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好東西》:一切好東西,都會實現的。電影好東西裏的新關系,歡迎閲讀。
《好東西》,真是個好東西。
我一直在想到底用什麼樣的筆觸來寫《好東西》,因為她那麼 " 新 ",我既有的思維範式萬一匹配不上她的 " 好 ",會錯過這些奇妙。
看這部電影就跟自我刷新似的,把既往人生的後台緩存清一清,退化的神經緊一緊,重新思考很多習以為常、卻不夠合理的事,修正自己,然後用更友好、更清新的态度,開心地投入新遊戲。
對,是開心的,會一次次由衷地笑出來,度過快樂現充的 123 分鍾。
重生之我想當王茉莉
王茉莉是一個天然小孩,一個非常 " 小孩 " 的小孩。
每次王茉莉做點什麼,説點什麼,我腦海裏都會浮現出 " 新腦子就是好使 " 或者 " 小孩姐 " 這種很泛濫的網感措辭,因為她應對世界時,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一種很酷又很聰明的狀态。
那套方法論一次次擊中我,讓我們這種長着長着就做了 " 張家新 " 的人,感受到從未被規訓的鮮活感。
原來有人不存在覺醒一説,她一直都醒着:對标榜自己做得很好的親爹問,為什麼要跟更差的父母比,這是你應該做的;拒絕常見的親情綁架,脱口就是金句:" 你又不是她爸,管她幹啥。"
原來 " 獨立的個體 " 落實在成長中,是這樣跟世界互動:我的頭是好聽的;你的眼淚也很好吃;作文裏寫 " 我不再幻想 ";對他們説:" 我正直勇敢有閲讀量,我有什麼好可憐的!"
原來女兒和媽媽的母女關系,可以如此健康又親密,是肉緊緊的:記住你來月經的日子,認真、平靜地談論它;閲讀你寫過的所有文字,消化吸收,然後遺傳這寫作的天賦,繼續做正直、勇敢有閲讀量的人。
我愛王鐵梅,更愛王茉莉,喜歡電影裏她出現的每一幕,那種充滿希望的可能性。
如果每個小孩都像王茉莉那樣成長,未來一定能變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這是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建設和創造之路,我們都由小孩而來,她是當下的小孩,也是以後更好的大人。
夢中情媽王鐵梅
王鐵梅不光是一個好媽媽,她像一個圓心,跟誰建立關系,就勾勒出耳目一新的情感質量。
她的人格魅力充沛到,連 " 王鐵梅 " 這個名字都先鋒了起來。鐵姐,還有比這更生機勃勃的稱謂嗎?
以前我沒覺得 " 媽媽 " 于女性而言,是多優質的一種身份選擇,人生明明能更精彩的不是嗎?鐵梅讓 " 媽味 " 積極和開放了起來,那是一種流動的力量,帶給人幸福和可靠的感覺。做鐵梅的鄰居、同事、育友、課間十分鍾,都能獲得價值或功能的肯定。
我不知道鐵梅是逐步讓自己成立,還是她從一開始就這樣自由和坦蕩。總之我在看電影的過程裏不斷代入小葉和小馬,想被 " 媽味 " 籠罩,看她毫無局促感地做一切瑣碎復雜的事,幾乎過濾掉所有負面的消耗,太自洽了,讓人欽佩。
那是大部分媽媽日常的樣子,我們卻從未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她們的付出。就像電影裏那段人見人誇的猜聲音,簡直神來之筆,媽媽做家務的聲音,也是世間萬物的聲音,媽媽用她的雙手創造了一切,撫慰了一切,連接了一切。
女子東西,her story
小葉也好可愛,我最愛她面對鐵梅的樣子,如果身邊有一個包容又值得信賴的同性,那我們最真、最脆弱、最柔軟的那一面就會完全袒露,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會被接納的。
快樂倒貼,也是以快樂為前提。" 不值得驕傲,但我也不羞愧。" 小葉真情實感、一本正經地給鐵梅解釋 " 不是的,男人還是很好玩的。" 時候,主體性莫名其妙回來了。我們都有自己原生的問題,或是難堪的缺陷,但那只是我的一部分,我知道自己還有長處和優點,我也跌跌撞撞地長大了。
珍貴的地方在于,會有鐵梅這樣的人,看得見小葉的來路,看得見女性的全部,她們好的、不好的地方都了然于心,然後替過往跟她説 " 對不起 ",和她并肩往未來前進。
就像看展出來,小葉向鐵梅道歉那段,我二刷時還是覺得心軟軟的,小葉囧囧的五官和局促的神态,連王茉莉都沒展露過,那是一個沒被肯定過的笨小孩,試着獲得原諒的樣子。那一幕簡直母愛徜徉,會有人心疼你的,會有人給你一個擁抱。
鐵梅、小葉和小孩共同創造了一個美好的母系社會,在這裏,我們可以大聲争吵,可以互相幫助,可以説月經、結扎、睡了誰,人和人的關系更直接、更友善、更習慣體諒。媽媽、姐姐、女兒的身份是遊移的,但沒關系,因為權力關系始終平等,愛一直在。
看電影吧,聽音樂吧
往常看完電影時,我會在備忘錄裏寫下一些關鍵詞,用做寫作的錨點。到《好東西》這,她 " 好 " 的地方太多了,空氣裏都有營養,所以反而什麼都不用記,要記住的,是電影帶來的幸福的感覺。
寫作很幸福,聽歌很幸福,看電影很幸福,做音樂很幸福,當女人很幸福,有女兒很幸福,愛一個人很幸福,創造一個新世界很幸福。
它是一部常規制式的電影,但我兩次都選在銀幕足夠大、座位足夠多的好影廳,因為要沉浸在那個明天會更好的世界裏,要和大家共享這份明朗、誠實的情緒。那時候大家在同温層,是共同體,就像 電影裏鐵梅在地鐵上睡着時,女乘客偷偷拉她倚靠在自己肩頭,我們是自己人。
這是發生在當下的故事,打到臭車,小孩舉報,直播帶貨,喝醉的人随地小便,小學生都愛黴黴,她和我們的生活如此貼近,又比我們走得更前,過得更新。
但我們也在進步了不是嗎?一切好東西,都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