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國“死亡產業鏈”,承包外國人身後事,歡迎閲讀。
清明節将至,中國老百姓司空見慣的殡葬產品,卻在海外成了香饽饽。
亞馬遜上,一疊中國冥币售價近 20 美元,是國内價格的十幾倍,常年占據 " 祭祀用品 " 暢銷榜;TikTok 上,#AncestorMoney 話題常熱,歐美年輕人邊直播燒紙邊喊 " 保佑我發财 ";法國街邊,外國人争相購買中國紙扎的蘋果手機、LV 包包 …… 中國殡葬文化,正在以一種很新穎的形勢出圈到海外。
而這背後,隐藏着龐大的中國殡葬產業鏈。
河北保定米北莊村,被譽為 " 地下華爾街 ",每年向海外輸送數以億計的冥币;日本四分之一的去世人口,用的都是山東曹縣莊寨鎮一家木制品公司所生產的棺材;福建惠安縣每年出口日本的墓碑石材占據了日本市場 90% 的份額 …… 當歐洲流行 " 祖宗錢 " 文化時,中國的棺材和墓碑正在被運往東南亞和日本。
很難想象,殡葬這一極具文化隔閡和地網域限制的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出海。中國 " 殡葬一條龍 ",棺材、石碑、冥币和紙扎,已經衝破次元壁,将海外殡葬業也打上了 made in china 的标籤,同時掀起一股 " 東方玄學 " 風潮。
1 中國殡葬,承包日本人的 " 身後事 "
2017 年,日本東京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将山東菏澤曹縣推到了聚光燈下,這期節目揭露了一個驚人的數據:日本 90% 的棺木都是菏澤曹縣生產的,甚至僅曹縣莊寨鎮的兩家主要企業,每年出口日本的棺材數量就超過 50 萬套。
無獨有偶,2020 年日本朝日電視台又報道,因疫情中國工廠停工,日本墓碑 " 斷貨 ",只能排隊等待中國墓碑。節目中采訪了一名石材店店主,這名店主表示,店裏使用的墓碑石材約有 70% 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進口。
當時日本媒體上,流傳着日本消費者這樣的驚呼:連死都逃不過中國制造。
日本從曹縣進口棺材,其實由來已久。
2000 年左右,日本老齡化日趨嚴重,勞動力成本又提高,導致生產棺材的成本提高,產能到達極限,日本棺材的價格從 3000-4000 元上升至 7000-8000 元。在此之前,日本一直從曹縣進口桐木板材,于是想到了将產能直接轉移到曹縣。
曹縣莊寨鎮是全國重要的人造板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創匯基地,桐木制品出口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 70%,于是理所當然地成為日本棺材產能的承接地。
1995 年以前,曹縣棺材主要面向國内市場,但随着全國推行火葬,不少企業由棺材行業轉向板材或木制品制造,而日本市場需求量的走高,又盤活了棺材行業,一批曹縣板材或木制品公司,比如菏澤德弘木制品公司、山東省曹縣雲龍木雕工藝有限公司、山東曹縣大恒興木業在這一時期成為日本棺材貿易商。
從最開始一星期只能生產 1 個貨櫃、每個貨櫃六七十套棺材,到僅一家公司每天就能生產 1200-1500 套棺材,曹縣棺材漸漸壟斷了日本市場。
2018 年,僅莊寨鎮的木材加工企業就達到 2569 家,個體加工户 5000 家,從業人員 5 萬多人,每年向日本出口棺材 120 萬套,小鎮員工的月薪也達到了 8000 元。
曹縣棺材在日本頗受歡迎的一大原因是物美價廉,在中國棺材進入之前,日本本土棺材的均價約為 4000 元,而通過海運到橫濱港再由經銷商售往曹日本各地的曹縣棺材,在加上關税、海運費用和渠道費用後,售價也僅為日本本土棺材的二分之一。
以 2021 年銷量高峰年的數據為例,雲龍木雕工藝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如啓曾告訴媒體,雲龍木雕在日本設有辦事處,在當地有合作多年的殡葬產業夥伴,每個月訂單約 2 萬套,旺季每天要生產 1000 套棺材用于出口日本。雲龍木雕年銷售額達 1.6 億,所產棺木 80% 出口至日本,在日本市場可占 40% 份額。而德弘木制品公司 2021 年棺材發貨量為 32 萬套,出口份額占據整個日本市場的 25%-30%。也就是説,僅雲龍木雕和德弘木制品兩家企業,就占據了日本棺材市場 70% 左右的市場份額。
而要説日本從中國進口墓碑石材,那就更是歷史久遠。
上世紀 80 年代末,日本人開始修墓熱,而墓碑所需的花崗岩主要從中國進口,1993 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花崗岩產品總額達 161 億日元。到上世紀 90 年代末,與棺材產能跟不上人口老齡化速度、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原因相似,日本墓碑也開始大量依靠進口。
這時,富有花崗岩資源且有港口優勢的福建泉州惠安縣,理所當然地登上了舞台。
惠安擁有近億立方米儲存量的花崗岩,而福建泉州石湖港每周就有一班發往日本的直航航線,航程僅需 4 天。一筆墓碑訂單從日本到達惠安,只需 3 到 4 周。
2006 年的數據顯示,日本人購買墓石的均價是 1.58 萬美元,而福建惠安的墓碑只要半價,甚至幾千元,和棺材一樣,物美價廉成為惠安墓碑暢銷日本的主要原因。
有數據顯示,惠安縣僅向日本出口墓碑的年產值就近 20 億元,占據了日本墓碑市場 90% 的份額。到 2019 年,惠安共有 80 多家墓碑石加工企業,從業人員 3 萬餘人,惠安縣也靠着出口墓碑,成為福建省最富裕的幾個縣之一。
所以日本媒體上流傳的那句話并不誇張,日本人的身後事,确實離不開中國殡葬。
2 山東小縣城,把棺材賣到意大利
不過近些年,日本殡葬市場也在發生變化,注重 " 身後事 "、殡葬費用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本人,殡葬觀念也在發生改變。
再加上土地資源有限、經濟形勢影響,日本政府大力提倡新型墓葬方式,日本墓碑需求量在逐漸下降,墓碑和棺材等與殡葬相關的費用也在降低。超過五分之一的日本人選擇把骨灰撒入大海或埋在樹下,把骨灰撒入大海只需花費約 2000 美元," 樹葬 " 也只需約 5000 美元,但是傳統墓葬要花費 1.6 萬美元。
2022 年的數據顯示,曹縣批發出口到日本的主流棺材價位已經從千元降至 400-500 元。而過去十年,日本墓碑市場也萎縮了近四分之一。
雲龍木雕的創始人李如啓預測,棺材出口日本至少還可以做 20 年。但目前,每台棺材利潤僅幾十元人民币,而日本訂單又出了名的要求高、工藝復雜,導致淨利潤增長空間有限,這也是曹縣棺材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菏澤的年輕群體中,已經顯現了兩條新的路徑。
一是寵物殡葬出海。曹縣莊寨鎮有的工廠已經開始轉型做寵物棺材,瞄準的是美國、澳大利亞等消費力強的成熟市場。
國外的寵物殡葬行業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2021 年開始,寵物殡葬類的需求就開始逐漸上升。比如主營寵物墓碑和各類已故寵物紀念品的獨立站 My forever memories,靠自然流量,一年營收就能達 3600 萬元。在亞馬遜、Etsy 等海外電商平台上,也有不少關于寵物骨灰盒、寵物墓碑、紀念石的產品。
曹縣莊寨鎮的年輕群體已經開始看到這條新興的出海道路。
一位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他們最初賣到海外的寵物棺材就是用泡桐木板粘在一起,刷一層清漆,出廠價不到 20 元人民币,但美國亞馬遜商家能賣 19.9-25 美元,這屬于最便宜的一款產品。
但這種初級產品,門檻低,漸漸變得競争很激烈,利潤很快被 " 卷 " 沒,消費者也反饋做工不行。後來他們進行了改良,加強了重防潮密封和做工,賣家上架能賣到 35 美元左右,利潤空間得到了提升。而同樣的產品,美國本地火葬場要賣到 100-200 美元,這意味着,性價比的優勢讓曹縣寵物棺材在亞馬遜上仍有吸引力。
另外還有一種用胡桃木制成的棺材,比較高端,選擇這種棺材的寵物主,會将寵物埋到寵物陵園,一年僅管理費就要 1000-2000 美元。目前在莊寨鎮做這種高端寵物棺材的工廠還在少數。
另一條路是,看向歐洲。
山東菏澤棺材的高性價比,近些年來在注重環保和輕量化的歐洲棺材市場也逐步打開了銷路,出口額穩步增長。
曾有一篇熱文《我在縣城往歐洲賣棺材,暴利中的暴利》,報道的就是毗鄰曹縣的東明縣一位棺材外貿業務員,如何将棺材賣到意大利。
而東明縣将目光看向歐洲市場的原因,首先是曹縣已經基本壟斷了日本市場,其次是曹縣出口日本的棺材價格較低,需要依靠大批量生產獲取利潤,盈利模型已經不是很優質。靠近原材料產地的東明縣,找到了新的市場方向。
歐洲的老齡化程度也很深,殡葬市場仍有空間。
而歐洲本地棺材的售價區間為 1000 至 2000 歐元,東明縣的棺材價格區間則在 80 至 140 歐元。物美價廉吸引了不少歐洲的批發商和殡儀館漂洋過海來找貨源。
上述報道中的東明縣工廠,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的旺季,每月可往歐洲售出 3000 至 4000 套棺材。
而随着新一代加入棺材出海的大軍,除了在阿裏巴巴上更新產品信息,對于 Facebook、TikT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平台的運用也更加得心應手,有不少客户通過社媒渠道找到東明縣的工廠,采購木材和成品棺材,在歐洲人力成本上升和工人效率降低的情況下,将供應鏈轉移到遠在中國山東的一個小縣城。
3 在超市賣棺材
比起歐洲市場,還有一個巨大的殡葬市場不容忽視,那就是美國市場。
殡葬行業在美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 年,美國殡葬業全年收入超 180 億美元,且近年來呈穩步增長趨勢。據美國 NFDA(全國殡葬師協會)的數據,2023 年,美國土葬費用的中位數為 8300 美元,這一金額僅包括如棺材等下葬物品的費用,墓地、墓碑等費用還需另外計算。
美國殡葬市場上流行的棺材分為橡木、桃木、桦木、一般木料,售價分别為 2200 美元、4000 美元、1100 美元以及 1000 美元以下,棺材的平均費用超過 3000 美元。而大理石墓碑的售價大概為 1800 美元(包括篆刻),另有板岩或砂岩材質的墓碑,售價約 800 美元。
因而美國流行一句話:" 死亡是昂貴的。"
看上去,昂貴的美國殡葬市場,對于以性價比為優勢的中國殡葬企業而言,是不錯的機會。但對于海外企業而言,要打入美國殡葬服務市場,非常困難,美國的整個殡葬系統都是非常獨立的。
美國殡儀館行業高度市場化,目前約有超過 22000 家殡儀館,平均每一萬人就有一家殡儀館,且大多位于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這些殡儀館中,85% 由家族企業或小型公司獨立經營,其餘 14% 由大型企業如國際殡葬服務集團(SCI)等控制。
而美國的棺材市場目前已經被 Batesville 和 Matthews International 這兩大制造商壟斷,占據了 82% 的市場份額,墓碑市場則被 Rock of Ages、Smith Granite 等大型公司和一些區網域性企業所占領。
1963 年,英國作家、記者傑茜卡 · 米特福德曾出版了《美國式死亡》一書,這是歷史上針對美國殡葬業最重要的調查報道,揭露這個行業如何剝削顧客、牟取暴利的過程,引發了 " 你死得起嗎?" 的巨大輿論讨論。這其實也從某個側面説明了,美國殡葬行業的壟斷程度所造成的市場閉塞。
不過近些年,美國殡葬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一些攪局者。
比如 Sich Casket 和 Titan Casket,分别代表了傳統和新興的兩種銷售渠道。
Sich Casket 成立于成立于 2008 年,總部位于中國香港,是美國殡儀館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03 年,其創始人 Sirius 将其家族的家具制造店改造成了中國第一家面向北美市場的木制棺材制造商。
Sich Casket 的優勢是其經銷商網路以及倉儲設施。Sich Casket 的經銷商遍布美國,2019 年,其經銷商數量達 26 家,與當地殡儀館關系密切。這大概相當于曹縣棺材廠多年來和日本殡儀館所建立的密切關系。
另外,Sich Casket 在北美有 63 個分銷商倉庫,2014 年,Sich Casket 還投資了自動化倉儲系統,降低了產品損壞率,使存儲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可容納 3000 個部門的庫存。棺材屬于大宗產品,運輸與倉儲決定了效率,極大地影響了品牌的建立。
綜合來看,中國棺材廠商如果想走傳統路線進入美國殡葬市場,Sich Casket 路線是一個借鑑,但需要解決經銷渠道、倉儲及運輸幾大難題。
Titan Casket 則是一家 2016 年成立的 DTC 品牌,2021 年,其銷量增長了 400%。Titan Casket 的出現,動搖了美國棺材市場的定價系統,同樣材質的棺材在殡儀館可能要賣到 2500 至 3000 美金,而在 Titan Casket 的官網上,售價僅為 1099 美元,且 Titan Casket 提供了多樣化選擇,sku 達 1000 多個,而殡儀館一般只提供 6 種棺材樣式的選擇。
Titan Casket 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是準時送達率達 97%,而這得益于它的創始人之前在亞馬遜工作了 10 年,負責監督重型、大件物品的交付。2021 年,Titan Casket 還在加利福尼亞州、賓夕法尼亞州和阿拉巴馬州開設了倉庫,使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銷售額大幅增長。
最大的攪局者其實是傳統商超,早在 2015 年,Costco 就已經開始在超市裏賣棺材,不僅是 Costco,山姆也在售賣棺材。Titan Casket 就入駐了 Costco 和山姆。
Costco 與多個棺材供應商合作,由供應商負責運輸和交付。Costco 售賣的棺材定價,低至 1000 美金左右,中密度纖維棺材零售價甚至低至 500 美元。随着 " 死亡成本 " 的上升," 超市棺材 " 也越來越多的成為美國消費者的選擇。
Costco 在澳大利亞合作的一家供應商,名叫科學世家(Scientia Coffins and Caskets),成立于 2015 年,其提供了 14 種不同的棺材,價格從 249 英鎊到 2627 英鎊不等,比殡儀館的棺材便宜約 50%。
而有趣的是,科學世家提供的由中纖板和木材所制成的環保棺材,產地為中國和意大利,而意大利的供應商,目前又正在将供應鏈轉移至成本更低的中國山東。
看起來,中國棺材正在曲線進入歐美市場。
4 外國人迷上中國 " 祖先錢 "
一個 20 英尺貨櫃,能裝約 60 套棺木,通過海運出口,從中國到意大利,大概需要 55 天時間。毫無疑問,棺材出口,是一項很重的生意。與之相似的,還有墓碑出口。
而與棺材和墓碑相比,作為 " 中國殡葬一條龍 " 之一的冥币出海,就 " 輕 " 了許多。
中國冥币出口量占全世界的 90%,冥币、元寶、紙扎等暢銷歐洲、俄羅斯、美國、德國以及東南亞地區。
而冥币的產品性質,決定了它能夠更好地利用跨境電商平台,銷往全世界。
在國外,冥币被稱為 "ancestormoney",也就是 " 祖先錢 "。在 1688 上,天地銀行的冥鈔 300 張賣 4.94 元,在亞馬遜上,600 張能賣 17.95 美元,翻了十幾倍。
" 冥币文化 " 走到國外,是由華人帶去的,唐人街燒紙錢,使中國的殡葬文化充滿了神秘色彩。美國學者還曾寫過《燒錢》一書,來研究中國的冥币文化。
而近幾年冥币在外國社交媒體上走紅,是因為一波 " 冥币博主 " 致力于渲染中國燒紙文化的神秘性,從怎麼燒到燒之後的效用,都有博主研究。有不少外國網友留言,燒紙之後,自己的運勢确實變好了,比如 " 前一天燒了冥币,第二天就收到獎學金 " 這樣的留言多不勝數。
2021 年萬聖節,開始有外國人用中國紙錢來祭奠亡靈。中國的冥币文化就這樣成為另一種 " 東方神秘力量 " 在國外流傳開來。而為了迎合外國市場,冥币也開始自我革新,将印在紙面上的 " 玉皇大帝 " 換成了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而歐元版、甚至是肯亞版的冥鈔也陸續出現在網購平台。
而中國的冥币和紙扎用品,大多來自中國的殡葬第一村——河北保定米北莊村,每出口 10 張冥币,就有 9 張來自米北莊,米北莊也因此被稱為 " 地下金融城 "。據統計,米北莊的殡葬產業規模已達數十億。早在十年前,米北莊的老板們就已經把網店開到了亞馬遜上。
除了米北莊,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也有不少冥币生產工廠,專門做外銷生意。2009 年成立的廣東翊翔民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曾在 2015 年申請新三板上市,被稱為 " 中國冥币第一股 "。
翊翔民俗文化所生產的冥币,主要通過傳統經銷的模式,銷往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華人較多的東南亞國家,2013 年、2014 年和 2015 年 1-9 月,其營業收入分别達到了 3227.41 萬元、3757.22 萬元、3999.61 萬元。據當地經銷商預計,僅馬來西亞一國,其冥币紙扎的市場規模就超 100 億元人民币。
而除了生意,中國的冥币和紙扎文化在國外更上升成了一種藝術。2024 年萬聖節,一個中國女生在法國街頭賣起了冥币和紙扎用品,與中國人司空見慣的紙扎不同,他們将 LV 包、蘋果手機、奢侈品做成了紙扎,吸引了不少外國人購買。
" 冥币文化 " 還将在國外流行多久未可知,但中國殡葬的出海之路仍會繼續。
參考資料:
1. 《山東曹縣爆紅!人均收入超 10 萬,全靠賣棺材賣漢服?》,金融投資報,作者:梅婧
2. 《日產過千,走向海外市場!日本 1/4 的棺材來自山東這家公司》,齊魯晚報,作者:李靜 荊新年 張錫坤
3. 《承包日本 9 成棺材的曹縣:低價棺材成出口主流,春冬訂單比夏天多一倍》,紅星資本局,作者:楊佩雯
4. 《我在縣城往歐洲賣棺材,暴利中的暴利》,最人物,作者:久期
5. 《你願意給寵物買個曹縣棺材嗎?》,青年橫财發展會,作者:平頭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