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上汽打造全新商用車戰略,全速進攻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上汽大通
上汽大通正在蜕變成為全新大通生态。
4 月 23 日,在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正式對外宣布上汽全新商用車戰略,以上汽大通為核心,全面整合商用車業務資源,構建技術共享、全球領先的商用車發展體系。
上汽大通作為集團商用車戰略的核心載體,在這場上汽集團商用車轉型更新中發揮着關鍵作用。此前,上汽商用車業務以事業部形式存在,此次改革将事業部下沉并實體化運作,上汽大通作為上汽商用車的實體化運作的公司,聚焦輕型商用車。
上汽集團商用車執管會主席、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懷景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成立全新商用車體系旨在實現兩大目标:一是通過組織整合推動指揮前移,提升決策與執行效率;二是聚焦輕型商用車業務,集中資源将其做優做強,重塑上汽商用車市場競争力 。
全新大通生态,新在哪裏?
國際巨頭戴姆勒、沃爾沃等加速電動化布局,特斯拉 Semi 等創新產品不斷湧現;國内市場中,比亞迪、一汽解放等品牌在新能源賽道強勢崛起,行業洗牌正在加速推進。同時,技術變革疊加環保法規趨嚴,商用車企業面臨產品快速迭代、成本控制、服務更新等多重挑戰。
在此背景下,上汽集團加快推進商用車板塊戰略轉型,既是把握市場機遇的必然選擇,也是應對行業競争的迫切需求。
對于上汽大通來説,如何應對這場百年汽車大變局之下的機遇與挑戰?楊懷景給出的回答是 " 要打赢這一仗,必須聚焦。" 只有将所有資源聚焦,協同創新,握指成拳,形成 "1+1>2" 的聚合效應,才能突破重圍、實現突圍。
那麼問題來了,上汽大通的煥新更新,到底新在了哪裏?
首先是管理架構上的創新。上汽大通進一步優化了管理架構,推動業務重心下沉,促使領導層從 " 戰略制定者 " 轉向 " 一線指揮官 ",這更是上汽集團此次戰略調整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上汽集團成立大商用車,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親自擔任大商用車董事長;楊懷景擔任上汽集團商用車執管會主席,兼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方面,可以看出上汽集團對于大商用車業務的重視,另一方面這也正是集團強化商用車業務、管理層深入前線掌舵的關鍵舉措。
其次是產品聚焦。做好優勢產品,聚焦在寬體輕客、皮卡以及多人出行的 MPV 系列。楊懷景指出,開發多少款新產品對于上汽大通來説,沒有太多的意義,"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開發一款成功一款,千萬不能打啞炮。"
上汽大通的眾多產品均展現出鮮明的個性化特點,在上汽之夜的活動上,上汽大通展示了兩款車型,一台是 Cyberster,一台就是星際 X 皮卡,以此對外傳遞一個信号,上汽大通在這方面會繼續地持續投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實際上,上汽大通有很好的產品基礎、市場技術,楊懷景相信通過真正地去投入,上汽大通在商用車領網域完全有機會進入第一陣營。
另外,就是協同與融合。據楊懷景介紹,上汽大通在業務上與南京依維柯這家獨立的經營實體,有着高度的融合。因此,通過這次整合協同,上汽大通定能創造出更多價值,提升效率,實現業務聚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打造卓越產品、拓寬渠道,并提供高效、高質量的服務。
四大核心支柱構建上汽大通核心競争壁壘
具體來看,全新的上汽大通的戰略核心是圍繞四大支柱展開,這四大支柱分别從用户、合作夥伴、行業地位以及差異化亮點四個維度展開,從而為上汽大通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其中, " 極致 TCO(總擁有成本),讓用户賺錢 " 目标是通過旗艦產品樹立行業 TCO 标杆,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解決方案,幫助用户實現高效創富。
比如,通過做出 " 高出勤無大修,兩年省出一台車 " 的承諾,在輕商領網域打造 "TCO 挑戰冠軍單品 "。這意味着上汽大通将致力于提高車輛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降低維修成本和停機時間,同時優化車輛的運營效率,如提高燃油經濟性或續航裏程等,從而在車輛的整個使用周期内為用户節省成本,增加用户的收益。
" 生态平台,讓合作夥伴賺錢 " 則是構建 " 車 - 貨 - 人 - 能源 - 數據 " 盈利鏈路,推動全生态合作夥伴協同共赢,在全環節促進增收獲利,覆蓋金融、保險、充電、租賃等商業生态,以及新車 / 二手車銷售、維修、生活服務等全環節。
通過整合這些資源,上汽大通為合作夥伴創造了更多的商業機會。例如,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購車貸款和租賃服務,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定制化的保險產品,為充電設施運營商提供車輛數據以優化充電網絡布局等。同時,通過二手車銷售、維修服務和生活服務等環節,進一步拓展盈利渠道,實現整個生态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共同發展。
" 有影響力的行業地位 " 則是定下目标,到 2030 年實現銷量 50 萬台,推動集團重回商用車第一陣營,在輕商出口、寬體輕客等細分市場實現行業第一,達到出口業務行業領先。
在 " 十五五 " 期間,上汽大通将重點把握持續增長的海外市場機遇、國内新能源快速發展的趨勢,以及輕客和皮卡兩大增量細分市場的潛力,全力推動銷量突破。目前,上汽大通已在歐洲、澳洲、美洲等多個市場取得顯著成績。
楊懷景認為,上汽大通只有在新能源輕型商用車領網域,包括 VAN 和輕卡,都要做到第一陣營,才能算是打赢了這場戰。
" 差異化亮點引領行業 " 則是在技術維度聚焦新能源與智能化突破,生态層面依托 AI 賦能打造優質服務體系,國際市場實現高端突破并培育細分爆品,使 AI 數據積累位居輕商行業第一,生态平台規模跻身行業前三,打造技術領先、具有全球競争力的商用車品牌。
具體來看,就是在技術研發上,加大對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的投入,開發更高效的電動驅動系統等,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競争力。在服務方面,利用 AI 技術實現智能客服、智能維修調度等,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在國際市場上,針對不同地區的需求,打造高端化、差異化的產品,培育細分市場的爆款車型。通過這些舉措,形成上汽大通獨特的競争優勢,引領商用車行業的發展潮流。
通過這四大支柱構建的核心競争壁壘,從而助力上汽大通在這場激烈市場競争之中,能夠脱穎而出。但這還不夠,這次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對外正式宣布上汽大通牽手華為成為首個深度智能化商用車品牌,這被認為是這次戰略變革中的重要一環。
華為加持,構建商用車的智能化競争力
上汽與華為在乘用車方面,已經有尚界的合作模式;商用車層面,上汽也在與華為展開深入全面的合作。
這次車展上,上汽大通對外公布了上汽與華為在商用車板塊基于車型和場景的合作細節。
基于星際皮卡,雙方定義了首個智能越野皮卡:采用華為座艙 + 智能技術,能夠實現全網域即時通訊和語音雲服務和越野脱困路線規劃。
雙方還定義了無人公交,通過大通研發的 V2X 技術與華為技術結合,實現公交路線最優規劃與人機互動。
借助華為的技術優勢,大通能夠推出更具智能化和科技感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在商用車市場中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吸引更多用户,尤其是對技術敏感的物流企業和個體經營者。
上汽大通也正在試圖用更多方式打開與 C 端交流,這次上海車展上,上汽大通發布了多品系車型,提出了 " 年輕創富 · 美好生活 " 的口号,旨在激勵年輕司機在經濟波動中,借助大通產品實現致富夢想。
楊懷景認為,我們需要逐步引導消費者,讓他們認識到我們產品的卓越品質和高度可靠性。以前我們主要依賴教育經銷商來為用户服務,但現在形勢已變,自然進店流量大幅減少,因此網上發聲變得至關重要。我們正在适應新形勢,并非要像乘用車那樣大力推廣,而是出于需要,加強與用户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認識和了解大通及其產品。
華為在科技領網域的高端品牌形象和強大的技術口碑,也能為上汽大通帶來品牌背書,提升大通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科技感和品質感,有助于樹立大通作為智能商用車引領者的品牌形象,增強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總之,在上汽大商用車新戰略指導、華為賦能之下,通過聚焦與融合,上汽大通正在迎來全新的階段,全速進攻新能源商用車市場。而上汽大通這場戰略轉型不僅是自我革新,更将重塑中國商用車產業的全球競争範式。
當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浪潮席卷而來,提前卡位布局的企業,終将在產業變局中掌握定義未來的主動權。展望未來,我們期待上汽大通在全球商用車市場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