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深藍想要年銷40萬輛?只靠智能座艙恐怕的S7還不夠,歡迎閲讀。
20 世紀 70 年代,為了規避因駕駛員操作失誤造成的交通事故,許多國家和車企開始着手通過計算機、微電子、自動化等技術降低事故率,也從此拉開了智能汽車的序幕。
每個車企對于智能化的定義都有自己的看法,也在產品中注入了自己的設計思想,還有一些車企打出了智能汽車 1.0、2.0、3.0 的口号。盡管車企之間存在争議,但毫無疑問的是,屬于智能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了。
6 月 9 日,深藍汽車召開了以 " 全新亮點,超前點播 " 為主題的直播活動,深度解讀了深藍 S7 智能座艙的設計理念。作為一個成立于 2018 年的新品牌,深藍汽車的智能座艙能否給行業帶來一些啓示呢?
完美的設計難免趨同,智能手機行業起步時,各種有趣的設計和功能層出不窮,近幾年卻很難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iOS 與 Android 也是互相模仿。汽車行業同樣如此,配置和功能越來越相似,但就像蘋果、小米、OPPO、vivo 的手機同樣的功能體驗卻不同一樣,汽車配置和功能類似,依然可以做出新意。
智能座艙的主要功能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司機需要用到的駕駛相關功能,二是提升乘客體驗的進階配置。
(圖源:深藍汽車)
人機互動無疑是智能座艙最重要的一點,互動邏輯做的不好,無論功能多麼完善,使用體驗都會很差。一般來説,高管為互聯網行業出身的造車新勢力,人機互動會好一些,傳統車企的人機互動則通常差一些。
深藍 S7 的智能座艙不但支持人臉識别,還有手勢互動、連續對話、四音區聲紋識别,以及螢幕子菜單 " 可見即可説 " 等功能。
前面幾項并不是什麼新鮮的功能,關鍵在于螢幕子菜單 " 可見即可説 " 功能,看視頻、調整車輛、播放音樂等,只要是螢幕出現的選項,都可以用語音選中,駕駛過程中再也不用分心用手指觸控操作了,無疑能夠大幅提升安全性。
深藍 S7 駕駛相關功能的另一個亮點是 AR-HUD,同樣是一個不稀缺的功能,但真正能做好的并不多。
深藍 S7 的 AR-HUD 最高亮度可達 15900 尼特,以确保用户在各種光照強度下都能看得清,53 英寸的超大尺寸,預留了更多能夠展示信息的空間。搭配 L2 級輔助駕駛,深藍 S7 能夠實現 800 米以内領航道路指引、180 米實景導航反饋、100 米動态視距實時更新。
AR-HUD 也是可以提升駕駛安全性的關鍵配置,能夠将車輛狀态和導航信息投射到前擋風玻璃,讓司機無須分心轉頭看車機或手機的導航信息。與 L2 級輔助駕駛結合後,能夠幫助司機快速掌控道路信息和駕駛環境,進一步提升駕駛安全性。
深藍 S7 還為乘客準備了許多用于享受的配置,例如副駕駛螢幕、零重力椅等。深藍 S7 不僅為副駕駛乘客準備了螢幕和零重力座椅,還有兩個非常細心的配置,首先是零重力座椅支持 8 點式按摩,随時随地都能享受按摩服務;其次是深藍 S7 的副駕駛螢幕并非在中控台,而是在遮陽板位置。
(圖源:深藍汽車)
小通(ID:dianchetong233)經常躺在車裏看 LOL 比賽,手機螢幕太小,而且捧着手機看太累,可車機螢幕位置太矮,躺下後看非常不舒服。深藍 S7 的 12.3 英寸副駕駛螢幕位置靠上,非常适合躺下的視角,從這裏就能看出深藍汽車的設計師用心了。
此外,深藍 S7 還為後排乘客準備了一個觸控小螢幕,可以用來調節空調、副駕駛座椅。可以説把前後乘客都盡可能照顧到了。
這些與眾不同的細節确實能夠看出深藍汽車的用心,但細節考慮周到,不代表消費者就願意買賬。細節是一種產品态度,但卻只有 " 錦上添花 " 的效果,在進入慘烈淘汰賽的汽車行業,深藍要突圍還需要有更多硬功夫。
進入 2023 年後,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那就是電動汽車銷量越來越高,造車新勢力卻普遍出現了銷量下滑,僅有理想表現異常出色。
究其原因,小通認為,主要在于 2022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了 25%,已然成為主流,説明市場逐漸成熟。市場不成熟時,實力不強的企業也可以通過一些特質吸引消費者,水大魚多靠着五花八門的套路都能撈到魚。但市場成熟後產品趨同,就到了比拼產品力的時間,這時候小企業就很難撐得住了。智能手機市場成熟後,許多廠商淪為山寨機,最後破產倒閉,也是這個原因。
汽車行業日益成熟,快魚是慢魚的階段過去了,現在是大魚吃小魚、老魚吃新魚的階段。競争将更加激烈,消費者有更多產品可選,對于產品的要求也會更高。造車新勢力大多底藴薄弱。老牌車企加速轉型,車企之間拼硬實力,新勢力必須要有足夠強的產品力,這是理想汽車能赢的關鍵。
深藍 S7 搭載的高通 8155 芯片、高清車機螢幕等配置,只要價格到了其實都可以配備,但一些細節處的設計,除非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否則很容易忽略。
S7 上市前,深藍汽車只有深藍 SL03 一款產品,但今年 1 月 ~5 月總銷量則只有 33585 輛,不過環比銷量不斷上漲,説明消費者對其已有不錯的認可度。即使如此,還是需要注意,深藍汽車 2023 年的目标銷量為 40 萬輛,意味着平均每個月需要賣出 3.3 萬輛,現在的數據還差很遠。
相較于其他造車新勢力,深藍汽車最大的優勢就是產能充足。早前深藍 S7 下線時,深藍汽車特地展示了南京智慧工廠,超高的自動化程度和產能,同樣是深藍決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鍵依仗,這也是深藍 " 大魚吃小魚、老魚吃新魚 " 的一大底氣。
在產能得以保障的情況下,只要訂單足夠多,深藍汽車就有機會完成目标。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深藍汽車想要完成年銷 40 萬輛的目标非常困難,不是深藍汽車現有車型不夠優秀,而是深藍汽車的產品太少了。類似于理想汽車、特斯拉這樣的精簡產品線策略,固然有 " 少即是多 " 的好處,但不一定适合每一家企業,特别是深藍。
深藍汽車只有兩款車型,其中深藍 SL03 為 B 級車,當前起售價 17.19 萬元,深藍 S7 則為中型 SUV,起售價 16.99 萬元。雖然覆蓋了主流價位區間,但還是有些偏貴。
除非這兩款車能成為超級爆款,否則僅依靠兩款車實現一年 40 萬輛銷量,難度實在太高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夠達成這一成就的車企,恐怕只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大巨頭。但特斯拉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起步較早,在行業的影響力較大,已經培養了龐大的消費群體。
深藍汽車雖然擁有長安汽車的支持,但長安汽車主營業務是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不上這兩家。深藍汽車又是成立于 2018 年的新品牌,首款車型深藍 SL03 發布于 2022 年下半年,這麼短的時間難以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打響品牌名氣、營造品牌價值。
因此,深藍汽車需要發布更多車型,一方面可不斷以新品驅動市場熱度,提高品牌力,這一點國產安卓手機廠商就做得很好;另一方面則可以不同場景、不同價位、不同定位的產品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市場變得更加龐大,往往也會變得更加細分。
事實上,深藍汽車也清楚實現 2023 年 40 萬銷量的目标太難,所以在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将深藍 SL03 和 S7 都打造成爆款,年銷量達到 20 萬輛。
距離新訂的目标,深藍汽車還差 166415 輛,6 月 ~12 月平均每個月只需要賣出 23773 輛,深藍 S7 交付後,實現這個目标并不困難。當然,一年 20 萬輛絕不是深藍汽車的最終目标,想要成為比亞迪、特斯拉這樣的行業巨頭,深藍汽車急需更多車型,覆蓋更廣的價位區間,讓我們對更多的 " 深藍 X" 們拭目以待吧。
封面圖源:深藍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