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何賽飛怒斥行業現狀:我不怕被抓,歡迎閲讀。
" 你們把我抓了去,我也要講!"
如果不是何賽飛的怒罵,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行業,已經成了這樣。
5 月 21 日,在 " 中國梆子大會 " 的比賽中,評委何賽飛一段真情流露的發言,引起了極大地共鳴,迅速衝上熱搜。
" 幾百萬幾千萬花那麼多錢排一台戲,得了獎之後放在倉庫裏,老百姓也看不到。戲呢?錢呢?到哪裏去了?"
這世上,不缺人説話。
但缺的是真話,是説真話的勇氣,以及説真話的人。
能像何賽飛這樣敢于直面問題,仗義執言的人,真的不多了。
這不僅是一個具有良知的藝術家的靈魂拷問,更是揭開了眾多行業的遮羞布:錢呢?
好一個何賽飛
這話,本不必何賽飛説。因為她早已經功成名就。
19 歲考入浙江岱山越劇團,20 歲被調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1984 年因主演越劇電影《五女拜壽》而備受關注。
後來,因為在團裏排不上戲,她調頭去拍電影電視劇,成就了無數經典。
86 版的《紅樓夢》裏,她扮演的妙玉,超凡脱俗又俏皮可愛。
在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挂》裏,她是 " 戲散曲終空繁華一場 " 的三姨太。
在陳凱歌的《風月》裏,她是被煙霧缭繞的深門大院關至瘋魔的姐姐。
李安拍《色,戒》時,她還客串了一個麻将桌上的太太。
當然,何賽飛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應該是《大宅門》裏敢愛敢恨的楊九紅。
可是就算何賽飛演再多影視劇,她也沒有忘記自己是越劇演員的出身,一直活躍在越劇舞台上。
至今她的微博認證還是:越劇表演一級演員何賽飛。
最近,何賽飛受邀,去做了《戲聚高平 · 擂響中華一一中國梆子大會》的的評委。
一位來自山西呂梁的晉劇演員張軍波,表演了一出《清風亭 · 舍子》,唱腔穩健,人物情感處理細膩,極富感染力,赢得了滿堂彩。
表演結束後,主持人白燕升向觀眾和評委介紹張軍波的境況,引來無盡唏噓。
張軍波畢業于山西省戲曲職業學院,功底深厚的他被省團相中,從縣城來到太原,他的妻子和 3 個孩子都留在老家,他一個月才能回家一趟,與家人團聚。
但因為在劇團一直都是臨時工,遲遲無法轉正,所以張軍波每月到手的工資只有 1500 元。為了養家糊口,演戲之餘他還去跑網約車,送外賣。
最難以為繼時,妻子想要和他離婚。
説到這,主持人感慨萬分:" 我是真的很難受,因為我覺得像這麼好的演員,我真的擔心他們有一天因為生活和工作的不順離開這個舞台。"
随後,台下的何賽飛聲淚俱下,拿起話筒大聲疾呼:
" 你説為事業為中國戲曲堅守,哪有這麼多高尚的想法,他就是愛好,他喜歡,他從骨子裏喜歡。"
" 這就是藝術家,大家都看到了這出戲很難演,就這麼一個人叙述性的,帶着情緒的不是藝術家怎麼能夠把持住整個情緒,整一個把我們的眼球吸得牢牢地氣都沒有喘過。"
" 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生存,給誰?!"
這一番肺腑之言,立刻衝上微博熱搜,引來了 4 億人的圍觀,也勾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振聾發聩,熱淚盈眶,也為何賽飛老師的熱血而感動。
敢這樣擲地發聲的人,是真心熱愛戲曲,怕戲曲完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2000 元月薪連富士康都不忍心開,卻能招到一個黃梅戲演員。
安徽潛山黃梅戲劇團的演員每月除 2000 元基本工資外,每場演出還有 100 元的補貼。
正常一年 100 場演出都能如期進行的話,這些演員的年收入才能達到 3 萬元左右,這甚至夠不上潛山縣的平均收入。
這 100 場演出裏,還有不少是送戲下鄉。
下鄉演出是最辛苦,每天都要重新搭建舞台,演完兩場,就要趕緊拆掉台子趕往另一個村。
有時候,舞台剛搭建好,就碰到下雨,劇團又得匆匆收好設備,然後原路返回縣城,或者等着雨停繼續演出。
團長汪衞國説,這種演出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長時間都這樣,累也就不累了。
但是最近幾年,下鄉演出時的觀眾也在越變越少,沒有觀眾的演出,對演員其實也是一種傷害。
劇團因疫情停擺後,演員一度只能以基本工資度日。沒有演出,他們還要經常排練,保持演出的狀态,很多演員都快撐不下去了。
據不完全統計,1959 年我國尚有 368 個劇種,目前只剩下 286 個,相當于平均每 2 年就有 3 個劇種永遠地隐沒于歷史之中。
就在剩下的這 186 個劇種裏,2015 年全國只剩下一個專業劇團或戲班的稀有劇種還有 74 個,都在瀕臨消亡的危險。
十年前,漢調桄桄曾經差一點就消失了。
這是一種在陝西漢中有超過五百年歷史的地方戲。鼎盛時代,漢調桄桄有 120 多座戲樓,1500 多個劇目,曾經傳到湖北、兩廣、滇黔藏高原等地。
但如今,全國範圍内,真人桄桄戲僅存南鄭區桄桄劇團一家。
他們所在的團則被稱為 " 天下第一團 ",説是 " 天下第一團 ",實際上是 " 天下唯一團 "。
那時老一輩藝人即将退休,新一代人才青黃不接。劇團努力多年排出的新戲,卻連伴奏和群演都湊不齊,還要臨時從當地印刷廠裏找職工頂替。
捉襟見肘到如此地步,新戲《千金買笑》依然在省裏藝術節一舉拿下了七個大獎。
500 年的戲曲之路,被老團長硬生生扛了下來。
2013 年,南鄭區桄桄劇團終于招到了 60 個 12、13 歲的 00 後,組成了一個集演員、演奏、燈光、服裝、舞美專業為一體的 " 桄桄班 "。
當苦練 10 年的 00 後 " 桄桄班 " 正式開演,他們的舞台,基本都是露天的。
刮風下雨都不説了,有次太陽毒辣,曬得一個須生鼻血止都止不住,順着道具胡子一滴一滴淌下來,表演結束後趕緊給找了雪糕降温才緩過勁兒。
而這樣的演出,收入是一人一天三十元。
" 學戲最苦的 10 年,除了 1 個女生退出,所有人都咬牙堅持下來了。結果等學成後真的走向舞台,因為演出市場受限和收入不景氣等因素,反倒又有好幾位演員選擇離開。"
台前風光無限,幕後連吃飯都是問題。
再熱愛戲曲舞台,也要考慮生存問題。
可惜年年薪火相傳,年年形勢嚴峻,年年奔走呼喊,年年舉目無望。
救戲之路
侯寶林、郭全寶兩位先生有一個經典相聲《改行》。
鹹豐皇帝駕崩,朝野服喪百日,禁止諸般彩扮及動響器之演唱。一些貧苦的戲曲、曲藝藝人,被迫改行做小買賣謀生。
唱花臉的賣西瓜,唱老生的賣饅頭,唱武生的拉人力車;唱青衣的賣晚香玉;唱老旦的賣青菜;唱蓮花落的賣切糕 ……
最可樂的就是金牌花臉賣西瓜,架勢拉開,派頭很是 " 哇塞 ",但見他手舉鋼刀,一口 " 哇呀呀呀呀 ……" 絕對的生人勿近。
那時候戲曲演藝人員沒什麼出路,只能找個營生,賺點小錢過日子。
而如今危機重現,時代不同,真正熱愛戲曲的人,早就開始了自己的救戲之路。
比如,國劇女老生王珮瑜。
她是建國後第一個女性扮演老生的演員,被破格招收到上海戲校 92 國劇班,如今是國家一級演員。
她愛國劇,愛到敢這麼説:"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國劇的人,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國劇的人。"
但真的登上舞台,大幕拉開,底下觀眾寥寥,她很受刺激。
那時她就暗暗下了一個決心 " 要為我自己和我的同行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的觀眾。"
她身着黑色長衫登上《奇葩大會》," 希望代表戲曲行業來發些聲音 "。
她上《歌手》等音樂類綜藝與流行歌手跨界合唱。
她上電影,參演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梅蘭芳》,為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唱《遊龍戲鳳》選段。
直播、短視頻、社交網絡她都嘗試過,甚至有人調侃她是 " 不聽國劇的人最喜歡的國劇演員 "。
可是她卻説:" 對于我的粉絲,我的主觀意願是希望他們不止步于王珮瑜,希望他們從王珮瑜的粉絲成為國劇觀眾。"
以前一個角兒就能養活一個戲班,現在,一個角兒不僅要養活戲班,還要宣傳一整個行業。
但總有人願意幹這事,或者被迫成為一個人的角兒。
2020 年,越劇劇團其他同事都開始另謀出路了,陳譽還想着再堅持一下。一年下來,幾乎快要失業了。
2021 年 4 月 25 日,陳譽架起手機,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場線上直播。
直播第三個月,陳譽獲得的打賞收入就過了萬。
安徽潛山的黃梅戲劇團,團長汪衞國一狠心,掏出 20 多萬買了大大小小的直播設備。
5 月,他帶着劇團試水直播,沒想到首月就收到了十幾萬元的直播打賞,突然不愁沒錢發工資了。
漢中市南鄭區桄桄劇團,也有了自己的宣傳賬号。
五湖四海的人透過螢幕,也許指尖匆匆劃過,也許會駐足觀賞一會,也許會愛上戲曲。
而對演員來説,一次線上演出,可能就比自己一年見過的觀眾還多,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榮光。
時代在進步,哪裏有觀眾,哪裏就是舞台。
百年一夢,一曲千年
隔着螢幕,只能領略戲曲的十分之一美。
畢竟戲曲是觀眾和舞台在現場的呼吸共振,只有走進劇場,才能沉浸式體驗到澎湃的文化魅力。
多少英雄豪傑、才子佳人唱不完的戲説演義,講不盡的千古風流,都在這唱念做打中一招一式之下亮相舞台,融入我們的文化血液中。
戲曲前路迷茫,是因為沒有觀眾了嗎?
你可能無法想象,一個戲台在農村,會有多廣泛的群眾基礎。
河南某村請人搭台唱戲,十裏八鄉老鄉全來了,全是黑壓壓的人頭,這才叫萬人空巷。
要是戲曲班表演碰上雨天,村民搬上小板凳,打着傘,也要在泥地裏把戲看完。
甚至觀眾太過捧場,讓演員都不舍得下舞台。
足以見,傳統戲曲的魅力,其實并未消失。
河南省滿堂紅豫劇團有一次演出結束後,舞台上堆滿了 " 戰利品 "。
原來是淳樸的鄉親們送來了蔬菜、肉、油和米,以表達感謝。
在這裏,戲曲不是處廟堂之高的文化珍寶,只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千百年來戲曲生命力的一部分,正是如此延續。
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説,戲曲的命數已盡,保護它幹嘛,該退場就退場。
拆掉的城牆,可以重建。
逝去的一代戲曲大家,沒辦法再傳承了。
依然堅持傳承的戲曲演員的辛苦,就白費了。
那個拿着 1500 元工資的臨時演員張軍波,在何賽飛發聲之後,也説出了自己的心裏話:
" 只希望年輕演員以後無論怎樣的困難都要繼續堅持自己事業,只要堅持總會看到光明。這樣的舞台需要我們這樣的年輕人。"
等到年輕一代,聽厭了流量明星的假唱,看倦了復制模板的電視劇,也許回過頭看一眼傳統戲曲片段的時候,突然就會品出味來。願意走進戲劇場,聽一曲咿咿呀呀的古韻。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只要觀眾還在,戲曲就不會消亡。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需要每一個年輕人的支持。