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要對話更要落實!穩定中美關系,不能只是説説而已,歡迎閲讀。
美國長期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為維護自身利益而打壓他國,炒作 " 產能過剩 " 不過是其眾多手段的一種。(來源:中國日報 宋晨)本周四和周五,由美國财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 · 尚博率隊、美國财政部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組成的代表團将訪問北京,與中方官員舉行會晤。
據報,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會議期間,美方預計将闡述對中國經濟走勢及 " 產能過剩 " 的擔憂。
" 訪華期間,我們将進一步探讨中國宏觀經濟失衡及產業政策,後者可能對美國和全球工人、企業造成重大損害。" 尚博表示。
中國政府堅持認為,中國經濟動力強勁、韌性十足,并否認產能過剩的指控。
可以預測,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機制下展開的此次會談,或将又一次變成雞同鴨講。
美國将一家又一家中國企業列入 " 實體清單 ",對中國產品加征高額關税(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税提高至 100%),極力脅迫日本、荷蘭、韓國等盟國建立對華 " 芯片鐵幕 " ——這種種作為都充分説明,美國對中國制造和 " 產能過剩 " 的定義是多麼狹隘。
" 產能過剩 " 的論調出自于美國政府的政治目的,欲意利用非市場手段打壓中國高新科技及具有競争力的產業。美國想要的,是讓中國永遠成為美國低端消費品的制造基地,同時過早地讓中國金融領網域向美國開放。這樣一來,唯一的結果就是中國金融被美國把控。
拜登政府對華加征 301 關税的決定懸而未決之際,美國代表團不應将其視為與中方談判的籌碼,因為中國經濟在過去五年來已經逐步适應了 301 關税帶來的影響。美方代表團還應謹記,從懲罰性關税開始實施的第一天起,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也深受其害。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國内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長期以來,中國經濟依賴于房地產的繁榮。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一樣,房地產成為中國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創造财富的捷徑。
美國若真心想要幫助中國解決經濟問題,就不應打壓中國,而是肯定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争取更高地位的努力。美方應放棄零和冷戰思維,客觀看待中國發展。
正如尚博所説,雙方對話談判,擁有一個 " 彈性渠道 " 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我們存在分歧的領網域 "。但是,如果美方繼續将中美經濟關系政治化,那麼雙方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會議上達成改善兩國關系的意願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
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外界寄厚望于通過對話穩定雙邊關系,但美方卻毫無實際行動,只是為了談判而談判,或将令厚望變失望。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9 月 19 日社論
原标題:Walking the talk way to stabilize relation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李海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