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走讀文脈· 江蘇歷史文化街區 | 走進南京頤和路和徐州户部山,博覽建築群落之美,歡迎閲讀。
編者按:一條街一眼千年。
一片歷史文化街區,一座城市的縮影。
7 月 5 日下午至 6 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蘇州市考察時,來到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了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情況。
目前,江蘇有國家歷史文化街區 5 個,江蘇省歷史文化街區 56 個,各有特點,活色生香。
現代快報派出多路記者探訪,推出走讀文脈 · 江蘇歷史文化街區系列。
第六期,文脈君将帶您分别走進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和江蘇“運河百景”之一的徐州户部山歷史文化街區。
百年頤和,萬國風華,在頤和路追着光影踏過每一個街角;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規整化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在户部山尋訪深宅大院裏的秘密。
這兩個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築風格迥異,但都充滿歷史底藴。讓我們一起探尋城市萬象,解讀建築之美。
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
建築是包裹生命的容器。
步入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仿佛置身一座神奇的建築博物館。飛檐翹角的中國傳統民族形式,清水磚牆的美式新花園樣式,拱門券廊的地中海造型,窗户闊大的北歐傳統風格,孟莎式屋頂的浪漫法國風 …… 恍然間有種穿越的感覺。
這裏是建築學家的天堂,也是本地居民與外地遊客喜歡的城市文化地标。
“洋樓百幢”,始建于 1920 年代的大型住宅區
頤和路,是東起江蘇路西至西康路、東北西南走向的一條長約 700 米的街巷。
頤和路街區的範圍則要大得多,包括頤和路、西康路、寧夏路、赤壁路、珞珈路、琅琊路等大大小小的街巷在内。
街區始建于 20 世紀 20 年代末,因為所在的區網域地勢起伏,頗有風景,所以規劃時多條道路選擇以各地風景名勝命名,例如頤和路、珞珈路、普陀路、莫幹路、天竺路、靈隐路、牯嶺路、琅琊路、赤壁路等。路名意境清雅幽靜,高度匹配街區内的整體環境。
這一片以公館為主的住宅區,在抗戰開始之前就已經成型。根據當時人的描寫,有“洋樓百幢,無復昔日荒煙蔓林景象矣”,住宅區的家家户户,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種着諸如月月紅、玫瑰、冬青一類的綠植。
公館區建成後,居民大多是軍政要員以及社會名流。他們有的通過購買土地取得建房資格,有的從别人手中直接購買建好的房屋,有的以租賃的方式居住在此。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外國駐華公使館的辦公場所,也有相當一部分位于頤和路公館區。以法國大使館為例,在 1946 年至 1949 年間,曾先後将高雲嶺 56-1 号、高樓門 56 号、金銀街 17 号(原金銀街 10 号)、寧夏路 6 号等處作為辦公和職員居住場所。再如澳大利亞大使館,曾租賃頤和路 32 号(原頤和路 26 号)使用。
萬國風華,在這裏遇見世界各地的建築
根據 2012 年編制的《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現在的街區保護範圍北到江蘇路、東至寧海路、南抵北京西路、西至西康路,分為 13 個片區,占地約 35 公頃,總建築面積 25 萬平方米,現有 285 處院落,其中 264 處有民國風貌,納入文物部門保護的各類建築有 225 處,是南京保存最完好的近現代花園洋房住宅區和國外使節公使館區。
現存資料顯示,有 250 多位知名人士曾生活居住于此,還有近 30 處大使館、公使館舊址。
頤和路 6 号(原頤和路 4 号),陳布雷公館;頤和路 8 号,閻錫山公館;頤和路 18 号,鄒魯公館;頤和路 34 号,顧祝同公館;頤和路 38 号,汪精衞公館 ……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名副其實。
随着時代的變化,街區的居民一直在變化。
例如靈隐路 5 号,主人在上世紀中期赴上海定居,房屋則被出售給了當時的華東水利學院。
天竺路 21 号,曾經是著名學者胡小石先生的舊居。胡小石先生居住南京期間,先後落腳于梧桐巷、将軍巷、成賢街、天目路等居所,後來在陳毅元帥等領導的關懷下,遷至天竺路,直至病逝。
如今,這裏是公共建築與民居相伴的城市客廳。往來行人,可以站在某户人家的門口遐想歷史,也可以走進隔壁的餐廳小酌兩杯,或者就什麼也不想,任由雙腳自由漫步,從一條巷子到另外一條巷子,領略風情各異的世界建築風華。
徐州户部山歷史文化街區
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
大宅林立,沿山而居 …… 作為江蘇“運河百景”之一的户部山,不僅是立于徐州中軸線的一方文化高地,更是一處建築大觀。
漫步在户部山歷史文化街區,百餘間明清古民居,仿佛讓人穿越至 400 多年前,感受徐州城最為輝煌燦爛的過往。
參差錯落,重現古城明清數百年建築風貌
在徐州有句民謠相傳甚久:窮北關富南關,有錢都住户部山。
户部山,最初只是徐州南郊的一座小荒丘,因西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時,在此籠山絡谷,以觀将士戲馬,遂謂之戲馬台;復因明天啓四年大水,户部分司遷署于其上,又稱之為户部山。
在户部山上興建土木工程并非易事,地基難做,建設成本高,需要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因此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貴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現在的户部山歷史文化街區位于徐州市中心區網域,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是老徐州城市記憶的文化名片。古民居建築群占地面積 3 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 1.1 萬平方米,其中崔焘翰林府、餘家大院、翟家大院、鄭家大院、劉家大院和号稱徐州第一樓的李家大樓等保存較為完整。
商賈名流的作坊店鋪、深宅大院都安置在此。大宅林立、沿山而居,這是户部山古民居的奇特格局。
百餘間明清古民居,參差錯落、重重疊疊。作為南北交匯處,這裏匯聚了南來北往的商人,所以建築風格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規整化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
牆體多用青石與青磚,梁架用材碩大,房屋高大寬敞、雕梁畫棟,琢刻精細,并有“裏生外熟”的建築工藝,即壘砌的牆體分為兩層,外層為磚砌的清水牆,内層為土坯,這種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價,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使房間内冬暖夏涼。
歷經百年風雨摧殘,遺存猶在,這裏藏着徐州城最為輝煌燦爛的過往。
活化利用,古院落擁抱新國潮
户部山古民居建築群中體量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院落,要數崔焘故居。
崔焘翰林府位于户部山西坡,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擴建于道光年間,占地面積 5200 平方米,有 12 個四合院,房屋 150 間,分為上下兩院,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其中“鴛鴦樓”建在落差較大的位置,其設計是户部山古民居的一大創舉。
“鴛鴦樓”樓分為兩層,上下疊壓,利用其側立面山坡的落差建成了這座朝向相背的二層樓房。樓内沒有樓梯,樓房前後各開門,分别通往一高一低南北兩座院落,反映了匠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聰明才智,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創新。
如今,户部山歷史文化街區也在積極探索文旅商融合新路徑,發揮崔家大院古建築群的優勢,在功名樓、墨緣閣等建築空間,以“活的歷史”“文脈傳承”等主題,引進歷史、藝術、民俗、非遺等相關的文旅項目和臨時展覽;舉辦系列學術研讨、公益講座及遊客參與項目。
崔家大院以及魏家園等部分空間活化利用,引入沉浸式茶館、翰林書苑、漢服體驗、脱口秀、古風劇本殺等新興業态,增加文創體驗、活動體驗以及夜遊體驗,形成獨具特色的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空間,使古宅深院煥發歷史文化的精神面貌和與時俱進的勃勃生機。
歷史風雲的雄渾壯闊,人流湧動的煙火繁華,在這裏融為一體。
文 | 現代快報 + 記者 白雁 張曉培 馬壯壯
圖 | 現代快報 + 記者 錢念秋 部分圖片由雲龍區委宣傳部提供
視頻 | 現代快報 + 記者 錢念秋 鄭芮
(編輯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