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新造車3月銷量:理想摔倒,問界吃飽,小米出道,歡迎閲讀。
文 | 定焦,作者 | 黎明,編輯 | 魏佳
4 月 1 日,新造車企業仿佛開了個愚人節玩笑,直到下午 4 點半以後,才陸續公布 3 月份的銷量成績單。而在以往,上午一早就開始 " 放榜 " 了。
問界交付 31727 輛,再次超過理想;理想只交付了 28984 輛,遠遠不及預期;零跑、極氪分别交付 14567 輛、13012 輛,大幅恢復反彈;蔚來勉強過萬,交付 11866 輛,小鵬沒過萬。
比亞迪銷量達 30.25 萬輛,重回 30 萬大關,看來年初由比亞迪挑起的價格戰,效果非常明顯,它成了最大赢家。
随着 3 月成績出爐,整個一季度的交付量排行也出來了。
比亞迪遙遙領先,問界超理想,埃安掉隊,零跑、極氪超過了蔚來、小鵬。
而随着小米 SU7 正式上市交付,這個格局馬上又會發生新的變化。
理想摔倒,問界搶跑
理想在 3 月的表現不太好,銷量不及預期。
按照理想的原計劃,3 月的交付量應該在 5 萬輛左右,市場預期 6 萬輛。最終結果是只交付了 28984 輛,相比預期有很大差距,這是過去一年來較差的月度交付成績。
問題出在理想 MEGA 的上市。MEGA 在 3 月 1 日正式發布,3 月 11 日開啓交付。這是理想的第一款純電車型,被理想寄予厚望,然而上市即被人 P 圖惡搞,其外觀、定價以及訂單量都受到不少輿論争議。
理想自始至終沒有公布 MEGA 的具體訂單情況,但不用多説大家也知道,這款車不及預期,甚至影響了 L 系列車型的銷售,導致整個 3 月銷量下滑,公司股價大跌。
李想在内部復盤時将原因歸結為誤判了純電戰略節奏、過于關注銷量和競争、忽視了用户價值和經營效率。其中有一點值得注意:" 理想 MEGA 節奏的混亂,也讓銷售團隊大幅減少了服務 L 系列用户的時間和精力,主力車型理想 L8 甚至連店面擺放的位置都沒有了。"
L 系列是理想的基本盤,L9、L8、L7 三款車,曾支撐起月交付 5 萬輛的成績。MEGA 不僅沒給理想帶來增量,還差點把基本盤給帶崩了。
有人認為,理想 MEGA 或是理想由盛轉衰的開始。
MEGA 的影響不只是理想一個月的銷量下滑,它還幾乎宣告了理想首次純電探索的碰壁。請記住,理想之前在售的所有車型,都是增程式電動車,不是純電車。業内公認,造車的終局是純電車,增程只是過渡,所以理想是一定要造純電車的。MEGA 的失利表明,理想能賣好增程,不一定能賣好純電,過度營銷也可能被營銷反噬。
MEGA 的争議,一定程度上來源于其過于前衞的外觀設計。雷軍最近發布了小米 SU7,他在回憶造車歷程時提到一個點,有一定借鑑意義。他説,小米宣布造車的第一年,做出來的模型設計很誇張,讨論時大家覺得太前衞了,擔心用户接受不了,後來咬牙全部推倒重來。" 第一款車我們輸不起,我們要做個 Cybertruck 給你們,肯定把我罵死。" 他總結:" 車一定要好看,(我們)是賣車的。"
理想 " 摔跤 " 後,問界在 3 月繼續領先理想,交付 31727 輛。這是問界第三次超過理想。
拆開來看,新 M7 依然是銷量擔當,3 月交付 24598 輛,快趕上理想 L 全系交付量了。問界 M9 交付 6243 輛,這是它完整交付的第一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問界現在交付的,大部分是過去幾個月拿的訂單。一個月前,問界聲稱新 M7 拿了 15 萬訂單,M9 有 5 萬訂單。現在,新 M7 已經累計交付超過 12 萬輛了,4 月再交付 2 萬多輛,15 萬訂單就基本消耗完了。而新 M7 的新訂單增長緩慢,所以問界的增長勢頭能持續多久是個問題。
M9 應該能撐幾個月,但這款車均價 50 萬元,增量不會太大,還是要靠新 M7。所以我們看到,4 月 1 日發榜的同時,問界直接将新 M7 的起售價下調 2 萬元,降到了 22.98 萬元。
問界一方面降價衝量,另一方面也在提前狙擊理想 L6。理想 L6 已經上了工信部的公示名單,預計今年二季度正式上市,這是理想首款 30 萬元以下的車型。
排兵布陣,問界和理想的這場仗,還得打一陣。
月銷 1 萬依然很難
新勢力中除了理想、問界,再沒有一家月交付量在 2 萬以上,還有很多家沒有過萬。
蔚來 3 月交付 11866 輛,同比、環比都有提升,但距離兩萬的目标還有差距。此前蔚來已經調低了一季度的交付量預期,從 3.1-3.3 萬輛降到了 3 萬輛。實際跑下來,過去三個月平均月交付 1 萬輛左右。
蔚來要重回兩萬關口,面臨的挑戰依然較大。除了指望 2024 款車型在接下來兩個月密集交付,更重要的是第二品牌樂道的量產上市。
關于蔚來的第二品牌,外界傳聞已久,李斌已經公開确認品牌名為樂道。樂道的首款車型預計主攻 20-30 萬元價格區間,這是蔚來此前從未覆蓋的市場。這款車主打走量,将于 5 月正式發布,會對蔚來的銷量起到較大提振作用。
小鵬 3 月交付 9026 輛,有些後勁不足。去年底,小鵬連續三個月擦着邊交付過了兩萬輛,然後今年連續三個月都沒過萬。其中,曾經的支柱車型 P7i 的銷量下滑較多。
最簡單的促銷方案還是降價。4 月 1 日小鵬宣布,2024 款小鵬 G9 限時補貼 2 萬元,起售價降到了 24.39 萬元。而此前 G9 在改款時,就已經比老款車型降了 4.6 萬元。合計下來,一年多時間,G9 降了 6.6 萬元。
二梯隊新勢力中,3 月銷量表現較好的有極氪和零跑。
今年以來,極氪動作很多,不僅開始交付極氪 007,還上市了中期改款的極氪 001,在中大型純電轎車 20-30 萬元價格區間形成密集覆蓋。極氪一向主打高配置,新車給的料很足,如今價格下探,市場反饋不錯。
3 月極氪交付 13012 輛,已經恢復并接近于歷史最好成績。目前極氪就靠 001 和 007 這兩款車,和蔚來、小鵬、智己、小米等品牌内卷。
零跑是 3 月交付量反彈最多的品牌之一,交付 14567 輛,環比 2 月翻倍。在眾多新勢力品牌中,零跑也是今年一季度交付量下滑最少的品牌之一。一季度是車市淡季,很多品牌的銷量都腰斬,零跑除了 2 月下滑較多,1 月和 3 月都過萬了。
拿到 Stellantis 集團 85 億港元的投資後,零跑現金流充裕,加速進軍歐洲市場。創始人朱江明在年初就説過,今年的新能源車企會更卷,價格還會再下降,做好了打價格戰的準備。現在看無論是銷量,還是車型更新,零跑都跑在了哪吒前面。
哪吒 3 月交付 8317 輛,還是沒過萬,哪吒給出的理由是桐鄉工廠正在進行改建擴建,對 3 月和 4 月的產量會有較大影響。實際上,哪吒現在的問題不在產能,而在車型結構和品牌。現在哪吒賣的最多的還是低價的經濟型小車,衝擊高端的兩款車銷量不高,另外哪吒在營銷上沒有章法,總被人批評説品牌比小鵬還 low。
學小米,蹭小米,圍攻小米
3 月車圈最熱鬧的事是小米 SU7 上市。發布會現場," 蔚小理 " 的三位老板李斌、何小鵬、李想都到場了。李斌説," 小米 SU7 上市太猛了,蔚來的新品牌樂道都不好定價 "。
一場發布會,讓小米汽車成了車圈頂流,其他品牌跑來蹭熱點。
凱迪拉克蹭得最直接,它連發多張 " 椰樹椰汁 " 風格的海報,宣傳其将在 4 月份發布的全新純電中型 SUV 車型傲歌。每一幅海報都以 " 對不起 XX" 開頭,對潛在競品進行比較,暗諷小米 SU7。
這波操作引發廣泛關注,也引起一些争議。凱迪拉克的回復是:大家的批評、關注都一一收到了,沒想到這回潑天的流量輪到我了!潛台詞是:不管你咋説,反正這波流量我賺到了。
哪吒是含蓄地蹭熱點。先是在小米 SU7 發布會前兩天,哪吒汽車 CEO 張勇和周鴻祎開啓了一場直播。作為哪吒汽車的投資人,周鴻祎現場指指點點,説哪吒 L 的發音很怪異,批評哪吒從營銷到產品規劃都是自嗨,還要求哪吒高管向小米學習,多學學雷軍。
這一波帶有濃厚周鴻祎風格的營銷動作,在網上引發輿論兩極分化。小米發布會之後,有關雷軍和小米汽車的讨論度非常高,張勇又在微博發文稱," 接受老周批評,營銷向雷軍學習,不丢人!" 這是他過去幾個月點贊評論數最多的一條微博。
自導自演的 " 假動作 " 背後,哪吒的真實意圖,是推銷馬上要上市的新車哪吒 L。哪吒想靠哪吒 L 這款車,把銷量再往上提一個台階。
還有一種針鋒相對的蹭熱度方式。小米 SU7 發布會當晚,吉利發海報宣傳銀河 E8,打出 "8 比 7 大 " 的标語,明顯針對小米 SU7。
吉利和小米的關系比較微妙,這不僅因為小米造車後,變成了吉利的競争對手,還在于小米挖來了前吉利研究院院長胡峥楠。胡峥楠一開始受限于競業協定,是以高級顧問身份參與小米造車業務。
另外,小米 SU7 和極氪 001、極氪 007 是最直接的競品。尤其是極氪 007,今年前兩個月交付成績不錯,已經超過極氪 001,成為極氪的銷量支柱。
極氪 007 去年搶在小米技術發布會前一天發布,這次小米 SU7 正式上市剛過三天,極氪 007 就在原來 5 款車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後驅增強版,這個版本比原來的後驅版配置提高,但售價不變,相當于把兩個選裝包裏的配置變成标配了,也算是變相降價,狙擊小米 SU7 的意圖非常明顯。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對手是華為。華為也是手機廠造車,此前華為和小米在手機領網域交過手,如今又在汽車賽道狹路相逢,未來必有一戰。小米 SU7 上市兩天後,餘承東在微博發文稱,華為系的智界 S7 開啓大規模交付。智界 S7 也是小米 SU7 的直接競品。
熱鬧和喧嚣背後,也有汽車品牌在艱難求生。
已經停工停產的高合汽車,正在想盡一切辦法自救。3 月 8 日,高合汽車工程項目總監楊悦卿開啓直播帶貨,在直播間賣牛排、烤腸等產品,開播 1 小時大概賣了 10 萬元。此前楊悦卿説過,會把這些收入直接供到一線的售後小夥伴,從而讓車主們獲得保障。
瀕臨破產的威馬汽車,也傳出了新消息。在 3 月 29 日的債權人會議中,債權人對重整案進行了表決。根據一份審計報告,威馬的資產總額為 40 億元,負債約 200 億元,已經資不抵債。被威馬拖欠賬款的機構包括税務局、員工以及各種供應商。
造車不易,這一波淘汰賽,只有少數車企能活到最後。而随着小米汽車正式量產,競争越來越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