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中央匯金上半年加倉這3只ETF超800億份,險資也借道各類ETF入市,歡迎閲讀。
随着基金中報相繼披露完畢,ETF 產品上半年期末前十大持有人統計出爐。從中央匯金以及部分險資在上半年的持倉變化來看,以國央企、紅利資產為代表的各類滬深 300ETF 最受此類資金青睐,中央匯金僅在華夏滬深 300ETF、嘉實滬深 300ETF 和易方達滬深 300ETF 這 3 只產品上已加倉超 800 億份。
與此同時,也有關注行業指數 ETF 的險資頻頻發力,雖然單一持有人的投資力度不及中央匯金,但從配置的意願來看,一些偏成長的板塊也在吸引險資的關注。
中央匯金顯著增持各類滬深 300ETF
截至 8 月 30 日早間,仍有許多公募基金年中報告未出,但就已公布信息統計看來,中央匯金的投資亮點頗多,尤其是在 ETF 當中,領銜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頻頻加倉。
其中加倉迹象明顯的各類滬深 300ETF 引人關注,上半年持續低迷的 A 股行情其實并沒有冷落一些高分紅及國央企概念股,而這些品種恰恰是滬深 300 指數成分股的重要部分,盤中也屢次看到有資金突然放量買入。
随着基金中報相關數據的公布,中央匯金投資以及中央匯金資管兩大持有人頻頻買入各大滬深 300ETF,今年上半年加倉明顯。
具體來看,華夏滬深 300ETF 今年中報顯示,中央匯金投資持有份額達到 209.37 億份,占上市總份額的 75.24%,對比去年底統計兩項數據的 28.93 億份、26.93% 來看,今年上半年的增持力度極大,尤其持有份額占比高達 75% 以上,這在所有的持有人統計中遠超其他,排名第二的僅錄得 1.49%。
嘉實滬深 300ETF 也出現類似情況,且是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齊發力在上半年加倉。統計數據顯示,中央匯金投資在上半年底持有基金份額 195.44 億份,中央匯金資管持有 8.14 億份,分别占上市總份額的 68.17%、2.84%,合并統計也超過 70%;相比于去年底統計的中央匯金投資持有 26.82 億份、中央匯金資管持有 6.28 億份亦有明顯增加。
此外,易方達滬深 300ETF 的中央匯金增持情況也是如此,中央匯金投資上半年期末持有 547.35 億份,較去年底的 61.46 億份增加明顯,最新持有份額占比已從之前的 21.67% 提升至 67.03%。
綜合上述 3 只滬深 300ETF 的持倉變化情況,中央匯金上半年加倉份額合計達 844 億份。而随着增量資金的加持,滬深 300 指數在今年上半年漲幅為 0.89%,在所有寬基類指數中處于頭部業績序列。
另一方面,從最新公布的中報來看,中央匯金上半年對中小盤類 ETF 的持倉操作出現分化,有的顯示新進加倉,有的鎖倉,有的則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減持。
先看創業板 ETF,以易方達創業板 ETF 為例,雖然指數目前的高權重板塊仍以新能源、光伏、锂電等為主,上半年的中央匯金屢次進行增持。中報信息顯示,中央匯金資管維持去年底的持倉不變,中央匯金投資新進前十大持有人序列,且後者直接持有 113.63 億份位居第一。
在行業類 ETF 中,鎖倉的案例有華寶中證醫療 ETF,中央匯金資管今年上半年底持有 3.97 億份,與去年底持倉相同。
但也有被中央匯金減持的案例,華夏中證機器人 ETF 中報統計顯示,中央匯金資管持有份額減至 0.99 億份,去年年底統計時仍有 1.24 億份。同樣顯示持倉減少的還有國泰中證全指軟體 ETF,中央匯金資管持倉已由去年底的 1.19 億份降至 1.12 億份。
險資在各類型 ETF 中增持迹象明顯
一直以來,市場呼籲增量資金入市,除了前述中央匯金等大舉加倉滬深 300 等寬基產品外,險資也是重要的參與者。總的來看,雖然單一險資持有人的持有份額不及中央匯金,但也呈現出明顯的加倉态勢,且覆蓋的範圍更廣。
除了前述跟蹤滬深 300、上證 50 等 ETF 備受險資關注外,中報披露的信息顯示,很多行業指數 ETF 也被險資加倉,這與此前業内感知有所差異,業内有觀點認為,作為低風險偏好的險資往往不會在成長板塊上做文章,事實并不完全如此。
以國泰中證全指軟體 ETF 為例,中央匯金資管在今年年中對比去年底有所減持,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則進行了加倉,顯示年中持倉 1.73 億份,比去年底的 1.44 億份有所增加;再如國泰中證軍工 ETF,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從去年底的 1.06 億份持倉躍升至今年年中的 3.48 億份。
而上述險資僅僅是各類險資中出現頻次較高且持倉居前的一例,而其他各類型險資企業持有人也或多或少在今年上半年的配置中對題材類 ETF 有所傾斜。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伴随着中央匯金以及險資的加倉,滬深 300 指數、上證指數權重占比較高的品種屢次獲得增量資金,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但很多估值較低且并非績差的成長股仍持續處于下跌區間當中。
有觀點分析指出,這與目前公募基金的出清有關,而發行持續不佳的權益類基金成為在市場增量中的一大短板,許多 " 國字号 " 資金的入場或能在短期内取得不錯的賬面回報,但實際的兑現壓力依然存在,想要進一步活躍市場情緒,除了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以外,一些兼具估值與業績優勢的中小市值品種同樣需要資金予以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