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内娛花們,跟這花瓶學學吧,歡迎閲讀。
前幾天,温碧霞為某款手遊代言,重現纣王妲己經典角色,惹得網友一陣唏噓。
2001 年拍《封神榜》時温碧霞 35 歲,22 年過去,看電視的我們都開始喊初老,她卻歲月不落身。
我之前寫過," 妲己 " 這一角色在國產影視中堪稱傳奇,已成經典的就不下四五版。
飄曾誇過傅藝偉、羅海瓊及動畫版妲己
可在這諸多的出色演繹中,温碧霞版,無疑又是經典中的經典。
論起來,温碧霞的真實人生和這版妲己确有幾分暗合。
大眾觀感中,絕色的温碧霞總有一種濃郁的花瓶感,但一旦你拉起她的人生脈絡,才後知後覺,這個女人可不止有一張臉。
畢竟和她同時代的女星早就退隐江湖,只有她從未真正淡出。且一旦出現,又輕易掀起懷舊潮。
她憑什麼?聊聊。
首先不得不提的當然是姿色。
温碧霞确實美。她的代表角色,也留下驚豔影視史的經典瞬間。
15 歲時,温碧霞在街頭被導演黎大炜、編劇文隽一眼相中。
尚帶着嬰兒肥的臉盤和清澈的大眼睛,完全是一副天真孩童臉配置。
但如果只有可愛就太單一了。她唇厚,外加眼神外露,成年後又添幾分風情和肉欲。
1986 年《地下情》中的她,乍看是活脱脱一個清純少女。
但熱辣的熒幕性格,在此時便已經顯現。
一出場,便在酒吧廁所用手指幫陌生男子(梁朝偉飾)催吐;再見面又主動親吻對方舌頭。
如此大膽行徑,透出來讓人難以忽視的欲。
温碧霞早期的美,是懵懂又大膽的純欲感。
講真,1986 年的温碧霞已算幸運,要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可是關錦鵬。還有細膩戲份發揮。同年張曼玉也還在《開心鬼撞鬼》當花瓶呢不是?
可純欲少女再特别,在當年的香港娛樂圈中,還是難免陷入花瓶枷鎖。
成為 " 花瓶 " 自然與演員自己的能力有關。但許多人未曾看到的是," 花瓶 " 也是權力塑造的產物。
對于美人温碧霞,導演們始終不會放過發掘她的色相。
看這兩張圖,無一不是在男性視角下,将温碧霞描繪成一道靓麗的景觀。
圖源 |《蠻荒的童話》《地下情》
漸漸的,這種描繪變得愈發刻意。
在她的第二部作品《停不了的愛》裏,還只是被抱起時不經意露出一抹雪肌,誘人但克制。
但到 1991 年的《蠻荒的童話》裏,暴露的編排感便已經硬到沒救。
温碧霞的裙子是被鳄魚扯下,鏡頭特寫了這一過程,還特意安排她騎在男主脖子上,盡顯情色意味。
不難看出,她在被步步标籤化,成為一個标準的性感肉彈。
92 年香港電台台慶,温碧霞和葉玉卿一起 cos 性感小野貓。
96 年的《驚變》,她飾演一個為救襁褓中的孩子,主動面向綁匪褪下衣物的貴婦,至今仍有人為窺見她的大尺度而重温該片。
與此同時,她自知其美,也善于發揮這份風情。
她被大眾熟悉的性感熒幕形象妲己和海潮,印象裏十分熱辣妖冶,可如今再看,也不過是微露香肩的尺度。
牛的是, 她真的很會通過一颦一笑、舉手投足的氛圍感,把性感烘托到極致,甚至超越了直白的裸露。
温碧霞原本的硬體就是豔麗的,再加上時代凝視女性的傾向性視角,花瓶感強烈是必然的。
搭檔温兆倫直言和她對視會 " 情不自禁 "。
可外在的,亦或是平鋪直叙的美,看多了也會膩,延續不了這麼多年。
温碧霞的美之所以有隽永之感,還在于她美得夠復雜,所以不容易無聊,更添回味。
談一個演員的 " 回味 ",還得從角色説起。
其實細數下來,温碧霞出道至今演過的 " 花瓶 " 角色不少,但只要成為經典的,必定又與 " 花瓶 " 隐含的愚蠢人格背道而馳。
她最好的角色,都是腦力在線,眼底藏心計的。
15 歲温碧霞的第一部戲《靓妹仔》,講的是混迹灰色地帶的小太妹。她小小年紀便懂賣弄皮相,在酒吧和陌生男人調情。
但這并不意味着被父權控制。對于沒親人依靠的她來講,找男人作為下半生飯票和在商場裏掐準時機偷東西一樣,不為愛只為生存。
這種早熟的心機,是涉世未深的少女對付深沉社會小聰明。
《火玫瑰》中明豔的海潮,同樣不是什麼笨蛋美人。她的腦子裏全是為家人報仇的缜密計劃,色相只是誘餌。
而這種美,是見血封喉的。
再有《封神榜》妲己。
紅顏禍水皆是世人誤解,雄韬偉略才是她的眸中城府。
就連大眾以為的,無内涵只露肉的 b 級片《驚變》,温碧霞飾演的富太太苗可怡也是計謀的集大成者。
這部片其實最大的亮點不是 " 情色 ",而是懸疑。
警方最終後知後覺,她才不是什麼柔弱女子,她懷疑丈夫出軌後,利用了綁匪對她的感情借刀殺人,以受害者的姿态利用警方幫她調查證據,用最無聲無息地方式報復出軌丈夫,大獲全勝。
温碧霞長相嬌憨醉人,而這些角色形象的出彩之處,恰恰都在于和長相相悖的心計和狠辣。
這種靈魂和外貌的反差,帶有虛實難測的神秘,猶抱琵琶半遮面,無疑比平鋪直叙的外在美更抓人。
我總記得《蠻荒的童話》中,男主勸酒又作勢掀女主裙子占便宜時,女主説:
這橋段暗合了大眾心态和她自身魅力的偏差。大眾只想窺探她的皮相,而總忽略她的神秘感才是隐秘的真正吸引力。
這段自述式白描正是她的美不容易膩的原因所在——
你永遠捉摸不透她的心。而她的角色之所以能成立于此特性,則更因為温碧霞本人就是如此。
看她的出身,你就會知道她不可能是張無趣白紙。
小時候,家裏 10 口人就住在香港新界将軍澳調景嶺一間很小的房子裏,非常窮困。她的父親當過兵,家教亦很嚴苛。
而就像妲己父親聽信算命先生,認為妲己會禍國殃民而苛待她,反推她走上反抗之路,温碧霞童年的艱辛也為她日後的反抗埋下種子。
温碧霞當年 15 歲走在街頭被相中,除了美貌,還因為她當時非常叛逆,确實就是個混迹酒吧、KTV 的小太妹," 靓妹仔 " 屬于本色出演。
一拿到片酬,15 歲的她立刻租房搬出去住,實現 " 自由 "。
和妲己被親妹妹置之不顧一樣,温碧霞也曾經歷過至親抛棄。小時候,家裏實在太窮了,媽媽曾打算把她送給有錢叔叔。
她撕心裂肺地哭,以至于叔叔都動容了,她才終于能留在本家。
妲己以色相幹預政事引起前朝後宮攻擊;而她曾為求突破拍過大尺度《驚變》,曾被輿論攻擊差點退圈 ……
她的童年和演藝圈早期經歷,都暗合了黑化前的妲己。她們,都見識過極黑極暗的深淵。
只是,她和妲己不同。
妲己被壓抑到觸底反彈,變成偏執。她拼了命要證明女人也有能力執掌大權,試圖手握權力,卻反被權力所困。
妲己并非沒有才識。只是商朝的大勢已去是命定的結局,她哪怕再有野心與手腕,也難與天意對抗。
而温碧霞要世故、圓滑得多。雖要和命運鬥,卻絕不讓自己淪為困獸。她不和妲己一樣山窮水盡才罷休,而是願意向世界略讓一步,留得青山來日取暖。
更确切地説,同樣活在凝視裏,妲己想做的是反擊,直到調換自己與父權的位置;而温碧霞則選擇将他人的目光作為自己的墊腳石,逆着凝視爬向高處。
自主力,是她的美最終穿過歲月不易敗落的最終真相。
15 歲初進入娛樂圈時的温碧霞,俨然已是個有主見的拽姐。
在街頭被大導演遞名片,沒有誠惶誠恐,只有警惕和不以為然。得知只是試鏡,她是那樣大大咧咧:
試就試嘛。
後來拍了飽受非議的大尺度電影《驚變》,她也沒後悔過。她覺得不過是表現男女相愛程度的一場戲,沒什麼了不起的。
多年後談起,她态度和當年完全一致:做了就做了。
這種天不怕地不怕,從她出初出茅廬就有。
看見已成名的大哥大姐,不怵;見到娛樂圈烏煙瘴氣的一面也知道該怎麼安全避讓。
把她籤約給娛樂公司時,媽媽是邊哭邊籤的,以為女兒進了大染缸,等于籤了賣身契。
但她自尊自愛,楞是沒粘到污濁,反而憑《靓妹仔》的配角戲份拿下金像新演員獎。
在《今夜不設防》她曾説,自己根本不在意别人怎麼想,如果總是在意别人看法,自己會很累。黃霑、倪匡和蔡瀾三位大佬紛紛為這番話鼓掌叫好,直呼喜歡她。
哪怕如許多港圈美人一樣,最終步入了 " 嫁豪門 " 的程式,温碧霞也證明豪門不一定只能豢養出金絲雀,她仍舊能當有主見、有視野的鷹。
2017 年,因為温碧霞長時間為工作奔波,她被曝和丈夫分居 4 個月。可見婚後她也沒放棄工作,商演與片約始終不斷。
最終,她的婚姻也沒有真正破裂。
但不是因為她終于決定 " 回歸家庭 " 了。而是她讓自己變成陀螺,工作家庭間不停轉。
按説,如今的温碧霞真已經不愁生活,她為什麼總放不下工作呢?
因為沒有安全感。
她 15 歲扎進娛樂圈,總顯得無所畏懼,老練江湖,其實不過是為了生存的不得已。
拽,只是生存保護色。
早年被問及家庭條件,她的表述是潤色過的:中等,但也不算有錢。
能看出來,她知道不能露出底牌。但你也能感受到,物質匮乏從她的童年一直延伸到出道早期,成為了她字裏行間不安全感的來源。
人到中年,名利雙全的她才稍微放下警惕,偶爾透露童年時貧窮的細節:
深知自家買不起電視,想看電視只能跑去鄰居家聽聽聲音過瘾。唯一的娛樂,是去附近的海邊玩。
她説,在海邊玩,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童年時極度的貧窮和經歷過的險惡。即便後來條件好了,工作仍是她安全感最大的來源。她總相信只有自己努力得到的收獲,攥在手裏才是安心的。
但,她對那個 15 歲就踏入聲色犬馬生活的小女孩,必定是帶着憐惜與歉意的。
你瞧,直到現在她外出旅遊的地點,還常常是小時候最愛的海邊。
童年無暇享受的公主夢,她如今靠雙手實現了。
拽姐或嬌妻,某種程度上只是温碧霞迎合人生階段的表層狀态。
她的人生前半段,沒條件生出符合臉龐的天真和嬌憨,反而被快速催熟,讓她以復雜的美豔示人。
如今她的魅力早不是皮相。
當年那個哭着讓媽媽不要把自己送給别人家的無助的小女孩一直明白,她要的童話故事,只能自己一手撰寫。
如今,她也算真正有能力好好愛那個小女孩了。
這種自主力,是她如今隐秘的誘人感的來源。
别人怎麼描繪她,她不在乎。她當下在畫 15 歲前的自己,那支描繪人生的筆,始終被她不動聲色地握在自己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