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從季度第一俯衝4.2分,“史上最狂樂隊動畫”怎麼就高台跳水了?,歡迎閲讀。
邦邦獲得了流量,觀眾獲得了樂子,母雞卡創造了雙赢的世界。
"2025 年 3 月 27 日,面對着《Ave Mujica》動畫的結束,所有觀眾都會想起 1 月 2 日開播的那個晚上十點,想起那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場面。在那個冬天,有無數的人讨論着那個世界上演的劇情,那時完全沒有絕望的氣氛…… "
作為 2023 年大熱樂隊動畫《MyGo!!!!!》續作播出的《Ave Mujica》,在上周四正式落下了帷幕,也在各種意義上超出了所有觀眾的預期。
還記得我在 2024 年底去了一趟日本,動畫正式開播前,東京地鐵的車廂和人行步道已經被《Ave Mujica》的大型廣告占領——完全打破少女樂隊印象的哥特風色調,華麗又頗具神秘感的角色,搭配着 " 史上最狂樂隊動畫 " 的宣傳語,吸引了許多目光。
國内外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網友曬出的巨幅海報:
與此同時,觀眾的期待值也被推向了頂峰。1 月 2 日,随着動畫開播,Mujica 詞條登上推特熱搜,從第四逐漸攀升至第二,企劃官方賬号 BanG Dream! 發了一條推文慶祝,評論區一片喜色,大家都在商讨應該如何把熱搜頂上第一。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場狂歡之中,任誰也沒有料到,這部還未開播便被寄予厚望的 " 最強新番 ",在短短幾周内迎來了 " 高台跳水 " 般的跌落。
1
第 13 集動畫播出後,《Ave Mujica》在 Bangumi 的評分來到了 4.2 分——盡管其中可能會夾雜一些因期待沒被滿足而產生的極端差評,但總的來説,仍然偏向不被大多數觀眾認可的水平。
《Ave Mujica》單集評分曲線圖
在 Bangumi 的标籤頁,《Ave Mujica》的标注除了 " 百合 ""TV"" 原創 "" 音樂 " 等中性名詞外,最多的是 " 無法預測的命運之舞台 "。
這一概念出自《少女☆歌劇》,具體是指劇中的少女們在舞台上展現出的光芒與奇迹交織,會產生無法預測的化學反應,同時也代表着劇情的不可預測性。
近幾年," 無法預測的命運之舞台 " 開始在動畫愛好者間流行,大家用其指代沒有任何可供劇透材料的原創動畫,這個标籤通常意味着懸念、意外、驚喜和對未知的熱切期待。
但在《Ave Mujica》這裏, " 無法預測的命運之舞台 " 顯然不是什麼褒義詞。
如果單論前三集的内容,《Ave Mujica》其實還算一部挺正常的樂隊番,雖然角色設定和演出風格明顯區别于以往的樂隊系動畫,但華麗自洽的曲風與哥特風的舞台演出相得益彰。
劇情的展開可以説是相當大膽、高速,短時間内完成了世界觀鋪墊,完成了兩場演出,還接連抛出了若葉睦的 " 雙重人格 " 設定,在此之上貢獻了大量戲劇化演出,雖然信息量密集,但整體觀感稱得上扎實穩健、風格鮮明。按照當時的動畫質量來看,自稱 " 史上最狂樂隊動畫 " 是真有底氣的。
的确是在少女樂隊動畫中難得一見的獨特風格
動畫前期扎實的觀感,算是給不少觀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也正是因此,即便劇情發展到第三集結尾," 副駕駛員吞噬主駕駛員 " 這種 " 重新定義少女樂隊 " 的劇情也沒勸退多少觀眾,反倒催生出了一個讓《Ave Mujica》更出圈的熱梗:" 我不看恐怖片,可以看 Mujica 嗎?
到了第四集,若葉睦的雙重人格設定被正式揭開,雖説各位樂隊成員在缺乏合理鋪墊的情況下,僅用 0 秒就接受了 Mortis 的存在這件事本身已經足夠離譜,但更離譜的是,在隊友患有如此嚴重精神疾病的情況下,全隊僅有 0 人關心若葉睦的精神健康,反而将關注點全部放在了下場演出安排上。
最終因為 Mortis 不會彈吉他,内部衝突更新,樂隊直接解散,可以説是為了樂隊解散這盤醋,包了 " 雙重人格 " 這盤餃子。
當然,本着 " 紅紅臉、出出汗 " 更能加深互相理解,小打小鬧有助于維系樂隊長久發展的少女樂隊動畫基本原則,直到此時,大部分觀眾都還是願意相信《Ave Mujica》是自有其叙事邏輯的。只要能夠自圓其説,樂隊解散還可以重組,雙重人格在二次元也算不上什麼不治之症。
但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從第五集開始,所有角色開始輪番在 " 你來和我組 Ave Mujica"" 我不要和你組 Ave Mujica",以及 " 我們一起去組 CRYCHIC"" 我不允許你們組 CRYCHIC" 的問題上 " 扯頭花 "。
途中路過了哪些 " 存檔點 " 呢?" 大祥老師 " 和 CRYCHIC 冰釋前嫌,一起演奏了《春日影》,千早愛音徹底成為 " 聖愛音 "。
你的當務之急是學好英語,趕快回英國留學
八幡海鈴一口氣解散三十支樂隊,但關于其背後心理路程只有一段不到十分鍾的回憶,以及 " 光翼展開 "。
總之劇情看起來轟轟烈烈,但細究起來又沒有任何人獲得成長,故事發展到第十集,全員突然開始 " 一起包餃子 ",最後她們喊着什麼 " 命運共同體 " 啊 " 這是契約 " 啊 " 把剩下的人生交給我 " 啊的就上台搞起了 Live。
出現這樣的情況,十三集動畫篇幅有限,不足展開兩支樂隊、十個成員的故事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大家也都能看出來,《Ave Mujica》劇情節奏如此失衡,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武士道是真挺想整個 " 大活 " 的。
2
武士道,《Ave Mujica》所屬 BanG Dream!(國内簡稱 " 邦邦 ")企劃的制作公司,擅長将遊戲、音樂、動畫和線下演唱會結合起來,打造二三次元一體的 " 跨媒體混合企劃 "。
實際上縱觀邦邦等多支樂隊—— Poppin ’ Party、Roselia、RAISE A SUILEN、Morfonica 及其衍生作品不難發現,邦邦動畫相較于其他偶像題材的作品,更注重樂隊成員的成長、團隊關系的塑造和對現實困境的描寫。
包括系列劇本統籌绫奈由仁子也曾提到過,她在現實中接觸過不少高中生樂隊,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要把樂隊維持下去并非易事,因此更注重在作品中展現一種具有真實感的樂隊生态。在绫奈由仁子看來,對這種真實與虛構間界限的探索,比單純的販賣人設和造夢更重要。
但 Ave Mujica,從一開始就明顯颠覆了邦邦既有的青春熱血樂隊奮鬥模式,試圖引入更強烈的非現實要素和戲劇衝突,吸引與以往樂隊動畫不同的閱聽人。
比如 2023 年 Ave Mujica 樂隊曝光前,武士道就曾策劃過一個只有結合線下探索、線上解謎、YouTuber 直播、社群互動分享線索的才能完成的 ARG 遊戲,成功營造了一種懸疑、神秘的氛圍,給 Ave Mujica 的亮相創造了超高話題度。
夾在 " 邦邦 11th ☆ LIVE" 入場者特點中的神秘宣傳單
線上解謎之一,如果你會看三維立體圖可以看到 "DEEP" 字樣
在《Ave Mujica》的動畫劇本上,武士道顯然也選擇了這種最具話題度的 " 打法 "。動畫中的主角團性格鮮明、行為極端、人物關系極具爆點,但一旦涉及到心理衝突、行為動機等更深層次的描寫時,所有爆點又都啞了火。
比如上文提到的雙重人格設定,動畫前期圍繞若葉睦和 Mortis 的花費了大量篇幅,制造矛盾點,但到故事線收束的時候,動畫卻選擇回避交代二人的心理變化,只用一段意義不明的人格融合結束了所有展開。
至于人格融合的原因,究竟是 Mortis 意識到自己發自内心想保護睦,還是其實二人本是一體,雖然人格不同,但都源自自若葉睦這個本體對擁有人類情感的渴望;以及人格融合後,留下的究竟是若葉睦還是 Mortis,這些關鍵信息全都留給了觀眾自行猜測,劇情升華的可能性則是被完全舍棄了。
當然,根據本劇監督柿本廣大後來的采訪,最後兩個人格都消失了
而在這個無力的收尾還未塵埃落地之際,《Ave Mujica》又抛出了另外一個更大的爆點—— " 黑化小姨想要代替青梅将我占為己有 "。
在倒數第四集結尾,動畫突然引入了 " 三角初華 " 和豐川祥子的姨甥設定。雖説此前動畫的确對 " 此三角初華非彼三角初華 " 的設定有過一些鋪墊,但到了真正揭開真相的時候,之前那些前淺嘗辄止的鋪墊又難以支撐劇情展開,以至于演繹劇情的時間不夠,動畫只好在倒數第三集花了一整集時間講解劇情大綱。
也貢獻了本作最出圈的表情包
當然,抛開 " 三角初音是豐川祥子小姨 " 這一明顯為爆而爆的設定不談,至少 " 此三角初華非彼三角初華 " 的設定原本是具備深入讨論空間的,比如可以探讨豐川祥子對三角初華的感情究竟源于小時候的初華還是現在的初音,過去的回憶和當下的經歷哪個更重要,曾經的欺騙如何影響現在的關系,等等。
但劇本重重提及,然後蜻蜓點水般略過,再次錯失了情感升華的機會,而故事也在這樣倉促又毫無邏輯的劇情中迎來了結局。
3
在《It's MyGO!!!!!》和《Ave Mujica》前,邦邦并不是一個受矚目到出圈級别的 IP。
企劃手遊《BanG Dream!少女樂團派對!》在 2017 年上線,初期憑借其獨特的音樂玩法吸引了一批忠實玩家,但從 2019 年至今,因為自身内容的局限性和其他偶像企劃不斷推陳出新等各種原因,始終難以擺脱玩家持續流失的困境。
2020 年動畫《邦邦 3rd Season》在 B 站僅有一千多萬播放,不足《Ave Mujica》八分之一。
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流量來自 2025 年的 " 考古 " 回顧
邦邦增長乏力這點,在《Ave Mujica》的自身數據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
比如在歐美動漫資訊網站 Anime Corner,本季度新番人氣排行榜中,《Ave Mujica》僅排到第 30 位;而像 Crunchyroll 這類動畫流媒體平台甚至沒有購入本片版權,足以見得英語圈觀眾對這部作品的興趣之低。
Anime Corner 本季度動畫人氣排行榜
在日本本土,《Ave Mujica》的數據同樣不盡如人意。ABEMA TV 平台上,本作第一集累計播放量為 12.5 萬,最終回僅剩 2.7 萬,呈現出斷崖式下跌。作為對比,本季度另一部新番《坂本日常》的第一集播放量已經超過 130 萬,差距明顯。
換句話説,這些數據不僅代表着《Ave Mujica》在日本本土及海外市場的 " 邊緣化 " 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邦邦品牌的整體認知有限。因此,這就不難理解《Ave Mujica》為何選擇了一種極具破釜沉舟意味的 " 打法 "。
當然,就最終呈現效果而言,你很難将《Ave Mujica》簡單歸為一部徹頭徹尾的爛作,它在演出風格上展現出了一定打破既有少女樂隊動畫模式的野心,也有獨特的巧思與表達,遺憾的是劇本和演出調度沒能支撐起所設想的高度,最終動畫因為劇情的 " 高拿輕放 " 而口碑崩盤。
但盡管如此,《Ave Mujica》仍然為邦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話題度—— B 站大量雜談視頻和惡搞視頻表現強勁,許多突破了百萬播放;動畫本體總播放量超過八千萬,穩居本季新番播放量第一;社交媒體上,随便一個梗圖就能收獲上千點贊;動畫最終話播出的同時,武士道也迅速宣布了續作的制作消息。
某種程度上,BanG Dream! 靠着 " 不屬于自己的劇本 " 續了命,卻也因此削弱了新觀眾對 IP 長線發展的信心。至于武士道能否真正留住這批因《Ave Mujica》而聚集的觀眾,恐怕只能交給下一部動畫來證明——前提是,那時還有人願意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