可與欣賞,或可能會產生積極的成長結果,例如變得更成熟、更有責任心。然而,大量研究成果也揭示,孩子被工具性父母化的過程中,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是并存的,例如會造成孩子在情緒管理上出現問題。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情感性父母化和工具性父母化并非彼此排斥,它們可能在不同層面上交織存在。被工具性父母化的孩子,一定程度上也會被情感性父母化,也就是説,既要承擔照顧家庭實務的責任,又要承擔安撫父母情緒的工作。研究發現,情感性父母化比工具性父母化更具危害性和破壞性,屬于一種童年創傷,是導致孩子極端獨立的關鍵因素。它剝奪了孩子應有的無憂無慮的童年,讓他們過早地面對生活的重壓。這種極端的獨立并非真正的成熟,而是孩子在缺乏适當支持和關愛下,被迫發展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因此,被親職化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表現出以下幾種行為和心理特征:
· 過度獨立:不願意依賴他人或不敢尋求他人的幫助;
· 情感壓抑:習慣性壓抑自己的情感需求,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時容易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 責任感重:往往仍然感到自己需要承擔家庭或他人的責任,甚至可能過度投入于照顧他人,忽視自己的需求;
· 價值感低:可能将自己的價值與 " 照顧他人 " 或 " 承擔責任 " 挂鈎,常常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關愛和照顧;
· 回避關系:可能害怕過度依賴他人,擔心自己再次成為他人情感的 " 容器 ",因此在建立親密關系時會感到不安或回避;
· 情緒問題:可能會在面對壓力時感到極度焦慮,或過度依賴理性思維來抑制自己的情感波動。
只靠自己,可能是吃夠了不懂拒絕的苦
不懂得求助的人,往往也不懂得拒絕,因為求助與拒絕都涉及邊界的設立與維護:求助需要明确表達自己的需求,承認自己無法獨立解決問題;拒絕則需要設立個人界限并捍衞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情感資源。如果一個人缺乏邊界意識或不擅長設立邊界,他們可能既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懂得求助),也無法有效保護自己的資源(不懂得拒絕)。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幫助他人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滿足與成長。但是,當這種幫助并非源自内心的真實意願,而是出于無奈或壓力時,那份原本的温馨與成就感便會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壓抑、委屈、憤怒。
然而,説 " 不 " 并非易事,也需要付出代價。拒絕他人可能會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甚至引發衝突或疏遠。許多人因為害怕被誤解、不被接受,或被貼上 " 冷漠 "" 不近人情 " 的标籤,往往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去迎合他人。此外,拒絕他人還可能引發内在的情感衝突。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拒絕意味着一種心理成本——他們可能因此感到内疚甚至羞恥,認為自己未能履行好 " 樂于助人 " 的責任。
被卡在 " 被迫幫忙 " 與 " 拒絕幫忙 " 兩難困境中,不僅消耗經歷,還可能導致情感上的疲憊和關系上的緊張。因為吃夠了 " 不懂拒絕 " 的苦,許多人反而會堅定 " 不麻煩人 " 的信念。既然自己因無法拒絕而感到委屈、壓抑,他們便努力避免讓他人經歷類似的感受,将 " 不麻煩人 " 内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準則,甚至上升為生活哲學。他們寧願獨自承擔一切,也不願讓别人為自己的需求費心費力。這種信念背後,往往是對人際關系失衡的深刻體驗,以及對 " 給别人添麻煩 " 根深蒂固的不安感。
只靠自己,可能是嘗盡冷暖後的痛
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 " 求助 " 這個天生的能力?可能是一次次呼喊卻得不到回應的失望;可能是嘗試依賴時卻被冷漠拒絕的難堪;也可能是當我們鼓起勇氣尋求支持,卻換來了指責而不是安慰。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了沉默,把所有的傷痛藏在心底,獨自消化。
心理學家馬丁 · 塞利格曼提出的 " 習得性無助 " 理論揭示了這個過程:當人們在困難中多次嘗試求助卻未獲得回應,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甚至開始認為 " 自己不值得被幫助 " 或 " 别人根本不會幫助我 "。久而久之,這種想法會深深根植于内心,變成一種信念:世界是危險的,别人是冷漠的,只有靠自己才能解決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開始遠離求助,選擇獨自面對一切。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受傷的人,既傷人也傷己
受傷的人,就像被困的小獸會露出獠牙,雖然是為了自保,但也讓自己在痛苦中盲目掙扎,無意間傷害到周圍那些試圖靠近給予幫助的人。凡事只靠自己,有事拒絕求助,其實是拒絕與人聯結,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你是你,我是我,我不欠你,你不欠我,我們沒有瓜葛。
迷路了,寧願花費大量時間自己摸索方向,也不好意思向路人詢問最近的地鐵站怎麼走;工作遇到難題,寧願熬夜加班獨自苦思冥想,也不願向同事求助,擔心增加别人的負擔;搬家時,即便重物累累,也堅持自己一趟趟搬運,不願開口請朋友幫忙,生怕給人添麻煩;即便是最親密的伴侶,在對方想要分擔你的憂愁時,你也總是搖頭拒絕,害怕自己的脆弱成為對方的累贅,卻不知這樣的疏離,正悄悄侵蝕着兩人間的親密與信任,讓關系變得疏遠而冷漠。
凡事只靠自己的人,低估了他人提供幫助的真心,剝奪了他人靠近自己的機會,也錯過了與人共同成長、相互扶持的美好。社會支持理論強調,支持性的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人們在遭遇壓力或困境時,若能夠依賴他人,尋求社會支持,會大大減輕心理負擔,增加心理彈性。拒絕與他人聯結,過度依賴自己,實際上會阻止這種社會支持的獲得,導致心理孤立和負面情緒的積壓。
此外,心理學研究也發現,幫助他人不僅對需要幫助的人有好處,施予幫助的人自己也會感到滿足和有價值,這就是親社會行為所藴含的 " 温情效應 "。
事實上,提出請求并得到回應的情況可能比人們想的更為常見。一項跨文化的研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發出的請求有 88% 都得到了滿足。所以,是時候打破 " 有事自己扛 " 的心牆,學會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我們并不孤獨,也不必孤軍奮戰,因為在這個充滿温情的社會裏,總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并肩作戰。
結語
真正的獨立來源于内心的成熟,而非為了躲避傷害而築起的高牆;真正的獨立,是擁有做出決策的能力,而不是獨自承擔所有的責任;真正的獨立并不是要求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而是學會在信任的關系中依賴他人,理解并接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是人性的一部分;真正的獨立是在獨立與依賴之間找到平衡,既能夠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又能在他人的關愛中找到力量。
參考文獻
[ 1 ] 海蒂 · 格蘭特 .(2021). 如何正确求助:合情合理地獲取資源和人脈 .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36804Hyper-Independence: Is It a Trauma Response? | Psychology TodayIllusions of Independence | Psychology TodayFrontiers | The Relations Among Types of Parentification, School Achiev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arly Adolesc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Haxhe, S. ( 2016 ) . Parentifica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Distinc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therapy, 27 ( 3 ) , 185-199.
策劃制作
作者丨蘇靜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審核丨張昕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策劃丨鍾豔平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1.總是忍不住吃吃吃?真不怪你管不住嘴!可能是身體這個地方壞了
2.每天 4 分鍾,心髒病風險降 45%!這種運動 " 性價比 " 太高了,很多人不知道
3.伴侶間的這種行為,很多人以為是壞事,其實一直以來都誤解了 ......
4.最殘酷成人禮:體驗被 " 槍擊 " 的痛苦 20 次,每次至少 5 分鍾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