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43歲還演丫頭,對她的濾鏡徹底碎完了,歡迎閲讀。
都説在内娛,中年演員這四個字實際上代表着某種困境。
但反過來説,男女演員走到了中年卻沒辦法接受飾演爸爸媽媽輩的角色,對職業本身可能也一種悲哀。
比如這些年 " 丫頭教 "、" 少男教 " 橫行,不少中年演員們前赴後繼,又是 " 姐弟戀 " 又是情窦初開的魯莽少年,完全不把觀眾的命當命。
最近呢,又有兩位男女演員入教了。
明明是很好的題材,只可惜砸盤了,央視也救不了它——
《谯國夫人》
該劇由葉璇、任重主演,講述的是冼夫人一生矢志于反對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故事。
説實話看到這個題材,小妹是蠻驚訝的。
在歷史上,冼夫人是高涼最大的俚人部首領,後來嫁給高涼太守的兒子成為漢俚通婚的典範,一同推動了嶺南發展,并将海南島重歸中華,開辟海上絲路。
最後更是率領族人和平歸附隋朝,被加封谯國夫人。
作為中國古代知名女英雄,她曾被周總理譽為 " 中國巾帼英雄第一人 ", 至今國内外仍有二百多座寺廟供奉她香火不絕。
但這麼一位人物,卻在過往影視作品中少有提及,甚至是配角都不見。
而此次央視一來就來個大的,直接在次黃檔兩集連播來了個歷史古裝大女主戲,多少有點份量。
關鍵是,班底看着也很靠譜。
導演陳健執導過《亮劍》,編劇朱榆林寫過《鐵齒銅牙紀曉岚》,服化道也是《延禧攻略》的同款。
雖然女主角葉璇這幾年總會有些讓觀眾看不懂的 " 騷操作 ",可過往的代表作還是讓人相信至少她的演技能夠經得起考驗。
南北朝時期,苗、俚、瑤、黎、彝等少數民族混雜而居。
部落間戰亂不斷,百姓自然苦不堪言。
女主角冼英(葉璇飾演)自小聰慧,同齡小姑娘還處在少不經事的階段,她卻已經有了超乎同齡人的智慧。
不僅能夠為身為部落俚族首領的哥哥排憂解難,關鍵還擁有了超乎時代的女性意識。
當俚族打敗其他部落獲勝,冼英的哥哥決定将得到的俘虜高價販賣為奴。
而冼英聽聞此事後便立刻帶着侍女趕來将俘虜買下,并當場還其自由。
良賤等級森嚴的時代裏,廢除買賣奴隸制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可冼英卻提出了先進的觀點,她認為一味壟斷只會導致群起而攻之,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體恤了百姓,才能獲得真正的人心歸服。
奴隸制被廢除,冼英的美譽也很快人盡皆知并傳到了中原。
而羅州刺史馮大人聽聞冼英大義釋奴的善舉,便希望讓自家兒子娶了這位女子。
冼英一心只想找到知己和自己共度餘生,而恰巧她目睹了這位馮家大公子馮寶在公堂協助審案的一幕,心生好感。
至此兩人也正式結緣,為後續的故事發展做了鋪墊。
其實劇集在前期,主要抽成了青年冼英和馮寶兩條故事線。
冼英在俚人地區推行中原文化、興辦學堂,獲得了 " 嶺南第一才女 " 的美稱。
海南暴發瘟疫後,冼英率領俚寨一隊人馬渡過海峽,帶着潘茂名老道長傳下的藥方拯救災民。
馮寶則跟随在父親馮融身邊,學習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刺史。
兩條故事線中,一方是俚族人開始接觸漢文化,一方是有着漢人日漸式微的皇族背景。
兩條線的交織,也正是劇情走向最吸引的地方。
但就是帶着這樣的期待觀劇後,它居然畫風一轉,男女主開始談起了甜甜的戀愛!
沒錯,40+ 的葉璇和 40+ 的任重,在這部劇裏上演了一出 18 歲少女和 20 歲小夥的甜蜜愛情。
甜的是他們,尬的是觀眾。
她是會被長輩訓斥的黃毛丫頭;是出門在外認兄長還會收到禮物的小妹妹;是男主眼中如姣花照水般的傾國美人。
而他是家有刺史之位要繼承的大家公子;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 " 書呆子 ",是至今還在喊 " 爹爹 " 男寶。
看,卧龍鳳雛多麼般配,有一種完全不考慮觀眾死活的 CP 之美。
也不知道他們對着比自己年紀小的演員一口一個 " 哥哥姐姐 " 的時候,内心會有什麼波瀾。
當然了,出演巾帼女英雄,演員确實需要通過從青年演到壯年來展現人物的變化。
但是每當鏡頭給到特寫,主演們藏無可藏的法令紋、抬頭紋和眼角紋都一覽無遺時,還是顯得太違和了。
演員可能真的想傳達含情脈脈眼波流轉,但到觀眾眼裏卻只看到他們眼皮都翻不動了。
這邊,馮寶對眼前這個才貌雙全的女人傾倒,那邊惦記冼英的男人從俚寨排到中原。
從苗疆王子到青梅竹馬," 黃毛小丫頭 " 的追求者絡繹不絕,甚至有人提前提了親。
而為了退親,冼英又是被人表白,又是被人下藥,花式受苦。
不過根據歷史的結局,冼英見馮寶為了救自己而中劍,為了救俚寨犧牲許多,在心裏默許了這個男人是個值得托付終生的對象。
于是在明确自己的心意之後,她主動找馮寶表白并以身相許,二人雙向奔赴喜結連理。
這對夫妻婚後不僅琴瑟和諧,冼英更是多次助力丈夫避過災禍,幫助他事業上獲得成功。
其實抛開演員的 BUG 不説,畢竟是央視的劇,細節考究和常識科普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的。
不過,這部劇會被各方吐槽,也有很明顯的原因。
一方面配音是個大敗筆,後期台詞更改太多不説,人物的話音也特别浮,且沒能诠釋演員當時的表現力,整體感官上令人覺得很别扭。
另外近距離武打場面太過虛假,替身及遠景運用太多,演員真實武打部分太少。
虛晃幾下就算打仗了,很難不讓人想問這到底是不是打給小孩看的,糊弄都沒糊弄明白。
當然,最讓小妹覺得可惜的,還是兩位主角。
任重繼《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趙大人之後在發胖發腮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再無古裝劇巅峰。
而當年在《天下第一》靠上官海棠一角驚豔眾人的葉璇更是令人扼腕。
因為有代表作在,所以小妹對她的演員濾鏡依然也在。
這層角色濾鏡很厚,厚到小妹甚至願意相信天賦很高的葉璇哪怕加入了丫頭教也不會影響她的演技。
可事實并非如此,她所有的舉動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向觀眾強調:
我不是當年那個葉璇了。
除了年齡和角色人設不符的問題之外,她的體态和細節拿捏也是漏洞盡顯。
從前女扮男裝的她比男子更英氣,可是在這部劇裏她總給人一種虎背熊腰的感覺,完全看不出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另外,就是着裝的劣質和敷衍。
瞧瞧這個打底褲,不知道是該説是劇組太過貧窮還是演員太過自信,總之一定是覺得觀眾太好敷衍了。
真的,雖然説女演員到了中年有困境,但或許有時候優雅退場真的比 " 丫頭教 " 體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