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嬰兒剛出生幾天,百日照推銷電話打上門!近4萬條新生兒信息遭倒賣,一月嫂機構員工獲刑3年!快遞單上個人信息也被人盯上,歡迎閲讀。
>喜添新丁,本是一家人的幸福時刻,可是,上海的顧先生卻在這時碰到了一件煩心事。原來,在他正忙于照顧妻子和孩子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是一家兒童攝影機構的工作人員,向他推銷嬰兒百天照上門拍攝套餐,可是,顧先生和妻子從未和這家兒童攝影機構發生過任何聯系,對方怎麼會知道他妻子的姓名、電話、孩子的出生時間等等這些精準詳細信息的呢?
雖然在電話裏拒絕了對方的推銷,但是顧先生思來想去,孩子剛剛出生沒幾天,自己也根本不知道這家攝影機構,可對方卻找到自己,而且對自己家的事似乎了如指掌,這讓顧先生感到非常不踏實,于是,顧先生立即報了警。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陳柳眉:我們從自鄒某某處扣押到的一些硬碟和電腦當中獲取到一些公民個人信息,王某某本人涉及的信息條數一共是 3.9 萬餘條。
4 萬條私密信息涉十幾家醫院
從何而來?
那麼,王某某又是怎樣拿到這些私密信息的呢?原來,王某某是這家月嫂服務機構常駐一家醫院產科的文員,但是,辦案人員注意到,在她向鄒某某提供的近 4 萬條母嬰信息中,涉及上海大大小小的十幾家醫院,這些信息又是誰提供的呢?
随着案件的偵辦,這家月嫂服務機構的劉某某進入了辦案人員的視線。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陳柳眉:王某某在總公司的一個同事文員叫劉某某,他可以獲取到月嫂公司,特别一些大型的婦產科醫院裏面的一些母嬰信息。
原來,王某某在了解到鄒某某想購買母嬰信息後,向鄒某某出售了自己掌握的母嬰信息,之後又拉攏月嫂服務總公司的文員劉某某參與其中。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陳柳眉:他可以收集到各個醫院匯總上來的一些母嬰信息,他把這些信息編輯成一個 Excel 工作表,電腦登錄微信發送給王某某,王某某就立刻發送給鄒某某。
起初 8 元一條
信息交易量增大價格下調
經過核實,最初,鄒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信息是 8 元一條,在交易的信息量增大後,每條信息的價格調整為 5 元。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裏,王某某先後向鄒某某出售母嬰信息 3.9 萬餘條,非法獲利合計人民币 31 萬餘元,其中約有 16 萬元支付給了劉某某。面對審訊,他們都認為自己只是單線傳播,沒有造成擴散性的影響。
鄒某某在獲得這些母嬰信息後,和一家話務公司籤訂合同,把信息發送給這家話務公司,由話務公司向新生兒母親撥打推銷電話,這些個人信息就這樣被層層轉賣。
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追究刑事責任
在案件的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認為,王某某、劉某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将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收集到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出售信息條數、違法所得金額超過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标準 10 倍以上,情節特别嚴重,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二人刑事責任。
2024 年 10 月 28 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被告人王某某、劉某某提起公訴。除要求追究 2 人的刑事責任外,檢察機關認為,在長達 3 年的時間裏,近 4 萬條新生兒母親、新生兒信息被泄露、被出售,時間跨度長,個人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公民個人維權成本高、難度大,應當由檢察機關提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25 年 1 月 23 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十六萬元;判處被告人劉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十七萬元;判處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人王某某賠償十五萬元,劉某某賠償十六萬元。鄒某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且沒有再次退回補充偵查的必要,檢察機關于 2024 年 10 月 29 日對鄒某某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
同時,靜安區檢察院認為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故于 2024 年 11 月 13 日提出檢察意見,建議公安機關依法對鄒某某作出行政處罰。公安機關于 2024 年 12 月 26 日依法作出給予鄒某某罰款一千元的行政處罰。
信息被售賣與月嫂機構管理漏洞有關聯
在辦案過程中,檢察官還發現,被告人王某某、劉某某之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售賣出去,和他們工作的月嫂服務機構管理存在漏洞,有相當大的關系。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徐衍:它沒有形成一個公民個人信息管理方面的嚴格工作機制,具體表現在對于個人信息的查詢的權限,管理的權限,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要求。
這家月嫂服務公司在上海十幾家醫院的產科派駐了月嫂,之所以每天匯總新生兒信息,主要是用于掌握營業額、用于對賬、售後服務等工作業務用途。公司的文員輕易地非法出售近 4 萬條母嬰信息,作為月嫂公司,顯然沒有做到個人信息管理者應盡的義務。
檢察機關向月嫂服務機構制發檢察建議
為切實防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從源頭上加強母嬰個人信息保護,檢察機關向這家月嫂服務公司制發了檢察建議,從嚴格規範和合理确定相關個人信息處理的操作權限、加強技術監管,設定風險預警處置機制、強化員工個人信息安全教育制度等方面出發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措施。
快遞單上個人信息也成被盜取對象
通過内部工作人員竊取個人信息的案件并不少見,在另一起案件中,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也成了不法分子竊取的目标。上海的李女士在接到一通自稱是快遞公司客服打來的電話後,竟損失了 2 萬多元。讓她更想不通的是,自己的手機号碼剛剛更換過,知道的人很少,為什麼就會有人精準地找到她,并且知道她更多詳細信息呢?
2023 年 4 月,上海青浦的李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一家快遞公司的客服,説李女士的快遞在運輸過程中丢失了,會向李女士賠償。
這讓李女士感到非常着急,一番商量後對方幫想了個解決辦法,只需要轉入小額款項用于驗證就能關閉扣款通道。就這樣李女士前前後後轉入 2 萬多塊元以後發覺自己被騙了,趕緊向警方報了警。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 王瑞:她剛剛更換了手機号碼,本身手機号碼知道的人是非常少的,這個号碼剛剛更換不久。怎麼會有人這麼精确就找到我,并且還知道我是誰,我家住哪裏。
通過梳理排查,辦案人員終于在快遞公司一個網點裏發現了異常,這個秘密就藏在一台專門負責快遞面單掃描的電腦裏。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 王瑞:原本就應該這一份就在系統内存着就可以了,沒有對外發送的功能。但是它現在的特點是除了原系統保留那一份,它還復制了一份,并且根據後台的數據信息,他還網傳到了網盤上,這個情況是明顯不符合快遞行業的規定的。
在對相關信息和後台數據梳理排查後,辦案人員在湖北武漢抓獲了安裝木馬軟體、遠程竊取快遞信息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鄒某某、高某。
網點電腦被安裝木馬軟體
信息被遠程竊取
快遞公司網點裏用于掃描快遞面單的電腦裏被安裝了木馬軟體,導致快遞物流信息被遠程竊取,那麼犯罪嫌疑人是如何把木馬軟體精準安裝到那台電腦裏的呢?
警方調查發現,在這個犯罪團夥中,王某某是整個犯罪活動的策劃者,鄒某某從事快遞物流行業供應鏈生意,高某是鄒某某公司員工。王某某讓鄒某某以洽談業務、加盟合作的名義,帶他進入這家快遞公司位于上海青浦區的一個快遞網點,此後王某某以體驗物流軟體等方式,伺機在網點的快遞信息面單機上安裝了木馬軟體。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 王瑞:他趁工作人員不在崗,或者是説上廁所吃午飯的工作間隙,去操作電腦,短短幾分鍾,插一個 U 盤,安裝到一個非常隐蔽的地方,然後馬上拔 U 盤走人。
2023 年 3 月到 5 月間,王某某和鄒某某以洽談業務為名,到上海、安徽、山東、黑龍江等地的 4 家快遞公司的六七個網點裏安裝了能夠遠程操控、竊取快遞信息的木馬軟體。除此以外,王某某還曾經用參加面試的方式進入到快遞網點安裝木馬軟體。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 王瑞:他其實還短暫應聘過部分網點,只不過因為他本身不是為了真的應聘成功,工作積極性也沒有那麼高,所以很快就被人辭退了,但是這些網點他也成功地植入了相關的遠程的木馬軟體,只不過因為案子及時被偵查機關告破了,所以他還沒有成功地獲取到相關的公民個人信息。
竊取個人信息 8000 餘條
非法獲利 2000 多元
快遞公司網點裏用于掃描快遞面單的電腦裏被安裝了木馬軟體後,王某某以遠程登錄操控的方式,将面單機掃描的照片上傳至網盤,再發送給高某進行整理。
這些就是被竊取的快遞面單照片,高某通過辨認整理後形成一條條的公民個人信息,上傳網盤後發送給王某某。王某某再通過境外聊天軟體以每條 0.5 到 1 元的價格出售,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裏非法獲利人民币 2500 餘元。經鑑定,從王某某、高某的網盤賬号中檢出的包含姓名、地址、電話号碼的公民個人信息,去掉重名後共計 8283 條。
2023 年 9 月,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五千元。判處被告人高某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二千元。判處被告人鄒某某犯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二千元。
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快遞公司堵漏洞
在這起案件中,檢察官還發現快遞企業在核心工作場所人員進出管理、後台技術排查等方面存在漏洞,檢察機關向案件涉及的快遞企業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快遞企業實施更嚴格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措施。
目前,根據檢察建議的要求,相關快遞公司在快遞網點實名制進出管理、設備刷臉操作、系統遠程登錄提醒、全國範圍内的網點定期排查可疑軟體等方面進行了整改,嚴防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
編輯|陳柯名 杜波
校對 |金冥羽
本文轉載自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