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瑞浦蘭鈞,搶登二線電池廠的資本末班車,歡迎閲讀。
文|韓永昌
編輯|李勤
電動化的上半場即将結束,但動力電池行業格局仍然未定,新勢力仍在出現。
11 月 30 日,瑞浦蘭鈞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如無意外将在年内正式登陸港交所。這家企業先後兩次遞表,終于走到上市前夜。
瑞浦蘭鈞背景并不復雜," 世界鎳王 " 青山集團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超過 60%。在業務的支持上,青山集團自然也是不遺餘力。
公司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3 年上半年,瑞浦蘭鈞前五大客户中,青山集團排名第一,收入占比約為 12.7%。在 2021、2022 和 2023 年上半年,瑞浦蘭鈞向青山集團及其關聯方出售的電池產品分别約為 1530 萬元、8.6 億元以及 8.33 億元。
瑞浦蘭鈞的成立時間并不長,但裝機量雖然提升迅速。公司 2022 及 2023 年上半年在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排名中均為第 10 名,分别占據 1.7% 和 1.2% 的市場份額。
雖然與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等企業依舊有不小的差距,但短時間内進入國内前十行列已經十分不易。今年動力電池行業的形勢已經出現兩級反轉,對新秀企業并不友好。
2023 年以前,動力電池長期處于緊缺狀态,電池企業只擔心產能不足,從未擔心開工率不足。而今年開始,城頭變幻大王旗,動力電池產能掉頭轉向過剩,全產業鏈價格戰爆發。電池公司們将盈利的重要性,排在了活下去的後面。瑞浦蘭鈞選擇在此時 IPO,想必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籌碼。
背靠青山的電池新秀
背靠大樹好乘涼,每一家電池廠都希望得到一個車企大客户的垂青,瑞浦蘭鈞的靠山——青山集團卻是個例外。
青山集團因 " 妖鎳事件 " 而聞名遐迩,瑞浦蘭均是青山集團控股的兩家企業瑞浦能源與蘭均新能源合并而成。其中瑞浦能源成立于 2017 年,蘭均新能源成立于 2020 年,合并後成為瑞普能源該名稱為瑞浦蘭鈞,蘭均新能源由瑞浦蘭鈞持股 71%。
背靠青山集團的好處有很多,一方面, 瑞浦蘭鈞有了充足的彈藥,青山集團不僅能夠提供資金來源,還能作為上遊供應商為瑞浦蘭鈞供應原材料。
招股書顯示,瑞浦蘭鈞向青山集團采購電解液、PVDF 及銅箔,原因是青山集團擁有廣泛的合作網絡及與上遊電池材料生產商的良好關系。瑞浦蘭鈞已經和青山集團的附屬公司永青科技籤署了框架協定,保證原材料供應的長期穩定。
青山集團也是瑞浦蘭鈞最大的客户,在 2021、2022 和 2023 年上半年,瑞浦蘭鈞向青山集團及其關聯方出售的電池產品分别約為 1530 萬元、8.6 億元以及 8.33 億元。
在營收上,招股書顯示,瑞浦蘭鈞的年度總營收由 2020 年的 9.07 億元大幅增加至 2021 年的 21.09 億元,并進一步增加至 2022 年的 146.48 億元,復合年增長率超過 300%。今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營收為 65.95 億元。
營收大幅增長的背後是產能的不斷擴張,瑞浦蘭鈞的設計年產能從 2020 年 1 月的 2.3GWh 增長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 35.2GWh,公司計劃于 23 年底實現設計產能 69GWh。
在銷量端,2020 年至 2022 年,瑞浦蘭鈞的出貨量分别為 1.55GWh、3.30GWh 和 16.61GWh。今年上半年瑞浦蘭鈞出貨量為 7.77GWh。其中,瑞浦蘭鈞出貨量提升主要是在 2022 年,主要原因依舊是青山集團。
2022 年後,青山旗下永青科技開始向美國大量出貨,瑞浦蘭鈞稱," 我們向永青科技供應電池組件,而永青科技再向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供應電池組件。"2023 年上半年,青山集團成為了瑞浦蘭鈞最大的客户,公司向青山集團出貨占瑞浦蘭鈞營收的 12.7%。
青山集團讓瑞浦蘭鈞在供應鏈保障和客户開拓上有了天生優勢,更長遠來看,青山集團對海外產能建設經驗也十分豐富。
目前,國内動力電池產能已經出現全面過剩,以寧德時代為首的動力電池企業都在摸索 " 走出去 " 的道路。歐洲與東南亞是兩個首選之地。
在招股書中,瑞浦蘭鈞也提出了計劃借力青山集團在東南亞、南美洲、歐洲等地建廠,以擴大產能的計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成立以來,瑞浦蘭鈞已經接受青山集團累計投入資金超 80 億元,這樣巨大的關聯交易金額也讓其幾乎無法在 A 股登陸,選擇港股 IPO 也是情理之中。
但即便是身為動力電池行業排名第三的中創新航,在港股上市後也受限于流動性等因素股價一路急轉直下,瑞浦蘭鈞想要取得更好的表現,難度似乎不小。
動儲雙輪,擴張不停
瑞浦蘭鈞成立較晚,業務模式采用動力和儲能產品雙輪驅動戰略。公司于 2019 年和 2020 年開始向客户交付儲能及動力锂電池產品。
瑞浦蘭鈞第一家第一家動力電池客户為上汽通用五菱,随後又拓展了零跑汽車等客户。截至 2022 年,上汽通用五菱仍是瑞浦蘭鈞的前五大客户之一。
當然,瑞浦蘭鈞也在持續開發面向高端車型的動力產品,瑞浦蘭鈞最新研發的 " 問頂電池 ",其中磷酸鐵锂方案續航裏程可以達到 600-700km,中鎳三元方案可達到 800-1000km,目前已經定點投放至多款 BEV,但由于產品正處于導入初期,裝機量提升并不明顯。
在儲能業務上,瑞浦蘭鈞出貨量表現良好,在 2022 及 2023 年上半年,公司的全球儲能廠商排名分别為第 3 名和第 4 名,市場份額為 8.8% 和 5.7%。
儲能電池出貨量卻拉動了瑞浦蘭鈞裝機量的增長。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的動力電池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由去年同期的 41.4% 減少至 18.9%,而儲能業務的占比則由 46.8% 攀升至 65.5%。
但今年電池市場極度内卷,電池價格下跌也成為了壓在電池企業身上的一座大山。在锂價下行周期中,電池產品的價格與日俱降,近日,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預測道,電池包價格将從 2023 年的 0.76 元 /Wh 降到 2030 年的 0.4 元 /Wh 左右。
在瑞浦蘭鈞的招股書上披露的同樣明顯,2020 至 2022 年和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產品均價分别為 0.54 元 /Wh、0.52 元 /Wh、0.76 元 /Wh 和 0.69 元 /Wh,儲能電池產品均價分别為 0.59 元 /Wh、0.60 元 /Wh、0.80 元 /Wh、0.73/Wh。
随着原材料價格不斷下降以及車企的降本要求越來越高,動力電池價格勢必将持續下跌,如果公司的降本能力不能趕上價格走低的速度,将一直影響盈利。
據招股書披露,自 2020 年至 2022 年以及 2023 年上半年,瑞浦蘭鈞淨虧損分别為 5327.9 萬元、8.04 億元、4.51 億元和 9.20 億元,累計虧損 22.28 億元,而毛利率分别為 12.2%、-15.4%、7.4% 和 4.1%。
今年行業的競争激烈在產能端也有所顯示,據招股書披露,2020 年至 2022 年以及 2023 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的產能利用率分别為 50.3%、86.4%、73.9% 及 49.4%。
2023 年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原因主要由于銷量下降,瑞浦蘭鈞給出的理由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于 2023 年初短暫放緩以及車企在原材料價格波動中下單意願減弱。這不止影響了瑞浦蘭鈞一家,2023 年上半年,行業龍頭寧德時代開工率也只有 60.5%。
瑞浦蘭鈞此次上市,依舊在為擴產做計劃,公司招股書顯示,所募集到的資金 80% 将用于產能擴建,公司計劃于 2025 年底前實現產能達到 150GWh 以上,相當于在目前 2023 年底產能基礎上翻一番。
150GWh 目标相當于 2022 年全中國動力電池銷量的三分之一,當然如果對比業内其他電池公司動辄數百 GWh 的 2025 規劃來看,這也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此次瑞浦蘭鈞上市,是二線電池廠商在更激烈的競争到來前的驚險一躍。在瑞浦蘭均通過港交所聆訊的同月,天津捷威動力天津工廠已被曝出計劃停產,全員放假。淘汰賽已經開始,誰能募集到更多的資金,誰的產品更具性價比,将成為活下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