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邱現東執掌一汽調兵遣将,孫惠斌或将離任一汽奧迪,歡迎閲讀。
作為中國人 " 造車夢 " 開始的地方,中國一汽在今年迎來了成立 70 周年的重要時刻。而随着邱現東在 9 月 1 日正式出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成為 " 共和國長子 " 一把手後,也開始了針對一汽集團旗下合資品牌的新一輪人事調整。
近日,有消息稱一汽奧迪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孫惠斌即将離任,由此也将揭開一汽集團大規模人事換防的序幕。對此,一汽奧迪目前已經給出 " 以官方消息為準 " 的回復。對于孫惠斌離任後的去向,有猜測稱其有望進入一汽集團擔任其他重要職務。而誰将接替孫惠斌成為一汽奧迪的中方一把手,尚不得而知。
執掌奧迪度過 " 艱苦時期 "
公開資料顯示,畢業于德國漢諾威大學的孫惠斌在 1990 年就進入一汽體系工作,并在 2017 年 5 月出任一汽 - 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在任的兩年半期間,孫惠斌見證了一汽 - 大眾 SUV 產品線從無到有的跨越,同時速騰、寶來等重磅車型也紛紛迎來了全新換代。
或許正因為一汽 - 大眾該段時間的整體銷量表現令人滿意,孫惠斌在未滿四年任期時,就在 2019 年 11 月被調任一汽 - 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一職。對于孫惠斌來説,這也是其事業中的一個新的轉捩點。
在其執掌一汽奧迪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芯片短缺等外界因素影響,盡管一汽奧迪在 2020 年實現了 72.63 萬輛的銷售業績,創下歷史新高。但在随後的兩年時間裏,一汽奧迪的市場表現也出現了明顯下滑。
不過對于一汽奧迪而言,盡管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但是在孫惠斌的帶領下,奧迪品牌的銷售體系和經營策略,在過去三年的時間裏也得到了積極調整。例如在營銷方面,孫惠斌還主導了包括 " 傳奇 8" 系列、Q 家族冰雪運動版、RS/S 戰役等一系列創新手段,來推動品牌向上和更加精準的用户運營。
此外在過去三年中,奧迪經銷商體系經過快速調整,已經從 " 疫情調整期 " 轉化為 " 内功修煉期 "。2021 年,奧迪品牌更是實現了在華累計銷量突破 700 萬的成績,成為第一個達到這一成就的豪華車品牌。
發力電動化已刻不容緩
2019 年底,就在孫惠斌剛剛執掌一汽奧迪後不久,奧迪品牌也開始了在新能源領網域的探索。率先推出的 e-tron 和 Q2L e-tron 雖然沒有在銷量方面取得突出業績,但也吹響了奧迪向電動化轉型的 " 集結号 "。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奧迪的電動化車型銷量為 10800 輛,盡管實現了 203.8% 的同比增長,但與寶馬和奔馳這兩位老對手相比,仍有着明顯差距。而與理想、蔚來等新勢力豪華品牌對比,市場表現更是相差甚遠。
現階段,奧迪的直接競争對手,正在電動化轉型的賽道中持續加速。寶馬目前已經發布了全新一代 i5 車型,未來這款新車将在華晨寶馬大東工廠投產,寶馬也希望以此來強化其在中大型豪華轎車細分市場的地位。
對比之下,基于 PPE 平台打造的奧迪 A6 e-tron 最快也要在 2024 才能推出,盡管奧迪在轉型電動化的方向進行了諸多布局,相關車型在中國市場表現也有所提升,但在短時間内還無法跟上對手的發展步伐。
不過雖然奧迪品牌與上汽在不久前已經達成了新的合作計劃,但其在華新能源戰略的重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依然還将聚焦于以奧迪一汽為主的 PPE 平台。作為奧迪在中國第一家擁有多數股權的合資公司,奧迪一汽自去年 6 月成立以來,就希望通過本土化的優勢,在向着電動化轉型的競賽中搶占先機。
此外,在不久前一汽集團迎來成立 70 周年之際,奧迪還與中國一汽籤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将協力進一步強化產品陣容,推動電動化車型發展,并強化中國本土技術的引入。同時,雙方還将進一步加強并優化銷售架構,以實現產品上市流程的優化。
現階段,奧迪正在加速通過 PPE 平台的推出,來進一步在全球範圍擴大電動車車型陣容。從 2023 年起,奧迪也将發起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產品攻勢。在 2023 年慕尼黑車展上,首款基于 PPE 平台打造的量產車型奧迪 Q6 e-tron 車型已經亮相。
而在 2024 年即将竣工投產的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中,包括奧迪 Q6 e-tron 和奧迪 A6 e-tron 系列的三款車型将最先投放市場。到 2025 年,奧迪将在中國提供 5 款本土生產的純電動車型,全球将提供約 30 款新能源汽車。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一汽奧迪的高層人事調整還沒明确定論,但對于一汽奧迪而言,盡管能夠在豪華車市場生變的情況下,咬住大盤,并在客户滿意度、市場營銷等維度保持領先,但面對轉型電動化進程的,卻也是刻不容緩。
至于未來奧迪會拿出怎樣的新舉措來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如果傳聞成真,誰又将接替孫惠斌來帶領一汽奧迪繼續前行?在答案揭曉前,我們不妨 "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