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食客不願支付茶位費,茶位費還能存在下去嗎?,歡迎閲讀。
最近,社交平台刮起了一陣退茶位費的風潮,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退茶位費的經歷。對此,有網友表示支持,稱現在的茶位費不僅越來越貴,有些餐廳還強制收取頗有 " 霸王條款 " 的意味。亦有網友則不以為意。
茶位費大體是源于廣東的茶樓酒家。其初衷是為了抵消茶位帶來的成本,包括茶葉用量、場地占用、加熱能耗、服務等成本。更重要的是,商家收取茶位費,是出于對翻台率和營業額的考慮。曾經很多老人家去茶樓只為喝茶消遣,那麼茶位費就具有了杠杆作用。
如今的争議在于,部分快餐廳也收茶位費,也不過是提供一杯白水之類,和傳統好茶無關,這種方式很容易就會被認為是強買強賣、捆綁消費。不過通常來説,強賣是極少的,大多數在顧客提出不需要的時候,店家都會撤回,這就類似于 " 我不要紙巾 "" 我不要餐前小吃 " 的操作。
只是這種先擺上來,客人不要再去喊人撤,又或者説客人無意間已經飲用和使用了,就難以撤銷了。這些其實都是在增加消費者的困擾和成本。作為店家,在給消費者選擇之前,是需要充分告知的。比如在桌上貼上茶位費的字眼,又或者服務員先問再上。消委會也是這樣強調的:只要明碼标價和事先通知,商家就無過錯。
對于某些消費,無論叫服務費也好,小費也好,傳統顧客可能幾十年都無法消化接受。以至于店家膽敢改傳統認知,哪怕明碼标價都會遭遇投訴。然而,商業社會中總是有潛規則的,這就是默契,比如雙方對收費習慣的默認,這種默認約定俗成。名字叫什麼并不重要,它反而是一種減少溝通成本的方式。比如挂号費,醫生還沒看病沒開藥,醫院能有什麼成本?為什麼不是根據醫生服務效果和開藥多寡來最後結賬呢?但現實中,幾乎沒有人會質疑先給錢再看病的挂号費設立。
茶位費也是同理,在老廣心目中,茶位費由來已久,只有便宜和貴的區别。這就是默契,是一種不必争議的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如果某些部門非要把這個名目禁止掉,難道商家就不會轉嫁到菜品點心的售價上嗎?尤其是知名餐廳酒樓,茶葉不能太差,還得服務員跟蹤添水,所以茶位費會有相應的理由。店家為什麼不把空調費、電梯費、衞生間費也單列出來收取,這同樣來自默契,也就是消費者是不會接受這些單獨收費的。
部分商家因個别年輕顧客反對而退還茶位費,這其實并沒有共性可言,更别説成為趨勢。只要同級别的其他商家依然收茶位費,那麼單個店家也是很難免俗的。誘導消費者進行不必要的消費,和遵循市場大多數的做法進行收費或免費,二者有着本質的區别。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文字 | 羊城晚報評論員 戚耀琪
圖片 | 視覺中國
責編 | 潘亮
校對 | 謝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