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造車新勢力的歷史性時刻!,歡迎閲讀。
" 大眾 " 與 " 小鵬 " 合作的新聞,大家都知道了吧。
* 圖片來源:何小鵬微博
7 月 26 日晚,大眾汽車與小鵬汽車達成了技術框架協定。
在合作的初期階段,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
這兩款新車将補充基于 MEB 平台的產品組合,并計劃于 2026 年走向市場。而據外媒報道,其中一款車或基于小鵬 G9 平台開發。
* 圖片來源:大眾汽車集團
除了造車合作外,為了保持長期戰略合作,大眾汽車集團還決定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約 50 億元人民币),以每 ADS 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份。
随後,何小鵬微博發文,感謝 Ralf(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 CEO) 和大眾所有朋友的信任,表示努力是最基礎的品質,期待大眾和小鵬攜手,将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最好的品牌帶到全球。
* 圖片來源:何小鵬發布微博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前不久傳聞的奧迪将要采購國内純電平台。
也在這一次得到了證實:
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以及奧迪品牌與上汽集團,分别達成戰略合作。
* 圖片來源:貝瑞德發布微博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傳統汽車的霸主大眾,為何拉下面子和小鵬合作了起來?小鵬又憑什麼吸引大眾的投資?
大眾困境:銷量持續低迷,深陷技術瓶頸
連續公布兩項重要合作,這其實和大眾集團目前正面臨銷量低迷和智能化、電動化技術問題的雙重挑戰有關。
作為進入中國最早的外國汽車制造商之一,大眾汽車以一款桑塔納打開了中國市場,擁有廣泛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燃油車銷量一直很出色。
* 圖片來源:知乎
然而,在電動化進程上,大眾汽車的表現确實令人擔憂。
根據數據顯示,2022 年,大眾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了 11.4 %,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其市場份額卻只有 3.3 %。
這顯示出,大眾在新能源領網域的品牌号召力跟燃油車時代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方面,奧迪在中國與寶馬、奔馳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 圖片來源:奧迪 Q4 e-tron
之前就有爆料,一家一汽奧迪 4S 店為了賣車,甚至挂出了 " 奧迪也有純電新能源 " 的橫幅,引發群嘲。
網友調侃道:" 這标語給人‘諾基亞也有智能大屏機’的感覺。" 還有的説," 看起來有點心疼 BBA 。"
近三年來,奧迪在全球和中國地區銷量持續下降,尤其是電動車領網域。
* 圖片來源:奧迪近三年銷量情況
而在今年中國新能源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前 5 月整體新能源車銷量累計接近 300 萬輛,同比增長 46.8%。
然而大眾汽車卻出現明顯下滑:第一季度僅交付不到 2.2 萬輛純電動車,同比下跌 25.4%。
即使到了 6 月份,一汽大眾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8785 輛,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9003 輛,兩家合資公司在 6 月主力廠商新能源批發銷量排名中均未進入前十。
* 圖片來源:大眾 ID.3
此外,為應對競争壓力,大眾汽車被卷入價格戰,也采取折扣等促銷手段來吸引消費者,但并未有效提升銷量。
另一方面,智能化和電動化是汽車產業的未來趨勢,然而對大眾汽車這樣的傳統車企來説,轉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雖然大眾前 CEO 赫伯特 · 迪斯經常引用 " 諾基亞跟不上蘋果 iPhone 的衰落故事 " 進行警示,但彌合科技和汽車之間的鴻溝并不容易。
* 圖片來源:迪斯與馬斯克推特
盡管大眾汽車集團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軟體和數字化方面的研發,但依然出現了軟體研發進度緩慢的問題。
這種延誤導致了重要新車型,如純電動版保時捷 Macan 和新款奧迪 Q6 e-tron 的研發推遲。
同時,原計劃在 2026 年推出 L4 級别自動駕駛技術的目标也不得不推遲至 2028 年。
由此看來,大眾目前亟需加快電動化轉型,探索更多合作方式來解決汽車智能化這一短板。
小鵬的危機與轉機
小鵬出現明顯的銷量下滑,是在 2022 年三、四季度。
盡管整體交付量突破了 10 萬輛的大關,但銷量增速在新能源廠商中排名第 13 名,與競争對手相比有些不占優勢。
2022 年度财報電話會中,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坦言市場環境非常具有挑戰性。
步入 2023 年,小鵬汽車的情況并未好轉。G9 的失利和 P7i 的後繼乏力導致銷量持續下滑,一季度僅交付 18230 輛,較上一季度減少了 17.9%。
與此同時,小鵬毛利率也很低,僅為 1.7%,與其他新能源車企相比相差較大,這給公司的财務狀況帶來了較大影響。
财報顯示,小鵬汽車成立以來持續虧損,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計虧損已達 276.84 億元。
加上日益激烈的競争态勢,小鵬汽車實際上正面臨着巨大的财務壓力。
為什麼大眾選擇的是小鵬?
正如老狐前文分析,大眾的短板是智能化。雖然大眾與特斯拉馬斯克走得近,但如果大眾投資不了特斯拉,那麼目前全世界範圍内,最适合的就是小鵬了。
在當前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在換電服務方面表現出色,理想在消費定位上有優勢。
而小鵬汽車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全棧自研電動汽車平台以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軟體。
這體現在產品上,小鵬汽車的核心能力正是它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等方面的能力。
小鵬 XNGP 智能輔助駕駛已成為行業首個量產的全場景輔助駕駛系統,無論城市 NGP、高速 NGP 還是停車場等多種場景的輔助駕駛上都是國内第一梯隊。
因此,小鵬汽車已經成功地給自己打上了智能化的标籤。
對于大眾汽車來説,尤其關鍵的正是小鵬汽車在智能駕駛領網域的布局。
一場各取所需的雙赢
大眾和小鵬這對難兄難弟已經 " 哭 " 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合作塵埃落定,終于可以放心笑了。
這次合作,可以總結為大眾 " 送炭 " 小鵬,小鵬 " 拯救 " 大眾。
對于小鵬汽車來説,中國車市的競争日益激烈是不争的事實," 燒錢造車 " 的局面也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最大限度保證資金的持續充沛成為了必須解決的難題。大眾汽車的入股實際上穩定了小鵬汽車的員工和消費者的信心。這種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對于目前的小鵬汽車尤為關鍵。
因為通過大眾汽車的入股,小鵬汽車的技術和價值得到了全球同行的認可,這為小鵬汽車帶來更強的可信度。
二級市場上,美股小鵬汽車 7 月 26 日一開盤就漲近 15%,此後股價一路走高,漲幅一度擴大至 40%。
在雙方的合作框架中,後續車型的開發和落地對于小鵬汽車的長遠業務發展來説意義重大,意味着新的變現機會和可能性,而且有很大的潛力。
而對于大眾來説,在新能源轉型和智能化領網域的乏力以及 ID. 系列車型的潰敗,無疑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等關鍵領網域,大眾與頭部競争對手之間的差距巨大。即便推出幾款純電動車型,也未能吸引消費者,最終也只能通過價格優惠來促銷。
圖源:大眾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大眾汽車集團逐漸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表現出了解決問題的決心。
無論是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收購國軒高科,還是最近宣布入股小鵬汽車,都展現出了一種放低身段、尋求專業合作的态度。
大眾認識到進入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領網域是一條全新賽道,玩法和規則與傳統汽車市場大不相同。
在面對這些新挑戰時,大眾選擇将專業的事務交給專業的人,把自己的資源和精力專注于更擅長的領網域。
上世紀 80 年代,我國提出了 " 以市場換技術 " 的戰略,通過吸引外商投資和合作,引進先進技術,推動國内產業的發展和更新。
上汽大眾作為其中的代表,是當時中國汽車產業合作的典型案例。
随着時間的推移,中國汽車產業逐漸發展壯大,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領網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如今,曾經帶着技術走進中國的大眾汽車,不得不依靠與小鵬汽車等本土企業合作來彌補自身在智能化和電動化方面的不足。
老狐認為:" 以技術換市場 " 的新篇章開始了,我們也終于将世界汽車工業拉入了我們的節奏。
不知道下一家看上國產電車技術的廠商,又會是哪家?
參考資料:
董車會:《狂飙!大眾 50 億入股小鵬汽車,中國造車新勢力輸出技術的歷史性時刻》
每日經濟新聞:《深夜重磅!大眾 50 億元入股!小鵬汽車股價瞬間狂飙,何小鵬發文回應》
車東西:《小鵬汽車股價大漲 40%!德國大眾 50 億入股聯合造車,自主車企歷史性時刻》
編輯:不吃麥芽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