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關税下芯片巨頭們的危與機,歡迎閲讀。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編譯自 trendforce
芯片巨頭命運轉折。
在特朗普執政期間,關税不确定性加劇,美國和歐洲的主要芯片制造商在最近的财報電話會議上分享了各自的前景。一些公司表示,客户行為沒有明顯變化,而另一些公司則概述了計劃和潛在影響的時間表。以下是英特爾、德州儀器、恩智浦和意法半導體的應對措施,這為芯片行業可能面臨的形勢提供了早期信号。
關税重振英特爾老款芯片的需求
關税政策對其業務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有報道顯示,關税意外地刺激了市場對英特爾舊款 PC 和伺服器芯片的需求,其中,基于 7nm 工藝的 Raptor Lake 芯片便是典型代表。在當前經濟充滿不确定性,以及全球關税致使成本攀升的大背景下,客户出于成本考量,不再熱衷于追逐英特爾為筆記型電腦設計的下一代 AI PC 芯片,諸如 Lunar Lake 和 Meteor Lake,轉而将目光投向更為實惠的上一代處理器。這一市場需求的轉變,直接反映在英特爾的财務預期上,該公司預計第二季度營收為 112 億至 124 億美元,低于第一季度的 126.7 億美元。其他媒體機構也發出警告,中國對美國半導體征收的高額報復性關税,如同籠罩在英特爾頭頂的陰雲,嚴重影響其發展前景。英特爾甚至預計,第二季度每股調整後利潤僅能實現盈虧平衡,可見關税對其衝擊之大。
德州儀器:與中國的關系帶來風險上升
德州儀器作為另一家美國芯片制造商和 IDM 公司,也感受到了關税帶來的潛在風險。其首席執行官哈維夫・伊蘭明确表示,由于關税政策仍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關税對公司真正的影響可能要到 2025 年底或 2026 年才會顯現出來。從短期來看,德州儀器預計将迎來一定程度的周期性需求復蘇,并且可能會受到關税拉動的影響,這使得其第二季度的前景相對樂觀,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将在 41.7 億美元至 45.3 億美元之間,略高于第一季度的 40.7 億美元。然而,德州儀器與英特爾一樣,對中國市場存在較高的依賴度,每年約有 20% 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在關税不斷更新的當下,這無疑使其面臨着巨大的潛在風險,未來業績走向充滿不确定性。
恩智浦:對關税影響持謹慎樂觀态度
歐洲主要芯片制造商恩智浦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在電動汽車和智能手機用傳統芯片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恩智浦第一季度營收下降 9%,至 28.4 億美元,公司預計第二季度銷售額可能進一步下降至 28 億至 30 億美元。雪上加霜的是,首席執行官庫爾特・西弗斯将于今年晚些時候退休,現任恩智浦半導體高管拉斐爾・索托馬約爾将立即出任總裁,并于 10 月 28 日接任首席執行官。在管理層變動的關鍵時期,公司還面臨着關税帶來的挑戰,其警告稱,受關税影響,公司将面臨 " 非常不确定的環境 " 。盡管身處難以預測的關税影響所導致的艱難市場環境,但恩智浦依然保持 " 謹慎樂觀 " 的态度,積極尋求應對之策,試圖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意法半導體:2025 年銷售額可能下降
意法半導體在這場關税風波中似乎表現得更為樂觀。目前,該公司尚未觀察到客户出現任何恐慌或立即反應。不過,意法半導體并未掉以輕心,仍然對關税對全球汽車生產的影響持謹慎态度。據報道,該公司重申了等待局勢發展的緊迫性,因為調整或重組供應鏈需要在資格認證和產品轉移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成本。雖然意法半導體沒有提供全年業績指引,但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Jean-Marc Chery 表示,他預計公司收入将低于去年的數字。這一表态也顯示出,即使目前尚未受到明顯衝擊,意法半導體也深知關税帶來的潛在威脅,未來的發展之路充滿挑戰。
總體而言,特朗普執政期間加劇的關税不确定性,已經在芯片行業引發了強烈震動。各大芯片制造商都在積極應對,盡管它們的反應和預期各不相同,但都面臨着關税帶來的諸多挑戰。無論是市場需求的轉變、營收預期的調整,還是供應鏈的潛在變動,都給芯片行業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在未來的日子裏,芯片行業如何在關税的重重壓力下突圍,實現穩定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