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未上映就争議四起?這新片是真難拍啊,歡迎閲讀。
文學作品影視化向來是把雙刃劍。拍得好,IP 影響力更上一層樓;拍得差," 原著粉 " 的口水足以把整個劇組淹沒。
更極端的情況是,電影還沒真正上桌,就已經面臨全方位的 " 圍剿 ",從片名到服化道被質疑了個遍 ……
眼前的例子就是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
這不是第一部遭到質疑的《紅樓夢》影視化作品,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部。
事實上,每一次圍繞《紅樓夢》的改編都會引發觀眾尤為嚴苛的審判,甚至項目剛有風吹草動就有人發出警告," 趕緊停止這場鬧劇!"
為什麼?
拍《紅樓夢》,大寫的難。
從場景還原到人物刻畫,樁樁件件都是難題,也樁樁件件都能引發熱議。再加上 87 版劇集珠玉在前,有對比就有傷害。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紅樓夢》的确是登峰造極的經典。它寫盡人間萬象和人情百态,千萬人閲讀有千萬種解法,人生的不同階段品來也有不同滋味。經過歲月的沉澱,它在大眾心中的地位愈加超然。
個中道理,導演胡玫一清二楚,但她還是下定決心闖這道難關。
從 2006 年開始籌備,迄今已經走過整整 18 年。
終于,《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将于 8 月 16 日正式公映,那些關于電影的好奇、争議、質疑也将迎來真實的回音。
究竟是争議四起還是有效創新?
前兩天看了首映,根據回憶先盤一盤電影裏我印象深刻的情節和細節。
将原著卷帙浩繁的 120 回情節改編為 116 分鍾通俗易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看過一篇采訪,胡玫自己都直言親朋好友説她 " 腦子進水了 ",勸她放棄。
最終出現在大銀幕上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顯然是經過艱難取舍的結果。
胡玫選擇" 陰謀與愛情 "的視角,以寶黛钗的愛情作為主線,串聯起一個個耳熟能詳的經典場面。
對于不了解原著的人來説,愛情線簡潔易懂,更容易進入和代入,這是最直觀也最能被理解的改動。
讓我意外的是,胡玫在叙事上打亂了原作順序——
電影一開場,先出現的是寶玉雪天出家的畫面。
随着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的曹雪芹自題在皚皚白雪中煙消雲散,倒序為始,為電影鋪下悲情的基調。
緊接着是黛玉回府奔喪的情節,當林黛玉返回賈府與寶玉遠别重逢,故事的大幕才算正式拉開。
電影中絕大多數情節都圍繞着寶黛钗的愛情和王熙鳳設 " 掉包計 " 的線索展開。
前半段,賈寶玉神遊太虛、薛寶钗巧合認通靈、林黛玉負氣剪荷包、黛玉葬花等名場面被一一還原,将三人的感情糾葛鋪墊得較為細膩清晰。
後半段則重在王熙鳳 " 瞞消息,設奇謀 " 修建大觀園的揭秘,正是為了這般陰謀,她設計出賣了寶黛兩小無猜的愛情。
最終,寶玉在痴痴傻傻中迎娶了寶钗,同一時刻黛玉凄凄怨怨地撒手而去。
以往的《紅樓夢》影視化作品拍到這裏就結束了,但胡玫做了個大膽的改動——
她把寶黛初見的名場面安排在影片的尾聲,作為情感高潮的回響。
也正是這一幕,将整個故事貫穿因果與無常的宿命感拉滿。
回首寶黛初見,一個驚,一個笑。
寶玉笑言 "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旁人只當他信口傻話,只有黛玉心中百轉千回,疑惑着 " 何等眼熟至此 "。
站在上帝視角,你我都知道寶黛是從幻境到塵世的久别重逢;但于二人來説,那一刻他們是偌大世界上唯一的心思相通。
寶玉的一句話讓黛玉心中有了安慰,黛玉的出現令寶玉有了最刻骨的心動。
這是《紅樓夢》乃至諸多經典名作中最美的初見,至簡至純,也至真至烈。
回到電影中,當故事推進到最悲痛的時刻,突然間,寶玉抬頭,眼前浮現的是他與黛玉初次見面時的情窦初開、惺惺相惜。
一時間,所有的快樂、悲涼、痴心、喧嚣裹挾着紅塵滾滾而來,形成最強烈的情緒對比,也為這出悲劇增添了層次感。
當然,《紅樓夢》絕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愛情悲劇背後是人性的貪嗔痴和社會的矛盾衝突。
看得出來,胡玫盡力在壓縮和重組中保持平衡,在避免拍成流水賬的同時,做到不減少名場面的露出、不磨損原著的厚重。
前者有個例子是寶钗撲蝶。
這個情節與原著中出現的時間線不一樣,不過不影響故事脈絡發展。
主要為了畫面的美感和薛寶钗的優雅温婉,同時也在畫外音中融入她與賈寶玉價值觀的不同,暗示兩人的命運走向。
後者則體現在焦大醉罵。
當一個衣衫褴褛、滿臉憤慨的老頭突然出現時,可能會讓沒看過原著的人一頭霧水。
但平心而論,焦大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雖與愛情主題不相關,但他代表着底層對賈家乃至社會的驕奢淫逸、道貌岸然的控訴,也發出對賈府衰敗的預判。
電影中還有一些閒筆,比如眾丫鬟戲水打鬧,在渲染青春鮮活感的同時,加入了寶玉與襲人的密切關系。
至于劉姥姥的出現,可以理解為繞不過去的一筆,導演順勢讓人物活躍了一下氣氛。
總體上來説,電影叙事對于不了解原著的觀眾比較友好,對看過原著、或者下意識對比其他版本的人來説則見仁見智。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點是審美。
電影從服裝設計到建築風格,整體視覺呈現是在還原原著的基礎上貼合現代審美。
小到賈寶玉身上的飾物,大到建築與人物的比例,都進行了設計,看下來沒什麼突兀的地方,年代感和古典美是有的。
當然,有些小細節可能會引發觀眾讨論,比如林黛玉照的西洋鏡。
乍看到時我有些疑惑,查了資料才發現,那時西方鍾表技術乃至一些小型機械已經進入中國了,像王熙鳳房裏就有西洋鍾,寶玉屋裏也有西洋鏡。
大場面上,有了技術的加持,以前只能憑空想象的畫面得以被實現。
從寶玉出家的大雪漫山到大觀園的四季更迭,都有着美感和衝擊力。
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黛玉葬花。
原著中,説的是黛玉擔着花鋤、挂着花囊、拿着花帚,掃了掉落的桃花裝在絹袋中,又掘了花冢拿土埋上。小小院落之中,林黛玉心中的傷感和孤獨滿溢了出來。
電影則選擇将這種視覺對比放大,将情感起落具象化。
劇組走出院落,前往西藏林芝實地取景,航拍鏡頭下,粉黛漫山绯雲遍野,撲面而來的壯美。
黛玉初初是獨自感懷,花瓣掉落如雨撲簌。寶玉前來,與她説了兩句話又被人叫走,四目相對,油然而生一股閒愁。
黛玉看着他離去的背影,伸手去接飄飛的花瓣。
随後鏡頭拉遠,從桃花落葉一直拉到上帝視角,俯瞰園子,直至遠處的冰山 ……
一片盎然盛大與黛玉的悲情落寞形成對比,既浪漫唯美,也讓人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還有元妃省親這個經典場面。
原著中元春隔簾對父親賈政哀嘆,情緒很悲觀無奈。
電影先還原了場面的奢華隆重,在大觀園中高挂數千盞燈籠,呼應元春的華麗儀仗。
待元春與家人相聚時,喜悦之外還夾雜着她對家族未來命運的憂慮,一句 " 骨肉各方 " 也體現了無法掌控自我命運的悲哀。
正所謂場面越繁盛,底色越悲涼。
我還記得電影裏的一些轉場。
比如黛玉伸手接雪花、寶玉看紙鸢,都有着浪漫色彩。
有意思的是,台詞去掉了很多詩詞歌賦,相對現代化,但胡玫保留了海棠詩社這一筆。
眾人歡聚吟詩作對的一幕,純真的青春氣撲面而來,讓我想到近幾年火熱的漢服社、詩詞會,恍然間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感覺,不由感嘆傳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IP 改編是把雙刃劍,具體到《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中,主線的選取也是一把雙刃劍。
重寶黛钗感情線的細描,難免影響其他人物的塑造。
《紅樓夢》有将近千人出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線,但兩小時的電影肯定做不到人人留痕。
現在回想,史湘雲、襲人寥寥幾筆勾勒,晴雯就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人聽到要改編《紅樓夢》就手動勸退。
但換個角度説,電影将大篇幅放在對寶玉和黛玉由表及裏的刻畫上,也成就了打動人的高光。
除了宿命感的閉環,最讓我感觸的是兩人相似的本質——" 痴 "。
寶玉之痴,在于天真、悲憫、對女性有着超越時代的敬重;黛玉之痴,在于執着、孤傲、與俗常世情的對立。
扔花、送絹子、葬花等情節,都能感受到二人共通的精神世界,以及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一面。
有個情節是寶玉将北靜王賞賜他的鹡鸰香串轉贈給黛玉,不想黛玉得知串珠來歷,看也不看便丢到地上,直呼 " 哪個髒男人摸過的 "!
這一幕越品越有意思:世人重錢權名利,但林黛玉棄如敝履,反手一扔,除了因她只看重賈寶玉真正的心意,也代表她對自己命運的掌控。
影片尾聲的處理,也突出兩人的痴情痴性。
寶玉丢了通靈寶玉後,變得痴傻如孩童。
黛玉病得越來越重,直至聽聞寶玉要娶的人是寶钗,霎時如遭晴天霹靂,失魂落魄。
但她來到寶玉面前後,并沒有抱怨、怒斥,而是跟寶玉一樣痴痴地苦笑。
笑容中,一個一派天真,一個瀕臨絕望。
" 是那多愁那多病身的林妹妹。"
" 錯了,是那傾國傾城貌的林妹妹。"
黛玉最後深深看寶玉一眼,由笑轉淚,轉身離去 ……
而帶笑的悲痛最是深切,那種心冷的痛感從銀幕漫延開來。
總體來説,《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有還原,有創新,也有一定可看性。
看之前我最擔心寶玉和黛玉的塑造,看完之後反而覺得兩個年輕演員演出了那股叛逆、缱绻和哀愁。
其他的改動多是叙事和劇本上的打磨,還是那句話,故事對全新觀眾相對更友好,原著黨一定會有自己的解讀。
大概盤了一下,《紅樓夢》迄今至少有 20 部影視化作品,其中不乏創新之舉。
比如李翰祥執導的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由 22 歲的林青霞反串賈寶玉,俊美非常;大氣的張艾嘉飾演林黛玉,多了一絲嬌憨。
這兩年挺火的舞劇《紅樓夢》,隐去多個人物和繁雜枝蔓,聚焦十二金钗的命運。
最成功的當然是 87 版電視劇《紅樓夢》,包括我本人的記憶也幾乎定格在這個版本,提到各個人物眼前便閃過那一張張臉 ……
《紅樓夢》難拍是真,但一直有人敢于挑戰也是真。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于不同時代、不同視角、不同人生階段去翻閲,都能品出新的味道。
我一直覺得經典是值得重温和進一步挖掘的。
同時改編也無需復刻前人的成功。就像曹雪芹和《紅樓夢》以叛逆者姿态橫空出世,後人的改編也應該是創新的、當下的。
想要傳承文化,讓經典長久地煥發生命力,就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和駐足。
包括我自己,看完《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之後,又撿起了原著想要細讀。書卷打開,是永遠看不盡的大觀園。
作為觀眾,大可以放下 " 未審先判 " 的心态,不必跟風罵。
電影 8.16 正式公映,很多人将第一次或者又一次走進 " 大觀園 "。
那一句 " 誰解其中味 ",相信每位觀眾都将給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