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AI風暴席卷達摩院青橙獎,六成獲獎者用AI搞科研,平均年齡34歲,歡迎閲讀。
剛剛,2024 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
15 名獲獎中國青年科學家,平均年齡 34 歲。
今年青橙獎的一大亮點是 AI 含量爆表。
15 位獲獎學者研究成果涵蓋集成光電芯片、情感計算與互動、青藏高原冰凍圈、時網域巡天等多個關鍵領網域。
而其中,超六成獲獎者将人工智能引入科研領網域,利用交叉研究實現突破,積極探索 AI for Science 新範式。
例如,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李東鋒,結合實地觀測數據、遙感技術和人工智能方法,開發出一種高精度冰凍圈水沙模型,首次闡明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河流輸沙量在百年尺度上的演變規律,揭示了冰凍圈流網域侵蝕和水沙過程演變機理。
天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精神醫學中心主任劉爽,專注于情緒生理感知與神經調控研究,廣泛運用人工智能方法,精準捕獲抑郁特異性的微弱神經表征,以實現對抑郁症的客觀評測和靶向調控,從而有助于早期診斷和個性化治療。
……
成為達摩院青橙獎學者後,他們每人将獲得可自由支配的100 萬元獎金。
具體獲獎名單如下:
與此同時,青橙獎今天還公布了" 最具潛力獎 " 的 30 人名單,每位獲獎者将獲得10 萬元的獎勵。
以下是來自青橙獎會評現場的大合影:
青橙獎從 2018 年發起,專為發掘 35 歲及以下中國青年學者設立的公益性學術評選,由阿裏巴巴達摩院發起,阿裏巴巴公益支持,至今已成功舉辦 7 屆,共發掘出超過 170 名新鋭青年科學家,激勵他們探索科學前沿。
今年,青橙獎新增了農學和大氣科學兩大參評領網域,社會關注度進一步提升,申報人數創歷史新高。
以下是 15 名獲獎者及其獲獎理由和科研成就介紹。
王騁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長聘副教授、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博士。
獲獎理由:
運用光學進行超快模拟電子信号處理及運算,開發出超高性能薄膜铌酸锂集成微波光子芯片。
科研成就:
王騁博士專注于開發集成铌酸锂光子電路,應用于光通信、微波光子和非線性光學。
他的研究運用先進的納米制造技術來開發可應用于數據通信、微波信号處理與光頻率轉換的高性能集成光子元件。
王騁團隊最近研發的集成铌酸锂微波光子芯片,不僅速度比傳統電子處理器快 1000 倍,具有 67 吉赫茲的超寬處理帶寬和極高的計算精确度,同時它的能耗卻更低。
相關成果以《集成铌酸锂微波光子處理引擎》為題,發表在 2024 年 Nature 上。
王騁以一作 / 通訊作者發表 SCI 論文 29 篇,總引用 9666 次,h 指數 31。其中包括 3 篇 Nature、1 篇 Nature Photonics、2 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1 篇 Advanced Materials。
王超龍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博士。
揭示了水稻雜種不育機制,探索雜種優勢利用,為超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的培育提供重要基因資源與理論技術支撐。
王超龍博士圍繞水稻雜種不育機制解析與雜種優勢利用開展研究。
他和團隊克隆了籼 / 粳雜種不育關鍵位點 RHS12,揭示了 " 毒藥 - 解藥 " 系統通過 " 線粒體 - 自噬體 " 互作引起雜種不育的分子機制;解析了生長素調控水稻源 - 庫分配和生殖發育的分子網絡;克隆并闡明了減數分裂基因 OsMSH4 和 OsMFS1 控制水稻生殖發育的機制。
王超龍以一作(含共同)在 CELL、PNAS 和 JXB 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王文冠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
獲獎理由 :
圍繞數據 - 知識雙輪驅動的人工智能和社交 - 認知智能體開展創新性研究。
王文冠博士面向智能機器人的重大社會化應用需求,以構建具備強感知、能規劃、擅互動的智能體——社交 - 認知智能體——為目标。
他基于 " 智能機器人硬體平台 " 和數據 - 知識雙輪驅動的人工智能範式,圍繞智能體的感知、規劃、互動等核心功能展開研究,取得 " 仿生認知啓發的多模态感知 "、" 知識和大模型驅動的智能規劃 "、" 人工智能賦能的人 - 機互動 " 等創新成果。
他發表 IEEE/ACM 匯刊和頂級國際會議論文 100 餘篇,推動智能體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家庭等國民經濟領網域的應用。
劉爽
國家高層次領軍人才、天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精神醫學中心主任、腦機互動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青年首席科學家、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 PI、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
專注于情緒神經電生理編解碼研究,致力實現精神疾病的無創精準評估與靶向幹預。
劉爽博士聚焦情緒生理感知與神經調控的新理論、新範式和新技術,面向精神醫學、航天醫學等領網域的重大工程應用,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劉爽博士團隊首次闡明抑郁症聽覺皮層網絡 gamma 振蕩損傷機制并發現幹預新靶點,據此研發用于抑郁精準評測 - 幹預的情感互動智能機器人系統 " 神工 - 神心 ",成功完成多中心臨床測試與應用。
劉爽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 JAD、TAC 等情感研究領網域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67 篇,授權國際發明專利、國家發明專利 23 項,獲省部級技術發明獎 2 項。
孫鑫
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長聘副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博士。
在劉維爾量子引力、SLE 曲線和滲流模型方面取得多項引領性成果。
孫鑫致力于二維随機幾何、統計物理和共形場論的研究,在劉維爾量子引力、SLE 曲線和滲流模型方面取得多項引領性成果。
他與合作者共同證明均勻二維三角剖分在某共形嵌入下收斂到劉維爾量子引力,證實了二維随機幾何的一個中心命題;與合作者系統發展了利用劉維爾量子引力和 SLE 曲線的耦合推導二維随機幾何和統計物理精确量的方法,得到了二維滲流模型單色雙臂指數的精确值并證明其為超越數,該指數的精确求解是二維統計物理的長期公開問題。
其研究成果發表于 Acta、CPAM、Duke、JEMS、MAMS 等著名數學期刊,曾獲概率領網域重要國際性獎項洛勒 · 戴維遜獎、美國自然基金會早期事業獎、伯努利學會青年研究員獎等多項榮譽。
李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特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博士。
提出超高清視頻高效适配編碼關鍵技術,廣泛應用于國際标準、產業實踐和深空探測。
李禮博士主要從事影像視頻高效适配編碼方法的研究。
他在傳統影像視頻編碼框架的基礎上,研究仿射運動預測和 λ 網域碼率控制等關鍵技術,以提升編碼效率和适配能力。
同時,他将深度學習引入影像視頻編碼,提出端到端影像和視頻編碼框架,進一步優化其編碼效率。此外,他将經典和智能編碼方法成功适配至三維視覺數據。這些技術被用于編碼标準、產業實踐和深空探測,具有重要的學術和應用價值。
李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教育部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博士。
破解多污染物相互作用機制,為空氣污染防治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李柯博士長期從事大氣環境與氣候變化領網域的基礎性研究工作。
他和團隊聚焦臭氧污染成因、大氣 PM2.5 和臭氧復合污染相互作用、全球污染控制策略、極端灰霾成因等基礎性科學問題,開展了系列探索性研究。
李柯以一作(含共同)發表論文 PNAS2 篇,Nature Geoscience1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 篇、One Earth1 篇,一作論文中有 4 篇入選 ESI 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單篇最高被引 1190 餘次。
李東鋒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博士。
系統揭示青藏高原及周邊河流水沙通量在百年尺度上的演變規律及機理,應用于 " 全球泥沙循環 " 的最新估算,填補了青藏高原河流泥沙在全球評估中的空缺。
李東鋒專注于冰凍圈河流水沙通量演變機理及環境效應研究。
他和團隊率先系統性證明了青藏高原氣候暖濕化會增加河流泥沙通量的科學假設,發現了極端泥沙災害增加,并提出了增強青藏高原地區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氣候韌性的政策建議;提出了 " 山地侵蝕性景觀 " 新概念,闡明了氣候變化下冰川 - 凍土區侵蝕輸沙新機制;研發了冰凍圈水沙新模型,為區網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安全保障及生态環境保護提供了新方法新策略。
李東鋒博士以第一 / 通訊作者在 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Geoscience 等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 10 餘篇。受邀為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撰寫全球寒區氣候變化與侵蝕輸沙綜述。
相關工作被《科學網》、美國地球物理學會、美國地理學家協會等多次報道。
楊易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獲獎理由
闡明了光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耦合極限問題,在增強和控制自由電子與光子相互作用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楊易博士研究光和自由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涉及通過耦合低速非相對論性電子與納米光學環境用于實現高效的自由電子—光的相互作用。
這一研究有望激發基于自由電子的新發現和應用,如自由電子與光子的糾纏、可調集成輻射源和加速器,以及生物醫學成像等。
封碩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助理教授、清華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
首次提出 " 稀疏度災難 " 理論,開辟了解決自動駕駛安全性挑戰的全新技術路線,并推進行業應用。
封碩博士專注于自動駕駛汽車行駛安全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 " 稀疏度災難 " 理論(Curse of Rarity),揭示了自動駕駛安全性瓶頸的關鍵科學難題,為克服這一難題奠定了理論基礎。
封碩團隊還進一步提出了高價值數據生成和可持續密集學習方法,開辟了解決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挑戰的全新技術路線,顯著加速了高價值數據生成效率 3 至 5 個數量級,并有效克服了 " 跷跷板效應 ",實現了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能的可持續提升。
封碩以第一 / 通訊作者身份于國際頂級期刊 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高水平論文 3 篇,入選 Nature 封面論文,并被 Nature 評價為 " 取得了保障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的關鍵進展 "。
姜繼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特任教授、東京大學博士。
利用 8 米級光學望遠鏡開展首個多波段超新星巡天并領銜全球首個 u 波段主導的高頻次多波段時網域巡天項目,構建起大規模的極早期暫現源測光數據庫。
姜繼安博士主要從事開展大視場光學望遠鏡時網域巡天和地面 / 空間多波段後随及協同觀測實現對河外暫現源的系統性研究。
他帶領團隊利用 8.2 米昴星團望遠鏡的超廣視場主焦點相機 HSC 建立了 8 米級望遠鏡上首個極早期超新星多波段巡天項目 MUSSES,并參與 HSC 暫現源搜尋管線系統開發和暫現源實時篩查網絡平台的構建。
從立項至今 MUSSES 已經實現六輪觀測,成為昴星團望遠鏡上最大的基于望遠鏡開放申請時間的時網域巡天項目。項目已累計發現總計超過 60 顆早期超新星等各類快速暫現源,建立了已知最大的紅移高于 0.1 的多波段早期快速暫現源樣本。
姜繼安博士現正致力于利用 2.5 米墨子巡天望遠鏡(WFST)開展大視場多波段時網域巡天;主要承擔墨子巡天望遠鏡的巡天策略設計、觀測編排、以及暫現源搜尋等工作,并與國際各類時網域觀測項目保持長期密切合作。
自 2014 年起姜繼安作為多個項目負責人(P.I.)累計獲得超過 1800 小時地面及空間望遠鏡觀測時間;發表 SCI 學術論文 20 餘篇,包括 2 篇 Nature(1 篇一作兼唯一通訊,1 篇合作文章),文章總引用近 900 次。
夏川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博士。
實現從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在電催化、電合成及無機 - 生物雜合催化領網域取得重要突破。
夏川博士基于新能源驅動的電催化、電合成及無機 / 生物雜合催化,致力于現場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氮氣、氧氣等資源,開發人工合成復雜產物的策略。該去中心化、低碳生產模式将擺脱對傳統生產要素的過度依賴,重塑復雜物質的獲取路徑。
将電催化與生物催化過程耦合,夏川團隊開辟了一條以 H2O 和 CO2 為原料生產長鏈產物如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新路徑,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 " 糧食 " 提供了新技術,為進一步發展基于電力驅動的新型農業與制造業提供了新範例。
夏川博士的研究成果以第一 / 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在 Science(1 篇)、Nat. Catal.(4 篇)、Nat. Nanotechnol.(1 篇)、Nat. Chem.(1 篇)、 Nat. Energy(1 篇)、Nat. Commun.(7 篇)* 等期刊。
曹雲龍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研究員、助理教授,北京昌平實驗室研究員,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博士。
首次證明病毒基于免疫壓力的突變可以被精準預測,為提前預警和研究重要突變株提供解決方案。
科研成就:
曹雲龍主要從事病毒 B 細胞免疫應答、抗體藥物設計及疫苗研發研究。
他以第一 / 通訊作者在 Nature(5 篇)、Cell(3 篇)、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5 篇)等一系列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 30 餘篇。
相關研究成果獲評 2022 年度 "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2 年度 " 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榮獲 2022 年度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2022 年度 Nature 十大人物,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黃小強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德國馬爾堡大學化學博士。
融合化學和生物,創制了特色的光酶催化體系,突破了天然酶的常規催化模式,互補化學合成手段。
黃小強博士聚焦于生物合成和化學合成的交叉領網域,針對反應性和選擇性精準調控的難題,通過開展 " 化學機制設計 - 催化與進化改造 - 酶學機制解析 - 不對稱生物合成應用 " 的全鏈條研究,創制了三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響應自由基酶元件,突破了生物合成的邊界,為自由基化學中單一異構體的精準構築難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相關成果黃小強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于 Nature(3 篇),Nature Catalysis(3 篇)等期刊,并受到 C&EN, Synfacts 等雜志的亮點評述。
蔣琦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
圍繞半導體異質結界面和鈣钛礦本征層調控,實現鈣钛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和穩定性協同提升。
蔣琦博士長期從事高效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钛礦太陽能電池研究。
針對影響鈣钛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及器件穩定性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蔣琦以 " 半導體異質結界面和鈣钛礦本征層調控 " 為核心開展了一系列連續性創新性研究工作:
圍繞載流子輸運調控、缺陷鈍化,不斷推進電池效率至世界紀錄;圍繞界面工程、背電極設計等,改善界面傳輸,實現效率和穩定性協同提升;通過寬帶隙鈣钛礦結晶質量調控,減少缺陷态密度,全面提升鈣钛礦基疊層電池的器件性能。
蔣琦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 Nature(2 篇), Science, Nature Energy,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3 篇), Joule 等期刊發表論文。
— 完 —
點這裏關注我,記得标星哦~
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和「在看」
科技前沿進展日日相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