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遠離預制菜,「燧氏科技」炒菜機器人專注解決中餐标準化難題,歡迎閲讀。
作者|黃楠
編輯|張子怡
在談 " 預制菜 " 色變的今天,主打 " 現做現炒 " 概念的餐飲店越來越多。一個個連鎖餐飲品牌達成百店、千店目标,這個過程并不容易,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标準化問題。
傳統餐飲行業中,門店經營長期存在着 " 三高一低 " 的難題,包括高房租、高原材料、高人工、低毛利。
為了優化成本結構、減少材料損耗,餐飲業開始引入自動化設備,用機器取締廚房場景中如備菜、炒菜、清潔等重復性工作,以實現餐品标準化。公開數據顯示,當前全球餐飲市場總量約 3.6 萬億美金,截至 2022 年,中國目标餐飲市場規模在 6600 億美金;美國餐飲市場 2022 年規模為 8246 億美元,2023 年增長至 9470 億美元。
硬氪近日接觸到的「燧氏科技」,是一家向餐飲行業提供軟硬體服務的企業,公司立足烹饪機器人領網域,以中餐作為切入點,致力于研發革命性烹饪技術設備。
中餐裏的許多菜品中," 炒菜 " 是标準化難度最大的類目。炒菜包括材料預處理、調料、主料、配料等多個環節,此前,市面上常見的炒菜設備,其產品邏輯多圍繞用户投入原材料、機器旋轉攪拌提供自動化服務。
這一方案的局限性在于:傳統的自動化炒菜設備炒菜時,或在烹饪前一次性添加完所有原材料、又或是炒菜過程中頻繁停頓調整,進而倒是菜肴出品後在口味等方面大打折扣。
注意到這一現象,「燧氏科技」自 2018 年開始探索無人烹饪體系,自研提出了 Hestia 自動化產線。產線由硬體設備和軟體兩部分組成。硬體包括多功能炒爐、食材儲存出料櫃、炸燙爐、調味汁機等,根據不同餐廳廚房内部環境的差異,可通過組件的方式進行采買。軟體方面,「燧氏科技」推出 CookOS 4.0 管理系統,可進行自動接單、并對後廚訂單和設備保持實時管理;借助 Hestia Cloud 雲端服務平台,可以遙距更新⻝譜及控制設備。
產品示意圖
以具體的工作流程為例。「燧氏科技」傳送系統可連接多台機器⼈,對應炒、煎、蒸、煮、炸等動作,根據菜品的需求,用户可自行選擇對應的硬體產品,例如 1 台食材儲存出料櫃、3 台組成多功能炒爐等。由傳送系統鏈接起自動化的生產線。當顧客在前台通過 POS 銷售系統或⼿機下單後,食材儲存出料櫃即可⾃動執拾⻝材,并傳輸到對應功能的炒爐中制作,3-5 分鍾内即可出餐。
成立至今,「燧氏科技」已完成 5 家餐廳自動化廚房系統、并提出準确的運營方案,分别是 2 家休閒快餐和 3 家休閒餐廳。
其中,首家休閒快餐「燧記廚房」坪效達 216 港币平米一天,店鋪盈利的利潤率超過 30%,餐廳提供快速、健康的湘菜便當,可支持到店消費和外賣配送。在人工配比方面,「燧記廚房」的員工年齡集中在 40 歲以上,主要負責備菜和點餐工作。
「燧氏科技」CEO 李燧寧告訴硬氪,為了保證菜品質量穩定,「燧氏科技」會将菜品制作流程拆解為具體指令,并将每一個步驟的主要參數固定下來。
例如烹饪一道麻婆豆腐,機器會先從冰櫃内取出對應的食材,食材開封後、傳送系統會将其運輸到空置的炒爐旁,分别投入肉末、豆腐進行翻炒,随後投入醬料、辣椒等配料再翻炒,以保證菜品質量。這一模式的優勢在于,将廚師們從重復性的颠勺、翻炒等環節上解放出來,進而投入到新菜研發等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中去。
產品細節
據不完全測算,引入這套自動化流程後,「燧氏科技」廚房系統可實現約 18%-37% 成本降低 , 運營利潤率提⾼約 9%-17.5%。節省人員成本的同時,該炒菜機器人還能實現對廚房面積的精簡化,以保證成品标準穩定。
市場方面,「燧氏科技」始終聚焦 To B 市場,其目标是做到 95% 廚師級别出品。面向海外,「燧氏科技」服務主要集中在一次新次機器售賣和維護⽀援,按照小店、單點、大店、連鎖店不同的店鋪規模,提供有機械售賣、維護⽀援以及雲端服務,目前已在日本和美國市場的餐廳中落地應用。
團隊方面,「燧氏科技」創始團隊多來自香港大學等院校。CEO 李燧寧畢業于安⼤略藝術設計⼤學,自 2014 年開始,已帶領集團餐飲運營團隊連續 11 年獲得 " 米其林指南 " 推薦。CTO 張沾利博士畢業于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有多年機器人研發和落地經驗, 曾發表多篇國際期刊及擁有多項美國專利。董事長陳冠華為香港大學講座教授、香港 X 科技創業平台聯合創始人、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擁有超 30 年量子力學研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