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大眾投資小鵬,為什麼是合肥“躺赢”?,歡迎閲讀。
文|王靜儀
編輯|趙成
德國大眾搞電動車,要靠中國,尤其靠安徽?
這個説法在 2023 年越傳越廣,尤其在 7 月 26 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将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之際,達到一個小高峰。
為什麼?大眾以 7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50 億元)" 帶資進組 ",将獲得小鵬 4.99% 的股權,未來雙方共同開發兩款電動車型,使用大眾品牌,計劃于 2026 年上市。
大眾方面執行這一開發任務的實體公司,正是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大眾科技 "),總部位于合肥,成為小鵬汽車在開發領網域的合作夥伴,也是雙方合作的最大受益者。
大眾科技在 2023 年 5 月才注冊成立,總投資約 10 億歐元(折合人民币約 80 億元),是大眾集團在德國沃爾夫斯堡外最大的研發基地,也是在中國最大的科技和創新中心。
" 中國本土主機廠的決策速度非常快。而大眾汽車要從全球層面進行更多維度的考量。成立新公司就是讓決策變得更為順暢快速。"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 CEO 貝瑞德告訴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
大眾科技預計于 2024 年一季度正式投入運營,未來員工規模約 3000 人。
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了解到,目前大眾安徽正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海量招攬人才,比如遠赴德國舉辦招聘會,以吸引中國留學生等前來合肥工作;在合肥街頭尤其是大眾安徽所在的經開區,外國人的面孔也越來越多,英語、德語随處可聞。
大眾安徽告訴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大眾正在安徽構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價值鏈,涵蓋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各個領網域。
圖源:網絡
01 從研發到采購,
大眾要去 " 聽得見炮火的地方 "
" 有很多中國企業大膽嘗試,例如把電動汽車造成四個輪子上的彩色電視機或冰箱。這些嘗試幫助大眾打破思維定勢,大膽開展創新,而這樣的嘗試只有在中國才能夠進行。"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 CEO 施文韬(Thomas Sch ä fer)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感慨道。
區别于現有南北大眾兩大合資公司,大眾科技在合肥的成立,致力于解決電動車開發慢、成本高的問題。
通過把中國先進的技術引入大眾產品開發的早期流程,這家德國老牌車企希望,到 2024 年,大眾科技投入運營之際,新產品及技術的開發周期能縮短 30%。
貝瑞德告訴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歐洲主要的汽車消費者在 55 歲左右,而中國消費者群體在 35 歲左右,比歐洲消費者群體年輕了 20 歲。有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已經成為購車主力軍,必須要考慮到年輕一代的購車需求和特點。必須把重點和思維方式轉到中國市場,更好地貼近他們的思維方式,貼近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
研發只是起點,大眾科技集整車研發、零部件研發和采購職能于一體,将顯著降低采購成本。
大眾安徽方面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大眾安徽正在構建一個全方位的本地供應鏈生态系統,已有近 300 家生產供應商和約 800 家一般采購供應商就位,38 家供應商已随大眾安徽來皖并在此投資,投資金額達 71 億元人民币。
合肥中關村協同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丹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分析道,大眾在合肥正在打造產線、研發、銷售、零部件的一體化。與小鵬合作,可以理解成大眾在加注車型研發上的一次嘗試,用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模式來審視自己的後兩款車型。
在安徽,大眾正在構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價值鏈——涵蓋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各個領網域。
" 大眾選擇在合肥加深布局,一方面是基于對南北大眾的現狀,尤其是油到電階段銷量不佳的擔憂,需要重新找個根據地,衡量自己純電產品的定義和定位。另一方面,要把戰場從歐洲前移到聽得見炮火的地方,因此,大眾選擇在產投之城合肥,打一場新能源汽車狙擊戰。" 吳丹表示。
02 " 安徽及合肥發展的重中之重 "
5 月 28 日,大眾汽車集團 ( 中國 ) 大眾安徽首席财務官哈約根介紹,大眾安徽項目計劃總投資 231 億元人民币,包括生產基地(一期)與研發中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141 億元人民币,車型上市前研總投入約 90.5 億元人民币。
這個總投資 231 億元人民币的項目,被安徽省委書記韓俊在今年四月參觀時高度評價為:" 安徽及合肥發展的重中之重 "。
回顧大眾在安徽的投資版圖,就不難理解 " 重中之重 " 的含義。
2017 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公司 " 江淮大眾 " 正式成立;2020 年 12 月,大眾斥資 21 億歐元将合資公司的股比從 50% 提高到 75%,并更名為大眾安徽。
控股合資公司之後,大眾在安徽的投資迅速擴張——
2021 年 4 月,大眾安徽宣布投資超 200 億元人民币,在合肥經開區建設 " 新能源汽車研發和一期制造基地 ",預計年產量可達 35 萬輛;
2021 年 9 月,大眾位于安徽合肥的電池系統工廠正式開工建設,将全部用于大眾安徽 MEB 工廠生產的純電動車型;
2022 年 5 月,大眾宣布在合肥市投資成立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2023 年 4 月,大眾繼續宣布在合肥投資 10 億歐元,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的新公司(即大眾科技)。
大眾安徽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網域,合肥都處在前沿,這裏同樣也會是公司長足發展的沃土。
吸引人才、壯大團隊,如今成了大眾安徽的重要工作。
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了解到,随着大眾安徽的擴張,不少安徽籍汽車人才從上海、北京等地主動回流到合肥。大眾提供了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以及創業公司式的工作氛圍,将全國乃至海外的汽車人才越來越聚攏在合肥。
大眾還開創式地建設了 " 大眾學院 ",由四方(大眾中國、大眾安徽、合肥經開區以及合肥學院)合作創立,将德國雙元制教育引入中國高等教育體系,旨在将中國大學生培養為未來的工程師和高端應用型人才。
大眾學院隸屬于大專院校合肥學院,大眾學院院長王曉峰告訴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2022 年開啓第一屆招生,在全校大一新生中進行海選,只要是工科專業就能報名,最終入選率 1/6,招生不到 100 人,預計今年招生會更加火熱,有 1000 多名學生要參與海選。
" 大眾學院不是按成績來選學生的,更多考察英語、溝通交流和團隊合作等能力,考察學生的潛質。知識和技術是可以在未來四年裏培養的,分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三大專業。" 王曉峰介紹。
從研發、采購到人才培養,大眾和中國正在互相滋養。
責編: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