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尖鋭濕疣,不只是長菜花,歡迎閲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NO.2269- 什麼是尖鋭濕疣
作者:子昱
校稿:辜漢膺 / 編輯:蛾
寫在開頭
地球知識局開辟了一個新戰場——知識星球!
在這裏你将——
①收到一些我們因種種原因沒有寫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選題;
②跟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一起交流地理學習訣竅、答題技巧;
③在中學地理和歷史課本之外,做進一步拓展知識儲備;
④和我們的創始人、團隊、作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直接交流知識、心得與人生經驗;
⑤擁有高質量的讨論環境,想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 立即加 99 星鑽 "即可付費加入,這裏支付的 "99 鑽 " 就是99 元。加入後下載知識星球 app,進入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來掃描二維碼,一起玩耍!
目前早鳥票價,訂閲一年只需 99 元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在當代某長篇小説中,女主角易瑤意外感染了尖鋭濕疣,并在遭受多年校園欺凌後,最終了結自己,小説以悲劇收場讓讀者唏噓不已。
由于尖鋭濕疣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在大眾眼中,尖鋭濕疣往往與 "不潔" 等詞語密切相關,患者往往難以正确對待自身的疾病,諱疾忌醫。
盡早就醫是上策,一旦延誤治療,悔之晚矣
(圖:shutterstock)▼
然而,導致尖鋭濕疣的元兇人乳頭瘤病毒 ( HPV ) 同時可以導致其它幾種疾病,它們的表現各不相同,卻都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電子顯微鏡下的人乳頭瘤病毒,混沌邪惡
(圖:wiki)▼
古老的疣病
疣在古代并不是一種罕見病,中醫裏就有明确的疣的記錄:《靈樞 · 經脈》中提到 " 虛則生疣 ",後世歷代文獻對這種疾病都有着相應的記錄,病名包括 "疣子"" 疣瘡 "" 瘊子 " 等,還提到了疣好發于手足、胸部。
老祖宗在醫書裏記錄了這種疾病
(圖:wellcomecollection)▼
1974 年,在對早年間發現的一具公元前 12 世紀的古埃及木乃伊那赫特 ( Nakht ) 進行解剖時,學者們發現他的腳底有明顯的疣的痕迹。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疣病的證據。
公元前 400 年,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在著作中提到了生殖器疣,并認為可以通過草本植物的提取物予以治療。同時,醫學家們已經發現疣似乎可以通過性行為傳播,但他們從來沒弄清楚導致疣的病因,也不會想到這與癌症有何關聯。
尖鋭濕疣常發于生殖器、肛門部位
少數情況下,也會發于口腔▼
幾千年以來,學者們都想知道是什麼導致疣的產生,但一直到近代,都還沒能有一個明确的結果。
中世紀時關于疣的產生原因多種多樣,常見觀點包括:反復把手弄濕、在煮過雞蛋的水中洗手、曾經殺過蟾蜍(屠宰者長出的疣和蟾蜍身上的顆粒一樣多)。
蟾蜍:愚蠢的人類,我身上的顆粒不是病!
(圖:shutterstock)▼
在中世紀魔幻題材劇《權力的遊戲》裏
喬拉 · 莫爾蒙患的 " 灰鱗病 " 具有傳染性
這種虛構的疾病可能是以疣為原型▼
1849 年的《柳葉刀》雜志的 " 醫學新聞 " 欄目中有這樣的信息:杜爾博士多年前在《胡菲蘭雜志》上堅持認為,沉溺于獨居習慣的女性往往在食指和中指上長疣。
但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認同這一説法。差不多同一時期,阿斯特利 · 庫珀爵士在《論疣》中寫道 :" 我必須觀察到,它們經常分泌一種物質,能夠在其他人身上產生類似的疾病 "。
他舉了兩個例子:其一是某個外科醫生因意外受傷,在為其他人切除大疣後,他的傷口部位也長出了疣;其二是一名患有生殖器疣的婦女,她的丈夫承認他身上長了疣。
19 世紀末,西方醫學圖鑑上的生殖器疣
(圖:壹圖網)▼
醫生們發現,使用手術等方式切除疣以後,疣很容易復發。為了根治這種煩人的疾病,人們想盡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許多流行的治療疣的方法包括将疣轉移給另一個人、一株植物或一個無生命的物體上,可能直接轉移,也可能通過中介物體。中醫有的會使用石灰、硫磺、糯米等塗抹疣體;有的使用艾灸;還有的會用絲線纏繞疣體,促使其壞死脱落。
19 世紀,摘除疣體時可能會用到的 12 種器械
看着就疼(圖:wellcomecollection)▼
此外,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偏方:
用煤渣摩擦疣子,然後用紙将煤渣包裹好,放在四條路的交匯處,打開包裹的人就會被疣子附體。
把一個裝有和身上疣子數目一樣多的小石子的袋子從左肩扔出去,它就會把疣子轉移到撿起袋子的人身上。
在 5 月份用一只玳瑁色的貓的尾巴摩擦疣子。
據説瑞典人會使用一種更直接、更痛苦的方法來對付疣:用一種蚱蜢咬掉疣子。
尖鋭濕疣,談 " 疣 " 色變
前文提到的生殖器疣,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尖鋭濕疣,也即是互聯網段子 " 疣什麼事呢 " 中提到的疣。
尖鋭濕疣俗稱 " 菜花 ",常見臨床症狀為菜花狀肉芽▼
現在我們知道無論是普通的疣還是尖鋭濕疣,都是由人乳頭瘤病毒 ( HPV ) 引起的皮膚表面贅生物。尖鋭濕疣主要發生在生殖器部位的皮膚黏膜,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特别是高危型 HPV 可導致上皮細胞過度增生,甚至引發癌變。
一例尖鋭濕疣(圖:shutterstock)▼
HPV 是DNA 病毒,進入人體後可以特異性識别并結合宿主細胞表面的蛋白受體,并通過這些受體侵入宿主細胞。而後将自身 DNA 整合進入宿主細胞 DNA 中,成為宿主細胞的一份子,并可以借此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
感染了 HPV 後不僅可以引起細胞異常凋亡,刺激組織過度修復、增生;同時 HPV 還可以結合 P53 基因,導致P53 基因突變,失去原有的抑癌能力,并黑化成為致癌基因。
由于極個别患者免疫系統功能低下
感染 HPV 後,皮膚贅生物瘋狂生長
狀似樹皮,被稱為 "樹人病"(圖:壹圖網)▼
高表達的 P53 蛋白還可以使發生突變的細胞逃離正常的免疫監管、促進異常增殖,這被認為是尖鋭濕疣增生迅速,易于復發的一種原因。
感染 HPV 後,上皮細胞會逐漸由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
最終,癌細胞突破基底膜,形成浸潤性宮頸癌▼
此外,大多數 HPV 感染者具有隐蔽性,看上去與正常人沒有什麼區别,但此時他們體内潛伏的病毒已具備傳染性,假以時機便會衝破阻礙侵入另一個人體内。
HPV 不僅可以通過性行為傳播,有時候僅僅是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也可以感染。作為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尖鋭濕疣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為他們和家人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這帶來的社會、醫療問題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特别是在一些性交易合法化的國家
這類問題尤為值得注意,比如荷蘭
(預防宣傳,圖:wellcomecollection)▼
雖然,17 世紀意大利博洛尼亞醫學院教授拉姆齊尼就發現修女幾乎沒有宮頸癌;到 19 世紀末,人們已經明确了性行為與宮頸癌的關聯。
然而,對于這些觀察結果,彼時的醫學界仍然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直到 19 世紀末病毒學興起後,人們才慢慢揭開 HPV 的神秘面紗。
發現 HPV
1891 年,倫敦内科醫生約瑟夫 · 佩恩正式報告了疣的傳染性,描述了疣是如何在他的手上發展起來的,以及他如何用手術刀柄和自己的拇指甲刮去了水楊酸軟化的疣。
足底疣切除手術(圖:shutterstock & wiki)▼
1906 年 10 月,在巴黎舉行的病理學大會上,意大利病理學家丘福報告:通過粉碎疣組織來制備疣的提取物,然後通過瓷過濾器去除細菌和真菌,接着給自己接種這種提取物,結果在注射部位長出了疣。因此,他得出結論:導致疣的病原體是一種病毒。
直到 1949 年,美國皮膚病學家施特勞斯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疣體中的病毒顆粒,并确定這是導致疣的原因。
疣體切面圖,病毒潛藏其中▼
1962 年,美國病毒學家梅爾尼克将疣體病毒歸為乳頭瘤病毒組。随着時代的發展,目前已經識别出了兩百多種不同亞型的 HPV。
1976 年,德國醫學家哈拉爾德提出了 HPV 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誘因的假説。1983 年,他發現HPV16 型病毒可以致癌,随後從罹患宮頸癌的患者組織中克隆出了 16 和 18 型病毒。
感染 HPV 病毒的宮頸組織
(圖:wellcomecollection)▼
此後,針對 HPV 的疫苗研發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2006 年,默沙東公司生產的全球第一個 HPV 疫苗 " 佳達修 " ( Gardasil ) 正式上市,這是一款針對 16、18、6、11 四型病毒的四價疫苗。随後,葛蘭素史克也生產了針對 16 和 18 兩種亞型的二價疫苗" 卉妍康 " ( Cervarix ) 。
迄今為止,全球絕大多數的宮頸癌患者體内均可測出高危型16和18兩種亞型的 HPV,其中 16 亞型誘發癌變的潛力最大。低危型的6和11 亞型則與絕大多數尖鋭濕疣有關。
二價疫苗:可預防 HPV16、18 型感染
且對 31、33、45 型感染有交叉保護作用
四價疫苗:可預防 HPV6、11、16、18 型感染
九價疫苗:可預防 HPV6、11、16、18、31、33
45、52、58 型感染(圖:Flickr)▼
乳頭瘤病毒已在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靈長類動物、狗、兔子和牛)中被發現,且具有高度的宿主特異性。人乳頭瘤病毒 ( HPV ) 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性傳播病毒,它們可能從智人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已經潛伏在人體内。
寵物狗身上的疣(圖:shutterstock)▼
除了性行為傳播以外,直接或間接接觸也可能傳播 HPV,因此罹患尖鋭濕疣不應被污名化。
此外,哈爾拉德推薦男性也應接種 HPV 疫苗,雖然男性沒有宮頸這個結構,也不會得宮頸癌;但如果攜帶 HPV,也可能罹患因 HPV 導致的其它疾病。
最後:
參考資料:
[ 1 ] 原麗瓊 . 跖疣的中醫文獻探究及治療概況研究進展 .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5. 24 ( 36 ) : 4102-4104.
[ 2 ] Fathi R, Tsoukas MM. Genital warts and other HPV infections: established and novel therapies. Clin Dermatol. 2014. 32 ( 2 ) : 299-306.
[ 3 ] Grennan D. Genital Warts. JAMA. 2019. 321 ( 5 ) : 520.
[ 4 ] 朱偉 , 曹萍 . 尖鋭濕疣的研究進展 . 皮膚病與性病 . 2014. 36 ( 06 ) : 327-329+336.
[ 5 ] Petrosky E, Bocchini JA Jr, Hariri S, et al. Use of 9-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 vaccine: updated HPV vaccination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5. 64 ( 11 ) : 300-4.
[ 6 ] Maranda EL, Lim VM, Taneja R, Simmons BJ, Kallis PJ, Jimenez JJ. Witches and Warts. JAMA Dermatol. 2016. 152 ( 8 ) : 877.
[ 7 ] Insinga RP, Dasbach EJ, Elbasha EH. Epidemiologic 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 Disease: a critical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HPV dynamic transmission model. BMC Infect Dis. 2009. 9: 119.
[ 8 ]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 ,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 , 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性病委員會 . 中國尖鋭濕疣臨床診療指南 ( 2021 完整版 )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 2021. 35 ( 04 ) : 359-374.
[ 9 ] Burns DA. 'Warts and all'--the history and folklore of warts: a review. J R Soc Med. 1992. 85 ( 1 ) : 37-40.
[ 10 ] Onon TS. Histor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warts and cancer: what do we know today.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1. 25 ( 5 ) : 565-74.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擴展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